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河套永济灌域渠道底泥有机质和总氮含量特征
本文选题:永济灌域 + 底泥 ; 参考:《中国沙漠》2016年01期
【摘要】:排灌系统底泥特征是反映土地利用变化生态影响的重要途径,为此对内蒙古河套灌区永济灌域灌排系统底泥有机碳和总氮含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灌域内永济给水干渠(简称永济干渠)与四号、五号排水干沟(简称四排干、五排干)表层底泥的有机质(OM)及总氮(TN)含量特征分布有所差异。其中均以五排干上游底泥中含量最高,OM与TN平均值分别为3.60%和0.35%,超出河套地区平均值的4.82倍和2.94倍;其底泥有机指数也达到重污染水平,富营养化程度较高;永济干渠底泥OM与TN含量最低,分别为1.41%和0.03%,属于清洁贫营养化级别;四排干底泥OM与TN含量介于五排干和永济干渠之间,其上游较为清洁,基本接近平均值,C/N平均在17左右。排干底泥有机质与总氮含量之间显著相关,y(TN)=0.141x(OM)-0.180(r=0.978;P0.001)。
[Abstract]:The sediment characteristics of drainage and irrigation system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flect the ecological impact of land use change. The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 content of sediment in Yongji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system in Hetao irrigation area of Inner Mongolia are studied systematical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organic matter (OM) and total nitrogen (TNN) content in surface mud of Yongji main canal and No. 4 drainage trunk ditch and No. 5 drainage ditch are different in irrigated area. The highest contents of OM and TN were 3.60% and 0.35%,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4.82 times and 2.94 times of the average in Hetao area, and the organic index of sediment reached the level of heavy pollution and the degree of eutrophication was higher. The contents of OM and TN in the bottom mud of Yongji trunk canal are the lowest (1.41% and 0.03%, respectively), which belong to the level of clean and poor nutrition, and the contents of OM and TN in the four rows of dry sediment are between the fifth row and Yongji main canal, and the upper reaches are relatively clean, almost close to the average value of C / N is about 17 or so.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organic matter and total nitrogen content in draining sediment.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C07B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01049)
【分类号】:S277;S15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俊;;农村河道底泥污染成因及治理措施[J];农技服务;2010年08期
2 徐祖信;张锦平;廖振良;刘立坤;;苏州河底泥对上复水水质污染影响[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5年06期
3 魏岚;刘传平;邹献中;杨少海;陈勇;孙丽丽;巫金龙;宁建凤;;广东省不同水库底泥理化性质对内源氮磷释放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2年07期
4 柳敏;王如松;蒋莹;王金辉;黄锦楼;;原位生物技术对城市重污染河道底泥的治理效果[J];生态学报;2013年08期
5 李海宗;潘梅;;富营养化水体底泥磷释放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1期
6 蔡金傍;李文奇;刘娜;逄勇;;洋河水库底泥污染特性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03期
7 朱广伟,陈英旭,王凤平,周根娣;景观水体疏浚底泥的农业利用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2年03期
8 陈如海;詹良通;陈云敏;胡洪志;;西溪湿地底泥重金属竖向分布规律[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0年05期
9 马宁;王宇;史春梅;王继红;;氨氮在底泥中的吸附-解吸行为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24期
10 薄录吉;王德建;颜晓;彭小兰;冉景;;底泥环保资源化利用及其风险评价[J];土壤通报;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锴;吴烈善;杨希;廖育思;;城市内湖底泥氮营养释放的实验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2 杨磊;胥峥;林逢凯;高逸秀;张萌;;城市富营养化河道底泥中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能力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3 汤红亮;张新周;朱明成;李勇;;江苏淮安市里运河底泥吸附与释放数模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CEPPH 2012)[C];2012年
4 刘军;程晓宏;邹国明;佘年;王琦;;城市河道底泥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A];中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专刊[C];2010年
5 刘凌;崔广柏;;太湖底泥氮污染分布规律及生态风险研究[A];太湖高级论坛交流文集[C];2004年
6 陈荷生;房玲娣;张永健;蒋英姿;;太湖底泥生态疏浚研究与探讨[A];太湖高级论坛交流文集[C];2004年
7 殷效玲;周立;郑祥民;;上海市苏州河市区段支流底泥污染研究[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杨卓;王永福;郝红;王殿武;;白洋淀底泥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A];人水和谐及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科协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成新;江溢;蒋英姿;;太湖底泥与污染情况调查[A];太湖高级论坛交流文集[C];2004年
10 唐燕萍;马利民;林匡飞;;伊乐藻控制河道底泥中磷营养盐释放的效果[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刘永明;大沙河含砷污染底泥处理完毕[N];中国化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明蓉;受污染武汉南湖底泥特征分析及其处置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2 黄建军;城市河道底泥营养盐释放及化学修复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李剑超;河湖底泥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4 李功振;京杭大运河(苏北段)底泥重金属污染与释放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5 孙远军;城市河流底泥污染与原位稳定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6 林建伟;地表水体底泥氮磷污染原位控制技术及相关机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张志红;疏浚底泥污染物在粘土防渗层中的运移规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8 童敏;城市污染河道底泥疏浚与吹填的重金属环境行为及生态风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常素云;城市河道生物修复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10 刘广容;湖泊底泥污染化学钝化与电动生物修复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s,
本文编号:20177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017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