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干旱灾害危险性评估与区划
本文选题:干旱灾害 + 夏玉米 ; 参考:《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干旱是全球范围内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的一种灾害类型,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的同时,也威胁着人民生活和经济活动。干旱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农业的最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同时也是造成玉米减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作为农业干旱主要分布区之一的黄淮海地区既是我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区,也是夏玉米作物的主要产区。加强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干旱灾害危险性的评价和区划研究,既为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和制定防灾减灾措施提供经验和依据,又对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黄淮海地区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及所包含省市(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安徽省、北京市、天津市)夏玉米干旱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进行评估与区划。本文基于1971~2011年黄淮海地区降水数据,以全生育期降水距平百分率作为夏玉米农业气象干旱指标;对其进行信息扩散,得到轻旱、中旱、重旱和严重干旱发生概率,并以此作为黄淮海夏玉米干旱灾害危险性评价因子;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实现指标间的空间叠置、计算、进行危险性综合区划及评估并绘制成图。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黄淮海地区北部干旱风险概率随着降水距平百分率增加而不断减小,西部随降水距平百分率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东部随降水距平百分率增加而不断增大;东南部随降水距平百分率的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趋势。(2)黄淮海地区北部轻旱、中旱风险大于重旱和严重干旱风险;轻旱风险高值区从河北省西北部、北部地区向东北部地区转移为中旱高风险区。(3)黄淮海地区干旱危险性区划,以低危险性区域分布范围最广,轻低危险性分布区面积大于中高危险区域。黄淮海地区高危险性区域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北部小部和安徽省北部小部地区。本文为进一步研究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区划、危险性指标的选取提供借鉴和参考意见。
[Abstract]:Drought is a kind of disaster type which has high frequency, long duration and wide range in the world. It has caused great loss to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also threatens people's living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Drough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natural disasters in agriculture in China, and it is also the main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to reduce the yield of corn. The Huanghuai sea area, which is one of the main distribution areas of agricultural drought, is not only the largest grain production area in China, but also the main producing area of summer corn crops. The evaluation and division of the drought hazard risk of Summer Maize in the Huanghuai and Huaihai region provides both experience and basis for natural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measures. The economic benefi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evaluates and zoning the risk factors of drought disaster factors of Summer Maize in the region and the provinces and cities including Hebei, Henan, Shandong, Anhui, Beijing and Tianjin.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Huang Huai Haiti in Huang Huai. The precipitation data, taking the percentage of precipitation anomaly as the index of summer maize Agrometeorological drought, spread the information to the drought, drought, severe drought and severe drought, and used it as the risk assessment factor of drought disaster of Huang Huai and summer maize, and the spatial analysis of GIS space analysis technology to realize the space superimposition among the indexes.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probability of drought risk in the north of the Yellow Huai sea area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percentage of precipitation anomaly, and then increases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percentage of precipitation in the west, and the east part increases with the percentage of precipitation anomaly; (2) the light drought in the north of the Yellow Huai sea area is light drought, and the drought risk is greater than the heavy drought and severe drought risk. The high value area of the light drought risk is transferred from north-west Hebei province to the northeast region. (3) the drought hazard zoning in the yellow Huai and Huai sea area is low. The area of risk distribution is the most widely distributed, the area of the light and low risk distribution area is larger than the middle and high risk area. The high risk areas in the Yellow Huai sea area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Hebei province and the small part of the northern part of Anhui province. This paper provides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the risk zoning of agricultural natural disasters and the selection of risk indicators.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513;S4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翠英;樊景豪;;菏泽市夏玉米产量与气象条件分析及预报[J];山东气象;2006年02期
2 刘燕;卜晓娜;赵武;李琳;;安阳夏玉米生长期气候要素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7年S1期
3 李笑飞;;气象因素对夏玉米生产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33期
4 赵霞;张绍芬;刘天学;李潮海;梅沛沛;王小星;;麦茬处理方式对夏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8年10期
5 魏瑞江;宋迎波;王鑫;;基于气候适宜度的玉米产量动态预报方法[J];应用气象学报;2009年05期
6 王曼英;;正交试验法在夏玉米种植中的应用[J];破与立(自然科学版);1977年01期
7 黎锦祥;按气候规律调整夏玉米播期[J];气象;1985年11期
8 李淑霞,冯瑞龙,赵继业,刘绍棣,程绍义;烟单14号夏玉米产量三因素最佳取值范围的探讨[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88年S2期
9 耿平;李秋之;薛应征;;夏玉米不同追氮肥方式效果[J];河南科技;1990年04期
10 孙西凤,,武建华;驻马店地区夏玉米生育期间干旱特征及防御[J];河南气象;199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海鹰;;河南省夏玉米产量预报方法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云霞;;夏玉米不同收获期对产量的影响[A];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余卫东;陈怀亮;;河南省夏玉米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气象与现代农业[C];2011年
4 高蓓;栗柯;李艳丽;;陕西夏玉米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孙东磊;刘连涛;梁钰;杨永胜;李存东;;邢台地区夏玉米生产气候脆弱性分析[A];粮食安全与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2008年全国农业气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房稳静;武建华;陈松;张静;李晨;刘端;;夏玉米洪涝灾害的模拟试验研究[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陈楠;;夏玉米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A];S10 气象与现代农业发展[C];2012年
8 方文松;邓天宏;付祥军;;夏玉米干旱综合防御技术研究[A];第五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2年
9 白莉萍;隋方功;孙朝晖;葛体达;吕银燕;周广胜;;土壤干旱胁迫对夏玉米产量与营养品质的影响[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10 薛昌颖;刘荣花;马志红;;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干旱等级指标研究[A];第八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化化肥高级顾问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曹一平;夏玉米要高产 施肥策略很关键[N];农资导报;2013年
2 佘志娟;夏玉米产量有望再创新高[N];邯郸日报;2008年
3 中化化肥高级顾问、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曹一平;夏玉米适时追肥可增产[N];农民日报;2010年
4 中化化肥高级顾问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曹一平;夏玉米追肥要适时[N];农资导报;2010年
5 记者 焦莉莉;辛集示范区夏玉米产量刷新全省纪录[N];石家庄日报;2008年
6 正定县土壤肥料工作站 尚清梅;夏玉米施肥技术[N];河北农民报;2006年
7 ;夏玉米优质高产施肥技术[N];人民日报;2005年
8 武勇;宁夏玉米缺口将超过两百万吨[N];国际商报;2006年
9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曹一平 陈新平;施肥策略不同 效果差异显著[N];农民日报;2013年
10 宁津县农业局 刘忠强 郭春华;夏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山东科技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惠芳;黄淮海平原保护性耕作夏玉米田的碳水高效利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2 刘铁宁;减源对密植夏玉米光合性能和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3 王宜伦;超高产夏玉米氮肥运筹效应及其生理基础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4 许高平;基于蒸渗仪的夏玉米耗水特征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5 赵霞;夏玉米免耕精播限制因素及其关键调控技术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3年
6 王俊忠;施氮对高产夏玉米源库代谢特征的调控[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7 王俊忠;施氮对高产夏玉米源库代谢特征的调控[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8 王永军;超高产夏玉米群体质量与个体生理功能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9 王启现;夏玉米氮肥高效利用机制研究及周年氮素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10 吴光磊;麦季氮肥运筹调控冬小麦—夏玉米两作体系氮素利用及氮肥残效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伶俐;夏玉米水分胁迫敏感性及水分适宜度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卢霖;乙矮合剂对不同密度夏玉米抗倒防衰的调控效应[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曹振凯;地膜及秸秆覆盖对土壤水热和作物生长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范雨鑫;铁矿废石混合土的理化特性及其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5 田鹏浩;不同施氮时期及分配对夏玉米个体生产能力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6 王磊;河北平原夏玉米产量提高途径和适宜种植模式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7 王秋玲;夏玉米生理生态与生长特性对干旱过程的响应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5年
8 王子煜;夏玉米田间沟垄立体种植群体的调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9 朱昆仑;综合农艺管理措施对冬小麦—夏玉米周年产量和氮素利用及夏玉米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10 李卓然;不同氮肥处理对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699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069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