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农民耕地保护协会运行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6 05:20

  本文选题:耕地保护 + 耕地保护协会 ; 参考:《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占用耕地加剧,破坏耕地行为频频发生,保护耕地迫在眉睫,面对日益凸显的耕地保护难题,农民耕地保护协会应运而生。这种由农民自发形成的非盈利性组织,对保护耕地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农民耕地保护协会运行还面临许多问题,不能充分发挥效应,未形成完善的协会运行机制。通过对国内外耕地保护研究现状的研究,综合我国农民耕地保护协会发展状态,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分析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民耕地保护协会运行机制,为协会的有效运行提供参考。本研究选取湖南省隆回县为调研区域,采用实地调研法以实地访谈的方式,对11家农民耕地保护协会内部运行机制进行详细考察,获取相关资料和数据,然后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对农民耕地保护协会具体的运作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主要问题构建了农民耕地保护协会运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农民耕地保护协会在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阻碍,提出了当前农民耕地保护协会运行需要完善的机制包括:一是明晰耕地产权、规定农民保护耕地权利和义务以及设立耕地保护专项资金,建立协会会员主体护地意识机制;二是明确协会性质、规定具体职能、优化人员分工,构建畅通职能运行机制;三是建立耕地保护协会审批部门、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简化协会注册机制;四是加强指导培训、完善人事管理,建立人事运行机制;五是提供资金支持、健全财务管理,构建财务管理机制:六是保障承包农户权益、建立流转价格标准等具体操作方面,构建协会护地效益机制。通过建立与完善这些机制,可以从各方面解决困扰耕地保护协会发展的难题,让农民耕地保护协会能够可持续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Abstract]:With the advancement of urbaniz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occup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intensifies, the destruction of cultivated land occurs frequently, and the protection of cultivated land is imminent. In the face of th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problem of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the Farmer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Association emerged as the times require. This non-profit organization, formed spontaneously by farmer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tecting cultivated land. At present, the operation of peasant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association is still faced with many problems, which can not give full play to the effect, and does not form a perfect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association.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at home and abroad, synthesizing the development state of the farmers'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association of our country, carrying on the field visit investigation, analyzing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oper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ffective operation of the farmers'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associ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peasant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association suitable for our country's national conditions. This study selects Longhui County of Hunan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area, uses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method with the field interview way, carries on the detailed inspection to the 11 farmer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association internal operation mechanism, obtains the related information and the data. Then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combined wi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are adopted to analyze the concrete operation process of the farmers'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association systematically and to find out the problems. On this basis,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farmers'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association operating mechanism.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in view of the many obstacles that farmers'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association faces in th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echanism that the farmers'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association needs to perfect at present: first, to clarify the property right of cultivated land, Setting up special funds for farmland protection and establishing the consciousness mechanism of the main body of cooperative members to protect farmland; second, defining the nature of the association, stipulating specific functions, optimizing the division of labor among personnel, and constructing the operational mechanism of unimpeded functions; Third, to establish th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department of the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association, simplify th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procedures, shorten th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time limit, and simplify the registration mechanism of the association; fourth, strengthen guidance and training, perfect personnel management, and establish a personnel operation mechanism; fifthly, provide financial support. Improve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construct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mechanism: sixth, protect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contracted farmers, establish the circulation price standard and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al aspects, construct the benefit mechanism of the association to protect the land.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se mechanisms, we can solve the problems that haunt the development of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associations from all aspects, and enable the farmers'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associations to develop sustainably and play their due role.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3.2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丽凌;耕地保护与明天的生活[J];北京房地产;2000年06期

2 姜延卫;耕地保护对策的探讨[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缪瑛;数质并重,切实抓好耕地保护[J];石河子科技;2000年06期

4 杨亦民,陈和钧;城镇化与耕地保护协调发展浅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0年01期

5 刘田;增减进退之间——世纪初耕地保护形势思考录[J];中国土地;2001年06期

6 陈茵茵,褚玉江;入世后广东耕地保护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中国土地科学;2002年02期

7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耕地保护[J];中国土地科学;2005年02期

8 汤建东,梁山然;耕地保护中的政府责任[J];生态环境;2005年05期

9 张凤荣;张琳;;耕地保护如何纳入政绩考核体系[J];中国土地;2006年08期

10 成婧;;我国耕地资源流失的原因及耕地保护对策研究[J];山东国土资源;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秀茹;马勇冰;王秋兵;;当前耕地保护的难点及对策[A];中国土地学会625论坛-第十九个全国“土地日”: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论文集[C];2009年

2 晏涵;刘觉民;任国平;黄怡;刘丽;胡浩怡;;长沙市耕地保护和利用问题的探讨[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秦明周;卢红岩;;耕地保护中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卫东;;论耕地保护认识的误区[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葛敬光;;浅谈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措施[A];建设现代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科学技术,建设现代农业”征文选[C];2007年

6 佟伟光;杨爱萍;张大安;;美、中耕地保护的比较和借鉴[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曾敏;;成都市创新耕地保护机制的探索与实践[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赵京;胡柳;;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中的耕地保护——新形势下的耕地保护问题研究[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郭力娜;;我国耕地保护研究综述[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玉征;;浅谈耕地保护的途径和具体措施[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君宇 杜新波 胡杰;让全社会来监督耕地保护[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2 田网;耕地保护仍是热点[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3 记者 董超文邋通讯员 傅伦为 实习生 郭怡晨;深圳耕地保护具有特殊意义[N];深圳商报;2007年

4 记者 张中源;自治区2008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检查组在我地区检查工作[N];日喀则报;2009年

5 记者 钟伟 通讯员 春明 福刚;省耕地保护验收组来我市检查指导[N];德州日报;2009年

6 记者 常慕城;省检查组来菏检查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N];菏泽日报;2009年

7 朱道林 王翔;创耕地保护新机制 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N];东方城乡报;2009年

8 武永清;我市召开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座谈会[N];太原日报;2009年

9 记者 武春晖;扎实履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N];淮南日报;2010年

10 记者 潘燕 实习生 丁静茹;郑州出台政策加强耕地保护[N];郑州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吴泽斌;耕地保护利益冲突及其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郑纪芳;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相关主体行为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牛海鹏;耕地保护的外部性及其经济补偿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效军;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5 张全景;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耕地保护绩效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6 毛良祥;耕地保护补偿标准与补偿基金规模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7 石志恒;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8 薛凤蕊;我国农地确权对耕地保护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霄;农民参与耕地保护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于兰红;我国农民耕地保护主体地位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3 石彦;基于农户行为的耕地保护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马驰;构建我国区域间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探讨[D];河南大学;2009年

5 冷磊世;关于耕地保护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邵宏斌;武汉市城乡结合部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动力机制与对策建议[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任继伟;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行为分析及程度评判[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邓健;重庆市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张雅琴;地方耕地保护的途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10 王翠华;农户参与耕地保护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255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0255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e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