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长期不同施肥下小麦离子吸收对土壤酸化贡献能力的比较

发布时间:2018-06-11 22:58

  本文选题:土壤酸化 + 长期施肥 ; 参考:《土壤》2017年01期


【摘要】:农业生产中长期不合理施肥导致土壤严重酸化,除了硝化作用和硝酸盐淋溶,作物对阳离子吸收是另一个重要的土壤酸度来源。本研究基于湖南祁阳红壤实验站农田25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下小麦阴阳离子吸收对土壤酸化贡献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化学氮肥显著降低土壤pH,影响小麦生物量,而施用有机肥可缓解土壤酸化,提高小麦生物量;单位面积土壤中小麦吸收阴阳离子对酸化的潜在贡献能力,即小麦产生的总质子量的大小顺序为:有机肥处理(M)氮磷钾配施有机肥处理(NPKM)磷钾肥处理(PK)氮磷钾肥处理(NPK)不施肥处理(CK)氮磷肥处理(NP)氮钾肥处理(NK)。相关性分析显示,小麦产生的总质子量与土壤pH、有效磷含量和地上部总生物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而土壤pH和有效磷含量均与小麦地上部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因此,长期施肥的农田土壤中,随着酸化程度的加深,作物通过阴阳离子吸收对土壤酸化的贡献能力减弱,主要原因在于低土壤pH和有效磷含量限制了作物的生长,降低了作物的生物量。
[Abstract]:Soil acidification is caused by long-term unreasonable fertilization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addition to nitrification and nitrate leaching, cationic uptake by crops is another important source of soil acidity.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s of long-term fertilization on the soil acidification contribution of wheat under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conditions were studied based on a 25 years long term field localization experiment at Qiyang Red soil Experimental Station in Hunan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ong-term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nitrogen fertilizer significantly reduced soil pH and affected wheat biomass, while organic fertilizer could alleviate soil acidification and increase wheat biomass, and wheat uptake of cationic and cationic ions in soil per unit area had the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acidification. That is to say, the order of the total proton production of wheat was: organic fertilizer treatment (M),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combined with organic fertilizer treatment (NPKM), phosphate and potassium fertilizer treatment (PKK),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fertilizer treatment, and no fertilizer application treatment (CK)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ertilizer treatment, nitrogen and potassium fertilizer treatment, and nitrogen and potassium fertilizer treatment.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total proton production of wheat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il pH, available phosphorus content and total aboveground biomass, while soil pH and available phosphorus content we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wheat aboveground biomass. Therefore, with the deepening of acidification, the contribution of crops to soil acidification by absorption of cationic and anion is weakened, which is mainly due to the low soil pH and available phosphorus content, which limits the growth of crops. The biomass of crops is reduced.
【作者单位】: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衡阳红壤实验站祁阳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试验站;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4CB441000)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15030300)资助
【分类号】:S512.1;S15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凌云;;化肥正在使中国土壤酸化[J];现代物理知识;2010年02期

2 许中坚,刘广深,俞佳栋;氮循环的人为干扰与土壤酸化[J];地质地球化学;2002年02期

3 周生路,陆春锋,万红友;苏南菜地土壤酸化特点及成因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4 杨忠芳;余涛;唐金荣;朱翠娟;宗思锋;张娇;张建新;申志军;;湖南洞庭湖地区土壤酸化特征及机理研究[J];地学前缘;2006年01期

5 李武;王文富;;土壤酸化的治理[J];农民致富之友;2010年06期

6 邵青还;;施肥和石灰能遏止土壤酸化[J];辽宁林业科技;1984年06期

7 潘根兴;土壤酸化过程的土壤化学分析[J];生态学杂志;1990年06期

8 戎秋涛,杨春茂,徐文彬;土壤酸化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1996年04期

9 邵鹏;王善玲;;沂南县土壤酸化状况分析及改良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14年Z2期

10 许信玲,肖祥希,谢一青,林剑榕;果园土壤酸化及铝毒矫治的研究[J];土壤;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徐仁扣;;轮作措施、残茬管理和氮肥施用对农业土壤酸化的影响(以澳大利亚土壤为例)[A];土壤化学与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讨论会会议指南与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张永春;汪吉东;许仙菊;宁运旺;张辉;沈其荣;;长期施肥和模拟酸沉降对土壤酸化作用影响的机制研究[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上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严小娟;赵婷;操飞;童培杰;赵仕林;;成都平原蔬菜基地耕作层土壤酸化与作物速效养分系统[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4 辛海宁;周祥;秦光蔚;;设施土壤酸化、盐渍化和养分富集失衡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A];江苏土壤肥料科学与农业环境[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全国农技中心土壤与环境处提供;大理 治理土壤酸化有措施[N];农民日报;2004年

2 栾城县农业科技推广中心 石晓燕 张淑丽 郝淑花;大棚土壤酸化巧治理[N];河北科技报;2006年

3 记者 范建 通讯员 何志勇;土壤酸化:酸雨非元凶 过量施氮是祸首[N];科技日报;2010年

4 代杰瑞;山东东部3万平方公里土壤酸化[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5 丁仕龙;鹤峰农作物缺素症突出[N];恩施日报;2007年

6 邹渠邋孔芒;强酸化:土地已现生长危机[N];四川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海燕;胶东集约化农田土壤酸化效应及改良调控途径[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2 张永春;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酸化作用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3 韩江培;设施栽培条件下土壤酸化与盐渍化耦合发生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4 范庆锋;保护地土壤酸度特征及酸化机理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周富忠;利川市耕地酸化的成因及治理措施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2 李忠意;重庆涪陵榨菜种植区土壤酸化特征及其改良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刘来;连作土壤酸化及改良对土壤性状和辣椒生理代谢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4 杨艳;成都平原土壤酸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5 周俊;茶园土壤酸化条件下铅在土壤—茶树系统中的行为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6 罗敏;江苏省茶园土壤酸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070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0070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7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