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生态高负荷土地快速渗滤系统处理猪场废水的效能及微生态

发布时间:2018-07-08 14:56

  本文选题:复合生态高负荷土地渗滤 + 猪场废水 ; 参考:《环境科学》2017年10期


【摘要】:以经过厌氧反应器处理后的猪场废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新型生态高负荷土地快速渗滤系统对废水中COD、氨氮及总氮的去除情况;同时分析了该系统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过氧化氢酶、脲酶、硝酸盐还原酶的含量.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11 cm·d~(-1)、进水COD为700 mg·L~(-1)左右的条件下,一级土地渗滤柱与二级土地渗滤柱对COD的去除率分别为78.8%与63.0%,总去除率达到了92.6%;而当水力负荷增大到22 cm·d~(-1)时,总的COD去除率仍在90.0%以上;该系统对于氨氮的去除更为显著,去除率可达99%左右.一级土地快速渗滤系统中上、中、下部的过氧化氢酶含量分别为1.899、0.990、0.323 m L·g~(-1),表明猪场废水中的有机物主要在该系统的上部与中部得以去除;二级土地快速渗滤系统上、中、下部的硝酸盐还原酶含量分别是3.453、3.831、1.971 m L·g~(-1),表明脱氮作用主要发生二级土地快速渗滤系统的上部与中部.该土地快速渗滤系统中微生物以Gram Negative与Gram Positive为主,特别是在二级土地快速渗滤系统中,AM Fungi与Actinomycetes占有一定比例,为猪场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提供了保障.
[Abstract]:The removal of COD, ammonia and total nitrogen in the wastewater by a new ecological high load land rapid infiltration system after the anaerobic reactor was studied.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the content of catalase, urease and nitrate reductase in the system were analyz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11 cm / d~ (-1) and 700 mg. L~ (-1), the removal rate of COD was 78.8% and 63% respectively, and the total removal rate reached 92.6%, respectively, while the total removal rate was more than 90% when the hydraulic load increased to 22 cm d~ (-1), and the system for ammonia nitrogen removal was more obvious. The removal rate can reach about 99%. The contents of catalase in the upper, middle and lower parts of the first grade land rapid infiltration system are 1.899,0.990,0.323 m L. G~ (-1), indicating that the organic matter in the piggery wastewater is removed mainly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parts of the system; the nitrate reductase content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part of the two grade land rapid infiltration system is respectively It is 3.453,3.831,1.971 m L / g~ (-1), which indicates that denitrification mainly occurs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part of the two grade rapid infiltration system. The microorganism in the rapid infiltration system of the land is dominated by Gram Negative and Gram Positive, especially in the two grade rapid infiltration system. AM Fungi and Actinomycetes occupy a certain proportion of the piggery wastewater. The removal of refractory organic compounds provides a guarantee.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岩溶生态与环境变化研究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
【基金】:岩溶生态与环境变化研究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YRHJ16Z007,YRHJ16Z018) 桂林市科技项目(2016012503)
【分类号】:X7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绍春;张维佳;费忠民;;地下渗滤系统处理园林景观水性能测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10期

2 李金荣;杨振放;吴耀国;;硝态氮在河流渗滤系统中的环境效应[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年01期

3 李金荣;李金玲;杨振放;;河流渗滤系统对硝态氮污水的净化作用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7年01期

4 李金荣;杨振放;李云峰;;硝态氮和苯胺在渭河渗滤系统中的生物化学作用[J];水资源保护;2007年04期

5 蔡世涛;王成端;徐庆元;王晓艳;李成龙;;无砾石管式地下渗滤系统的改进研究[J];广州化工;2010年04期

6 张子元;黄权中;郑艳侠;;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的发展与展望[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1年04期

7 戴强;;地下渗滤系统中介质的改良研究[J];能源与节能;2011年06期

8 王成端;党振华;;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系统研究[J];环境工程;2011年S1期

9 戴强;张卫民;艾林芳;;地下渗滤系统基质的筛选[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9期

10 聂发辉;李田;向速林;鲁秀国;;不同结构生态浅层渗滤系统净化路面径流的效果与机理[J];给水排水;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姚琪;张建强;许文来;;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研究与发展动态[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2 崔程颖;马利民;赵建夫;;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微生物特征研究[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3 陈俊敏;刘方;付永胜;;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污染物降解试验研究[A];四川省水污染控制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贾丽萍;姜彬慧;赵鑫;;地下渗滤系统处理农村分散性生活污水的研究进展[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章)[C];2014年

5 张建强;李倩囡;许文来;;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工程实践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6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在成都军区某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A];四川省水污染控制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7 卢会霞;孙红文;傅学起;;土地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A];农村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马鸣超;姜昕;李俊;何江涛;;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中硝化菌群脱氮作用解析[A];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科技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马艳红;地下渗滤系统展现污水处理新视野[N];中国医药报;2005年

2 记者 郑北鹰;我国首个绿色生态厕所建成[N];光明日报;2003年

3 叶红 陆轶峰;全国第一个绿色生态厕所[N];中国水利报;2003年

4 蔡炜;农村治污无须“克隆”城市模式[N];新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朱擎;基于固相碳源的多级土壤渗滤系统脱氮特性及工程化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李金荣;河流渗滤系统对已污染河水净化作用的模拟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3 聂俊英;改良的地下渗滤系统处理污水及相关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潘晶;地下渗滤系统微生物特征及强化脱氮工艺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5 李英华;污水地下渗滤系统脱氮关键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6 陈俊敏;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机理及其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7 刘家宝;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污染物去除机理及其处理效果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凯文;木片土壤渗滤系统对养猪废水处理效能及功能菌群的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曹路;地下渗滤系统对巢湖圩区农村秋冬季生活污水氮磷去除工艺优化[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3 武轩韵;不同基质组合渗滤系统去除污水中总磷和氨氮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4 刘冉;地下渗滤系统净化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5 王虹;两段进水改善地下渗滤系统脱氮效果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6 王士满;高负荷地下渗滤系统强化脱氮研究[D];沈阳大学;2016年

7 段玉龙;污水地下渗滤系统N_2O产生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技术[D];沈阳大学;2016年

8 宋斐;改良式地下渗滤系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工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9 王晓璐;快速城市化区域径流污染特征与综合控制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10 李慧;粉煤灰介质渗滤系统对城市非点源污染物的处理效果与机理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1077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1077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e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