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泥炭和褐煤对土壤有机碳和腐殖物质组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6-29 10:16

  本文选题:泥炭 + 褐煤 ; 参考:《土壤通报》2017年05期


【摘要】:在相同温湿度环境条件下,研究泥炭和褐煤与土壤混合后对土壤有机碳及其腐殖物质组成变化的影响,为改善耕地土壤有机碳库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添加褐煤、木本泥炭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上升了0.66%和17.41%,添加草本泥炭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了3.15%;胡敏酸含碳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富里酸含碳量呈逐渐减小的趋势;添加草本泥炭的胡敏素含碳量呈下降趋势,添加褐煤和木本泥炭的土壤胡敏素含碳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土壤胡富比和PQ值整体上都表现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的趋势。由此可知,泥炭和褐煤能提高土壤有机碳,改良土壤腐殖物质组分,且添加木本泥炭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腐殖物质组分改善效果最好。
[Abstract]:Under the sam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environment, the effects of peat and lignite mixed with soil on the change of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its humic composition were studied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of cultivated land soil organic carbon poo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of woody peat increased by 0.66% and 17.41%, the content of soil organic carbon decreased by 3.15% and the carbon content of Hu Min acid inc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prolongation of culture time, and the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of woody peat increased by 0.66% and 17.41%, respectively. The carbon content of humin in herbaceous peat decreased, and that of humin in soil with lignite and woody peat increased gradually. Soil Hu Fu ratio and PQ value all showed a trend of increasing with the increase of culture time. It can be seen that peat and lignite can improve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humus composition, and the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humus composition of woody peat can be improved best.
【作者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烟草研究院;广西中烟工业责任有限公司;云南省烟草公司曲靖市公司;
【基金】: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桂科AB16380165) 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项目(烟叶增钾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资助
【分类号】:S15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峰,杨浩,蔡祖聪,赵其国;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的统计研究[J];土壤学报;2001年04期

2 杨丽霞,潘剑君;土壤有机碳动态模型的研究进展(英文)[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3年04期

3 周莉,李保国,周广胜;土壤有机碳的主导影响因子及其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1期

4 张国盛,黄高宝;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潜力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5年02期

5 彭文英;张科利;杨勤科;;退耕还林对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有机碳影响预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03期

6 朱连奇;朱小立;李秀霞;;土壤有机碳研究进展[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7 邵月红;潘剑君;许信旺;米高奇;;浅谈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的估算方法[J];土壤通报;2006年05期

8 赵鑫;宇万太;李建东;姜子绍;;不同经营管理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6年11期

9 于永强;黄耀;张稳;孙文娟;;华东地区农田土壤有机碳时空格局动态模拟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1期

10 苏艳华;黄耀;;湿地垦殖对土壤有机碳影响的模拟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敏;;中国土壤有机碳研究综述[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09年

2 卢茜;唐英平;高人;尹云锋;马红亮;;温度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吴庆标;王效科;郭然;;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研究进展[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4 王百群;苏以荣;吴金水;;应用稳定性碳同位素研究土壤有机碳的来源构成[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核科技、核应用、核经济论坛[C];2005年

5 安静;邓波;韩建国;杨富裕;;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A];农区草业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秦小光;宁波;殷志强;穆燕;;末次间冰期以来渭南黄土地区土壤有机碳碳库的演变[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7 周莉;周广胜;;中国东北样带土壤有机碳对环境变化响应的研究[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8 李富山;韩贵琳;唐杨;吴起鑫;;喀斯特地区不同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氮特征:以贵州普定为例[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9 邱海源;黄志伟;王宪;;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汪青;张平究;;退耕还湿对菜子湖湿地土壤有机碳组分与质量的影响[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李珍素;人为因素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N];农资导报;2006年

2 李云;中国耕作土壤固碳有潜力[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守才;水土流失对黑土坡耕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

2 尤孟阳;黑土母质熟化过程中的土壤有机碳组分与结构变化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

3 范胜龙;农用地分等中样点布设对表征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的尺度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4 崔鸿侠;神农架巴山冷杉林土壤有机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年

5 何亚婷;长期施肥下我国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和结构特征[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6 贾御夫;利用放射性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物技术研究温度对土壤有机碳动态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7 李龙;赤峰市敖汉旗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异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年

8 许信旺;不同尺度区域农田土壤有机碳分布与变化[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9 徐华君;中天山北坡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10 王百群;黄土区侵蚀与干旱环境中土壤有机碳氮的变化与迁移[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林林;山地丘陵区耕地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变异特征分析及预测[D];西南大学;2013年

2 蔚耀洲;温度和水分对山西省地带性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3 李悦;不同农作管理措施对东北地区农田土壤有机碳未来变化的模拟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4 姜航;张广才岭西坡地形因子和保护机制对土壤有机碳积累的相对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5 黄琳琦;森林土壤有机碳氮分布及矿化特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6 王莲阁;温度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5年

7 贾会娟;西南丘陵区保护性耕作下旱作农田土壤有机碳、氮相关组分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8 张洋;浙江凤阳山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矿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9 张帅;黄土丘陵区深层土壤有机碳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5年

10 张丽敏;长期施肥我国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对碳投入的响应特征[D];贵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817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0817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5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