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枯落物对土壤分离过程的影响及其季节变化特征

发布时间:2018-07-03 02:56

  本文选题:黄土高原 + 枯落物覆盖 ; 参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随着黄土高原植被群落的逐渐恢复,枯落物蓄积量显著增加。不断蓄积的枯落物除覆盖地表外,还能在降雨击溅、泥沙沉积、土栖动物的作用下混入表土。枯落物覆盖、混入表土及其分解过程都可能改变土壤性质,进而影响土壤分离过程(土壤分离能力和土壤侵蚀阻力)。而枯落物混入表土及其分解对土壤分离过程及其季节变化的影响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论文通过布置枯落物覆盖、枯落物混入表土及其季节变化3组控制试验,结合野外不同退耕年限刺槐林样地,共采集土样2130个(3个控制试验小区分别为390个、480个、1080个,不同退耕年限刺槐林地180个),在不同侵蚀动力条件下进行变坡水槽冲刷试验,研究了枯落物盖度对土壤分离过程的影响、枯落物混合率对土壤分离过程的影响、枯落物混入表土对土壤分离影响的季节变化、以及不同退耕年限刺槐林土壤性质变化对土壤分离过程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刺槐林地枯落物蓄积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枯落物蓄积量与林龄的关系可用Logistic生长曲线模拟(R2=0.99、P0.001)。土壤容重和粘结力是反映土壤固化过程的敏感指标。枯落物覆盖可有效抑制降雨打击引起的土壤固化过程,且随着枯落物盖度的增大,固化程度降低,土壤容重和粘结力的增大幅度减小。当枯落物盖度超过50%时,不同枯落物盖度下的土壤分离能力差异不显著,说明50%的枯落物盖度可有效拦截降雨打击、阻滞降雨对土壤的固化作用对土壤分离过程的影响。土壤分离能力、细沟可蚀性随着枯落物盖度的增大而增大,土壤临界剪切力随着盖度的增大而减小。(2)刺槐林地表土中广泛分布有枯落物,表土中(0~5 cm)枯落物密度变化在0.07~1.08 kg m-2之间,均值为0.32 kg m-2。表土中枯落物密度随着退耕年限的延长而增大,在20~30年之间达到峰值随后略微减小。枯落物混合率与林龄的关系可以用峰值曲线较好地模拟(R2=0.94、P=0.013)。在0~1.10 kg m-2的枯落物混合率区间内,0.35 kg m-2的混合率是有效降低土壤分离能力、提高土壤侵蚀阻力的临界混合率。土壤分离能力、细沟可蚀性随着枯落物混合率的增加呈指数函数递减,枯落物形状系数能部分解释不同枯落物类型对土壤分离能力、细沟可蚀性影响的差异。土壤临界剪切力随着枯落物混合率的增大而增大。(3)对照和枯落物混合处理的土壤分离能力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出相似的递减趋势,细沟可蚀性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小,临界剪切力的季节变化幅度较小。混入表土的枯落物能够有效强化土壤侵蚀阻力,刺槐、沙棘、狗尾草较对照分别降低细沟可蚀性24.3%、33.5%、34.8%。随着枯落物的逐渐分解,混入表土的枯落物降低细沟可蚀性的作用逐渐减弱,但对土壤临界剪切力的影响不显著。在枯落物混合条件下,细沟可蚀性一年内的季节变化可以用土壤容重、水稳性团聚体和表土中枯落物密度较为准确地模拟(NSE=0.92)。(4)刺槐林地土壤分离能力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大呈指数函数减小(R2=0.82、P=0.013)。与玉米对照相比,退耕40年刺槐林的细沟可蚀性降低86.3%,土壤临界剪切力提高10.1%。相比临界剪切力的变化,细沟可蚀性的变化更能反映土壤侵蚀阻力的变化情况。在枯落物覆盖、混合以及分解的交互作用下,0~40年的刺槐林的细沟可蚀性变化可以用水稳性团聚体、表土中枯落物密度模拟(NSE=0.99)。
[Abstract]:The effects of litter cover on soil separation process , soil separation process ( soil separation ability and soil erosion resistance ) were studied . Soil bulk density and cohesive force are sensitive indexes which reflect the curing process of soil . In the range of 0 - 1.10 kg m - 2 , the mixing ratio of 0 . 35 kg m - 2 is effective to reduce the soil separation ability and increase the critical mixing ratio of soil erosion resistance .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of maize , the erosion resistance decreased by 86.3 % and the critical shear force of soil increased by 10.1 % .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7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宁虎;林地枯落物最佳蓄积量确定方法的探讨[J];生态学报;1988年02期

2 齐之尧;;森林枯落物研究的基本途径[J];天津农业科学;1991年01期

3 王锐萍;刘强;彭少麟;林开豪;文艳;薛宁;;尖峰岭不同树种枯落物分解过程中微生物动态[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季冬;关文彬;谢春华;;贡嘎山暗针叶林枯落物截留特征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年02期

5 李学斌;马林;陈林;许冬梅;谢应忠;;草地枯落物分解研究进展及展望[J];生态环境学报;2010年09期

6 张增信;闵俊杰;闫少锋;姜志林;张军;张菲;;苏南丘陵森林枯落物含水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11年01期

7 李学斌;吴秀玲;陈林;张硕新;谢应忠;;荒漠草原4种主要植物群落枯落物层水土保持功能[J];水土保持学报;2012年04期

8 李强;周道玮;陈笑莹;;地上枯落物的累积、分解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J];生态学报;2014年14期

9 刘增文;高文俊;潘开文;杜红霞;张丽萍;;枯落物分解研究方法和模型讨论[J];生态学报;2006年06期

10 李清磊;李林延;李清焱;;几种常见林型枯落物层蓄水功能差别的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龙健;冉景丞;;贵州喀斯特森林枯落物与土壤修复潜力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8分会场:环境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耿绍波;杨晓菲;饶良懿;陈凯;;缙云山黛湖保护站不同林地枯落物及土壤持水性研究[A];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科学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3 张启东;方自力;谢强;王蒙;杨晗;杨培清;杨学军;;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沙棘林枯落物及土壤的水源涵养功能研究[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2年

4 孙一荣;朱教君;于立忠;张金鑫;;森林枯落物的水源涵养功能[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5 孙艳红;张洪江;程金花;王玉杰;程云;石健;;重庆缙云山林地枯落物及土壤水文效应研究[A];《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第1届4次编委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曼;黄土丘陵区典型植物枯落物分解对土壤有机碳、氮转化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Luc Nhu Trung;黄土高原牧草枯落物对阔叶纯林土壤极化的防治效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薛志婧;黄土丘陵区草地生态系统典型植物枯落物分解特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牛小云;日本落叶松枯落物分解过程及其生物学特征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年

5 孙龙;枯落物对土壤分离过程的影响及其季节变化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6年

6 李强;松嫩平原弃耕地演替过程中枯落物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4年

7 米彩红;黄土高原人工纯林枯落物分解和养分循环对土壤极化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8 李德生;山东泰安黄前水库流域主要植被类型的水文特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9 王栋;长江三峡库区不同植被类型对降雨产流影响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10 莫菲;六盘山洪沟小流域森林植被的水文影响与模拟[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勇;不同间伐强度下秦岭三种类型森林枯落物持水性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曹俊斌;关帝山天然次生林枯落物蓄积量及持水特性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3 陈皓;陇东典型草原—滩羊轮牧系统羊粪和枯落物的分解特征[D];兰州大学;2015年

4 张永浩;南京城郊主要林分类型枯落物水文效应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5 王苗苗;典型草原—滩羊轮牧系统枯落物和羊粪的分解特征及其生态服务价值[D];兰州大学;2012年

6 尤健健;抚育间伐对黄龙山油松林林木生长、形质与枯落物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7 殷沙;不同比例马尾松木荷混交林枯落物与土壤水源涵养能力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5年

8 徐娟;北京山区典型森林枯落物层生态功能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9 施爽;松嫩草原主要植物群落枯落物层水文生态功能[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鸿;汤浦水库周边林地枯落物对水库水质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920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0920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6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