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基于正态云信息扩散方法的水旱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以徐州市为例

发布时间:2018-07-06 12:32

  本文选题:信息扩散 + 云模型 ; 参考:《系统工程》2016年11期


【摘要】:由于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中存在案例样本稀少、信息难以获取等特点,为了降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提高灾害风险评估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建立基于正态云信息扩散方法的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用一组云滴来反映灾害风险的超越概率。针对信息扩散原理中仅考虑模糊不确定的不足,综合考虑信息扩散过程中模糊性和随机性的关联性,用正态云扩散函数代替正态扩散函数,发展了模糊信息扩散方法。最后,结合1990~2012年徐州市农作物水旱受灾面积资料,将该模型应用于徐州市农业自然灾害风险评估,计算结果表明,徐州市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趋势基本一致,干旱灾害的风险略大于洪涝灾害,农业受损程度主要集中在35%以内,受损程度在35%以上的可能性很小,这与徐州历史上水旱灾害发生的实际基本相符。
[Abstract]: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uncertain factors and improve the rationality and reliability of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becaus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re sample and difficult to obtain information in natural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A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model based on normal cloud information diffusion method is established and a set of cloud droplets is used to reflect the transcendental probability of disaster risk. Aiming at the deficiency of considering only fuzzy uncertainty in the principle of information diffusion, conside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zziness and randomness in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diffusion, the normal cloud diffusion function is used to replace the normal diffusion function, and the fuzzy information diffusion method is developed. Finally, the model is applied to the risk assessment of agricultural natural disasters in Xuzhou City from 1990 to 2012. The calc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risk trend of agricultural flood and drought disasters in Xuzhou City is basically the same. The risk of drought disaster is slightly greater than that of flood disaster, and the degree of agricultural damage is mainly less than 35%, and the probability of damage degree is very small, which i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actual occurrence of flood and drought disaster in Xuzhou history.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水利信息统计与管理研究所;江苏省"世界水谷"与水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303074)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4GLC00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5B23914)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XZX/14B001-07)
【分类号】:S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宁;;进一步提高科学防御水旱灾害的能力[J];求是;2010年08期

2 曾少卓;论广东农业增产与水旱灾害的关系[J];人民珠江;1994年06期

3 朱晓华,杨秀春;水旱灾害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J];生态经济;2001年07期

4 谢永刚,薄明霞;古代北京作为首都时期的水旱灾害赈济措施探讨[J];农业考古;2001年01期

5 叶成林;安徽水旱灾害及减灾对策[J];水土保持研究;2001年01期

6 刘兰芳;水旱灾害对衡阳农村经济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农业气象;2002年01期

7 赵旭;滁州市治理水旱灾害对策与建议[J];治淮;2003年10期

8 许怀林;近代以来江西的水旱灾害与生态变动(续)[J];农业考古;2004年01期

9 李惠茹;陕西水旱灾害探讨[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4年03期

10 刘兰芳;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评估及生态减灾研究——以衡阳市水旱灾情为例[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秀斌;朱玉涛;姜桂双;李继功;李相辉;刘明清;杨长富;;水旱灾害预测的风险[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程晓陶;;加强水旱灾害管理全球治水方略调整的共同趋向[A];城乡饮用水水源安全问题与发展汇总[C];2009年

3 刘海霞;;边疆水旱灾害的历史与对策浅探[A];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0)·发展理念卷[C];2010年

4 朱尔明;;中国水旱灾害防治[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5 叶成林;;安徽水旱灾害及减灾对策[A];海峡两岸减轻灾害与可持续发展论文专辑[C];2000年

6 赖德勉;;浅析邕宁县水旱灾害的特征、成因及防治[A];广西水利厅厅庆征文选集(1)[C];2004年

7 卢冬梅;王保生;张建平;;水旱灾害对江西粮食产量的影响[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唐雪松;;湘西重大水旱灾害预测初探[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水旱灾害风险管理[C];2005年

9 程涛;;中国的水旱灾害与应急管理[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湖北省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分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程晓陶;向立云;喻朝庆;;水旱灾害管理学科发展[A];水利学科发展报告:2007—2008[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邵自平;全面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N];中国水利报;2006年

2 王春雨;我国将加强“三预”建设提高水旱灾害防范能力[N];中国社会报;2009年

3 记者 胡丹 通讯员 何安平;强化举措 全力迎战水旱灾害[N];黄冈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蔡若愚 编辑整理;九问水旱灾害[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5 记者 江宇;有效防止减轻水旱灾害 最大程度降低伤亡损失[N];雅安日报;2010年

6 高云才;我国最大程度减少水旱灾害损失[N];人民日报;2007年

7 郑元平;切实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N];汉中日报;2008年

8 陈发平 胡清平;加强基础建设 “降伏”水旱灾害[N];中国社会报;2008年

9 市水利与渔业局 亓振平;加快构建综合防洪体系 全面提高水旱灾害防治能力[N];莱芜日报;2010年

10 李柯勇 林艳兴 姚润丰 陈黎明;水旱灾害频发凸显水利“短板”[N];中国社会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兰芳;衡阳市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2 龙岳林;湖南水旱灾害成因及水循环安全体系建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3 苏新留;民国时期水旱灾害与河南乡村社会[D];复旦大学;2003年

4 罗小锋;水旱灾害与湖北农业可持续发展[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静;明代河南地区水旱灾害与社会应对[D];郑州大学;2015年

2 毛竹君;金华市水旱灾害脆弱性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3 刘立;基于干燥度与厄尔尼诺指数的安徽省水旱灾害影响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4 孔帅帅;清代山东水旱灾害时空分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5 黄静蕊;重大水旱灾害对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6 袁仕洪;贵州水旱灾害与乡村社会(1912~1926)[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7 孙亚男;近三十年重大水旱灾害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09年

8 李建华;我国农业水旱灾害综合防范体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张旭明;安徽省水旱灾害的时空特征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顾利真;明代湖北地区水旱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028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1028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c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