基于精细DEM的地形湿度指数研究
本文选题:精细DEM + 流向算法 ; 参考:《西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一直是该地区备受瞩目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而土壤水分是制约黄土高原地区生态修复重建的限制性因子,因而准确描述该地区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是尤为重要的。随着GIS和DEM在水文学中应用的日益广泛,越来越多的研究将地形湿度指数应用到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的描述当中,地形湿度指数可用来定量模拟处于理想状态下每点土壤的干湿情况,该指数In(SCA/tanβ)的物理意义可表达为单位汇水面积以及坡度的复合函数。近些年来,随着高精度DEM数据的不断丰富和数字地形分析的逐步深入拓宽,TWI的研究与应用已得到较大的发展,但在黄土高原地区,这方面的研究尚有欠缺,有待进一步拓展,以期为黄土高原的生态重建土壤水分模拟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选取黄土高原地区的燕沟流域和王茂沟流域作为研究样区,以高分辨率1m分辨率的DEM为主要数据基础,从地形湿度指数的算法、尺度效应以及微地形(梯田)对TWI的影响这三部分着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黄土高原区域,混合流向算法较好的平衡顾及到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二元地形结构的局部形态差异,更加合理的模拟地表径流,描述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分布。(2)以1m,5m,10m,15m,20m,25m高精度分辨率的DEM数据为基础,随着DEM分辨率的降低,坡度值减小,单位汇水面积增大,地形湿度指数同样也是增大。(3)梯田的修筑,通过减缓坡度从而使得TWI值增大,起到了蓄水保水的作用,但精度不高的数据对梯田信息表达的失真,使得TWI在梯田区域对土壤水分模拟存在较大出入。该研究以高精度的数据为基础,以期更精确的指示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以及生态环境重建提供参考价值。
[Abstract]: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Loess Plateau is fragile, and the serious soil erosion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e region, and soil moisture is the restrictive factor that restricts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in the Loess Plateau.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describ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moisture in this area. With the increasing application of GIS and Dem in hydrology, more and more researches apply topographic moisture index to describ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moisture. The topographic moisture index can be used to quantitatively simulate the dry and wet conditions of soil at every point in an ideal state. The physical meaning of the index Insca / tan 尾 can be expressed as a composite function of the unit catchment area and the slope.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enrichment of high-precision Dem data and the gradual deepening of digital terrain analysis,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TWI have been greatly developed, but in the Loess Plateau, the research on this aspect is still lacking and needs to be further expanded.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value for soil moisture simulation of 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 in Loess Plateau. In this paper, the Yangou basin and the Wang Mao valley in the Loess Plateau are selected as the sample areas. Based on the Dem with high resolution 1m resolution, the algorithm of the topographic humidity index is used. The scale effect and the influence of microtopography (terrace) on TWI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Loess Plateau region, the mixed flow direction algorithm has a better balanc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local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of the unique binary topographic structure in the Loess Plateau region, and simulating surface runoff more reasonabl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escribing soil moisture content is based on Dem data with high resolution of 1 m ~ 5 m ~ 10 m ~ 15 m ~ 20 m ~ (25 m). With the decrease of Dem resolution, the slope value decreases, the unit catchment area increases, and the topographic moisture index is also increased. By slowing down the slope, the TWI value was increased, which played the role of water storage and water retention, but the distortion of terrace information was caused by the data with low accuracy, which resulted in a great discrepancy between TWI and soil moisture simulation in terrace area. This study is based on high precision data, in order to more accurately indicat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moisture in the Loess Plateau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value fo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construction in the Loess Plateau.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15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照录;;基于DEM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地形因子的算法设计与优化[J];水土保持研究;2007年03期
2 陈秀忠;DEM在节水灌溉工程的土地平整及辅助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勘察;2001年06期
3 蒋国富;刘国旭;;基于DEM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坡耕地现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3期
4 熊安华;;基于DEM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坡度自动提取方法[J];林业实用技术;2013年07期
5 刘朋钢;杨海龙;高甲荣;王莎;王伟伟;;基于气候变化和地形湿度指数的锡林浩特市水土流失趋势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2年04期
6 王洪明;杨勤科;姚志宏;;小流域尺度土壤水分与地形湿度指数的相关性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09年04期
7 谭勇;许联芳;;DEM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9期
8 王学良;席武俊;盖艾鸿;;基于DEM的云南楚雄高原地貌特征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9 汪邦稳;杨勤科;刘志红;赵心畅;;基于DEM和GIS的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地形因子值的提取[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年02期
10 王鸿斌,刘斌,田杏芳,贾泽祥;黄土高原沟壑区典型小流域高精度DEM制作及其应用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文涛;;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中制作DEM方法及应用[A];高效 清洁 安全 电力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杨昕;;基于DEM的区域气温模拟[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郭巍;叶海建;王彦;;基于格网DEM的流域特征点参数提取算法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4 朱雪坚;汤国安;龙毅;杨昕;张勇;;基于3维Douglas-Peucker算法的DEM地貌特征提取[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冉琼;迟耀斌;王智勇;于冰洋;严明;;基于“北京一号”小卫星异轨立体像对提取DEM[A];第十二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黄利民;祝志明;;基于人工判读高程原理的DEM生成方法[A];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测绘论文集[C];2002年
7 程真;符永好;;通过实测方式获取DEM数据的方法研究[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庆;陈磊;韩文泉;;基于机载LiDAR技术的高精度DEM生产研究[A];第九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测绘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蒋燕;弓美荣;;DEM、DOM生产工艺改造在1:10000基础测绘项目中的应用与实现[A];2007'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暨信息网成立3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07年
10 吕春英;佟庆远;李王锋;赵冬泉;;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构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宋金红;基于DEM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的土壤有机质空间模拟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2 于福海;离散单元法(DEM)在颗粒流动混合过程模拟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7年
3 祝士杰;基于DEM的黄土高原流域面积高程积分谱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4 高明星;基于DEM的青藏高原东北端地表过程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5 张婷;基于DEM的流域沟谷网络尺度特征及尺度分解[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秒;基于DEM的地形湿度指数不确定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2 孙维亚;基于DEM的河网结构分形研究与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徐亚美;深槽型带式输送机运行机理与DEM仿真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4 谢翠贞;基于SRTM3 DEM与ASTER GDEM的DEM融合方法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5 黄恒灵;基于地理处理服务的DEM水系提取方法的研究及其应用[D];福州大学;2013年
6 孙国愿;利用等高线生成DEM方法的研究及改进[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7 鲍春永;基于DEM的振动筛分过程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8 昌小莉;基于DEM的元谋冲沟面积—高差关系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6年
9 吕久洲;单桩—土—承台相互作用的DEM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10 程德强;基于DEM与遥感影像数据的梯田信息强化表达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0058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005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