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本文选题:水土保持监测 + 中心站 ; 参考:《亚热带水土保持》2006年01期
[Abstract]:......
【分类号】:S1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山发熬;;大通县水土保持自动监测系统技术初探[J];青海科技;2009年02期
2 杨公兴;;宝鸡市“十五”水土保持步入快车道[J];陕西水利;2006年04期
3 范瑛;张乐群;;靠专业化的管理实现水土保持建设管理目标——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的水土保持工作[J];科技信息;2009年17期
4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9年总目次[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9年06期
5 李洪星;;吉林省召开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工作会议[J];吉林水利;2010年05期
6 李智广,曾大林,巫明强;从水土保持监测的多尺度特性探讨监测网络的建设[J];中国水土保持;1999年07期
7 ;水土保持专家李锐先生论:实施“数字水土保持”计划,将中国水土保持科技推向新阶段[J];水土保持通报;2007年01期
8 ;长江科学院《水土保持监测资格证书》考核合格[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8年04期
9 刘巧莲;;浅谈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J];科学之友;2011年01期
10 田玉柱;王明芹;王厚;;延庆县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系统的开发研究概述[J];北京水利;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峰;郭索彦;蔡建勤;;水土保持监测历程、研究进展与前景[A];全国第一届水土保持监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前言[A];全国第一届水土保持监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王永泉;廖定海;;利用GSM增强GPS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A];全国第一届水土保持监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王石英;蔡强国;吴淑安;;首都圈地区土地退化及其水土保持监测与治理措施[A];全国第一届水土保持监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史明昌;田玉柱;;水土保持监测框架的探讨[A];全国第一届水土保持监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赵正亮;;门头沟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探讨[A];2003年北京“水与奥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于英武;;浅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A];山东水利科技论坛2007[C];2007年
8 廖章志;陈丽;李长江;;贵州水文与水土保持监测资源整合与分析[A];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玉生;洪传勋;;独山子-乌鲁木齐成品油管道工程水土保持监测[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郭索彦;;扎实推进我国水土保持监测预报工作[A];2005中国水利发展报告[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田秀忠;我市水土保持监测与全国联网[N];平顶山日报;2010年
2 ;水土监测,呵护长江的“千里眼”[N];人民长江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杨亚非;扼守长江水土流失之源[N];人民长江报;2010年
4 张瀚予 李海涛;全国水土保持常规监测点建设标准研讨会在我市召开[N];长治日报;2009年
5 宗合;水利部全面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保监测[N];中国水利报;2009年
6 记者 王立忠;铁岭发电公司二期扩建与水土保持同步[N];铁岭日报;2010年
7 自治区水利厅水土保持处;水土保持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N];内蒙古日报(汉);2011年
8 云南省水利厅;云南水保监测 全面协调发展[N];中国水利报;2011年
9 记者 汪栋;西气东输二线西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全面启动[N];中国水利报;2009年
10 记者 何平;生产建设项目将全程开展水土保持监测[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智广;区域土壤侵蚀遥感定量监测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顺生;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分区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2 韩红孝;线状工程施工期水土保持监测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左首军;四川水电开发建设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冯松;铁路工程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5 杨忠发;安徽省高速公路水土保持监测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6 吴晓;湖北省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崔丹;县级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系统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8 刘德虎;S233公路项目水土保持效果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9 郭巍;恩施水电站建设水土流失特点及监测体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10 曾红娟;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系统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44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044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