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户意愿分析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分区
本文选题:农村居民点整理 + 潜力测算 ; 参考:《水土保持研究》2017年05期
【摘要】:农村居民点整理是优化居民点空间布局、改善农村环境及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手段,开展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研究,对农居点整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南京市江北新区桥林和星甸街道为例,在农户意愿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居民点整理潜力,从整理迫切性、整理能力等角度选取关键指标,构建了农居点整理时序指标评价体系。基于评价结果,对研究区进行村域尺度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分区。结果表明:(1)桥林和星甸街道可整理的理论潜力2 594.02hm~2,整理潜力较大,且各村整理潜力存在显著的差异;(2)对农户意愿影响较显著的因素有:补偿满意度、家庭收入、政策执行满意度、户主职业、邻里关系、现有宅基地面积、搬迁以后的生活成本及从众心理,结合指标获取难易程度及代表性,选取了表征农户意愿的指标。(3)研究区可分为优先整理区、重要整理区、次要整理区及最后整理区4类,它们可整理的理论潜力依次为718.63hm~2,861.85hm~2,875.70hm~2及136.03hm~2。
[Abstract]:Rural residential land consolid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optimiz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esidential areas, improve the rural environment and achieve the balance of farmland occupation and supplement.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arry out the research on the sequence of regional rural residential land consolidation. Taking the street of Qiaolin and Xingdian in Jiangbei New District of Nanjing as an example, on the basis of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farmers' will, combining with the potential of residential land consolidation, the key indicators are selected from the angles of urgency and ability of consolidation.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time series index of agricultural settlement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results, the study area is divided into rural residential land consolidation time series on village scal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heoretical potential of the streets of Qiaolinglin and Xingdian was 2 594.02hmt2,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villag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ed the farmers' willingness wer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compensation, family income, and so on. Satisfaction with policy implementation, occupation of head of household, neighborhood relationship, existing homestead area, living cost and herd psychology after relocation, obtaining degree of difficulty and representativeness combined with indicators, The research area can be divided into priority finishing area, important finishing area, secondary finishing area and final finishing area. The theoretical potential of them is 718.63hm~2861.85hm~2875.70hm~2 and 136.03hmmng.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区域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太湖流域典型土地利用坡面水文土壤过程对氮素流失和排放影响机制”(41571080);“太湖流域丘陵区坡面土壤水文过程物理机制及模拟研究”(41301234)
【分类号】:F32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嘉明;;我国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7期
2 刘军;严明;曾进;;安乡县农村居民点布局初探[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11期
3 张强;;农村居民点布局合理性辨析——以北京市郊区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03期
4 晏涵;刘觉民;韦林利;陈婷;陈果;霍金炜;;鹤城区农村居民点合理布局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5 宫攀;;农村小学撤并对农村居民点整理影响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9年11期
6 钟菲;刘秀华;;丘陵山区农村居民点整理耕地潜力分析——以夹江县为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段宝玲;马振兴;;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研究——以天津市为例[J];农村经济;2010年12期
8 李乐;张凤荣;关小克;曲衍波;姜广辉;;基于规划导向度的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及模式[J];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11期
9 李海峰;;农村居民点存在的问题及整理的必然性[J];吉林农业;2011年11期
10 曹浩成;谭雪兰;段建南;顾凤霞;朱红梅;;长株潭农村居民点时空格局的演变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来璐;李世峰;南国良;谭建欣;程昊;;山地经济条件下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探讨——以北京市密云县为例[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2 蔡准;朱忠东;;新农村居民点布局及规划方法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蔡准;朱忠东;;新农村居民点布局及规划方法研究[A];2010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10年
4 廖兴勇;王周辉;周佳松;;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及措施研究[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李悦;乐亚良;黄锦峰;彭敏;;农村居民点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6 谢磊;;当前农村居民点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7 黄宏亮;;有序建造农民新居 倾力塑造农村新貌——关于农村居民点建设的调查与思考[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8 孙其伟;;农村居民点整理对策与措施探讨[A];“土地整理与城市化”研究文集[C];2003年
9 朱凤凯;张凤荣;;都市山区农村居民点布局调整——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郭珍洁;郑新奇;杨玲莉;;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模式探讨[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孝平;新农村居民点布点规划通过评审[N];芜湖日报;2010年
2 记者 汤小俊;全国政协委员谢德体建议治治农村居民点无序扩张[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3 尹明;构建农村居住新格局[N];中国建设报;2003年
4 程伟虹;农村居民点规划控源截污近尾声[N];江阴日报;2011年
5 通讯员 相玉梅;灌南加强农村居民点规划建设管理[N];连云港日报;2011年
6 郑力;泽普加快农村居民点建设步伐[N];中国建设报;2002年
7 王军 滕庆海;句容八成农村居民点通上客运班车[N];镇江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彭泺;城镇化建设中应做到三个坚持[N];中国建设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叶春风 秦洁;“要为农民建房搞好规划服务”[N];联合日报;2007年
10 秦路;地大教授提出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模式[N];科技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敬峰;基于景观格局演变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2 谭雪兰;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演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3 张佰林;农村居民点功能演变与空间分异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4 苏高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5 李君;农户居住空间演变及区位选择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6 曹银贵;典型矿农城复合区土地利用格局演化与管理对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倩;农户参与农村居民点整理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2 陈丹杰;豫北平原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时机时序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3 覃瑜;市域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与模式选择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陈莉;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5 康秀梅;陕西省农村居民点建设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6 肖君;基于宜居评价的农村居民点潜力释放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7 王兵;基于利益主体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决策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8 李盼盼;基于农民视角下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张旭;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模式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管伟;丘陵山地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及其整理模式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135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013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