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黄河下游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碳、氮分布与变化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19 15:44
【摘要】:土地利用变化和农业活动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是人类活动影响陆地生态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土壤质量是构建良性生态系统的基础,具有稳定区域和全球环境的重要意义。本研究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角度出发,分析受黄河水患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农区土壤碳、氮分布与变化机制。在开封-中牟之间30×40km2的研究区内,用网格法均匀采样,包括土壤表层(0-20cm)和土壤剖面(0-100cm)样品,剖面采样间隔20cm、取样深度为0-100cm。表层样品包括区内的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首先,分别对表层、剖面土壤的碳、氮数据结果进行统计,运用地统计学的克里金插值法分析土壤碳、氮及其组分的空间分异规律。其次,分析土壤碳、氮与土壤容重、p H值、颗粒组成间的关系及内在规律。最后,揭示土壤性质、土地利用类型、作物种植类型、耕作年限、农田管理措施等人为干扰对土壤碳、氮固存转化机制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土壤有机碳在空间上为强度变异,含量分布:城市郊区农区,活性有机碳含量:郊区农区城市;非活性有机碳:城市农区郊区。土壤氮素含量整体较低,总氮、铵态氮、硝态氮在空间上为强度变异,与二次土壤普查的结果相比,研究区土壤碳、氮含量均有提升。(2)在垂直剖面上,TOC、AOC、NOC从表层到深层含量逐渐降低,0-60cm深度降幅快,60-100cm变化平缓。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各土层有机碳含量呈现:果园耕地林地。土壤总氮、铵态氮、硝态氮在土壤表层含量最高,随深度增加含量逐渐降低,铵态氮在剖面各层的含量均小于硝态氮且变化幅度不大。总氮、硝态氮的含量在60cm以下深度有波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总氮、硝态氮的含量:果园耕地林地。表层土壤铵态氮:为果园耕地林地,其他深度有不同的变化。随层深增加,地表有机质的分解与转化对深层土壤的补给有限,有机物质含量逐渐降低,碳、氮元素含量降低,表现为垂直方向的分异。(3)在空间分布上TOC、AOC、NOC有中度的空间自相关性,TN有强空间自相关性。TOC、AOC、NOC与TN的高、低值区域在一定程度上吻合,开封市东部、中牟县东南以及黄河大堤沿途为高值区,从雁鸣湖镇向杏花营农场方向延伸的大部分地区为低值区。(4)表层土壤p H值、土壤颗粒组成与土壤碳、氮的相关性在剖面上有差别。TOC、AOC、NOC、TN与土壤粉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 H、砂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铵态氮与TN显著正相关,与p H显著负相关。硝态氮与其他指标关系不显著。垂直方向上土壤性质对铵态氮、硝态氮的影响较显著。砂质土壤中粘粒与粉粒的含量对土壤碳、氮含量的提升有重要意义。(5)不同种植年限的耕地土壤碳、氮含量随种植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剖面深层,这种影响减弱,碳、氮含量更多受到土壤性质和成土过程及母质来源的影响。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等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碳、氮的固存有积极作用。(6)不同作物类型下的表层土壤碳、氮含量有显著差别。有机碳、活性炭含量分布为:小麦大蒜花生、西瓜人工林地,土壤全氮含量的分布表现为:小麦大蒜林地花生、西瓜。总体上,小麦、大蒜种植土壤性质较为接近,花生、西瓜和林地土壤性质比较相似。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15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留辉;邢世和;高承芳;;土壤碳储量研究方法及其影响因素[J];武夷科学;2007年00期

2 刘留辉;邢世和;高承芳;崔纪超;魏多落;胡争辉;卢超;;国内外土壤碳储量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及展望[J];土壤通报;2009年03期

3 田娜;王义祥;翁伯琦;;土壤碳储量估算研究进展[J];亚热带农业研究;2010年03期

4 李军;;造林对土壤碳储量影响的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4年02期

5 刘世荣;王晖;栾军伟;;中国森林土壤碳储量与土壤碳过程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1年19期

6 王明霞;张小卫;王会锋;卢婷;任蕊;;关中地区表层土壤碳储量问题的研究[J];地球与环境;2013年03期

7 熊咏梅;;城市生态系统土壤碳储量的研究进展[J];广东园林;2008年02期

8 奚小环;杨忠芳;夏学齐;李敏;;基于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的中国土壤碳储量计算方法研究[J];地学前缘;2009年01期

9 刘子刚,张坤民;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湿地土壤碳储量变化[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曲德双;;农田土壤碳储量的研究进展[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建华;郜春花;张强;卢朝东;靳东升;;施肥类型对工矿废弃地土壤碳储量和作物碳截获力的影响[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田雪莲;我国首创土壤碳储量计算方法[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2 陈兴仁;我省首次开展土壤碳储量研究[N];安徽经济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阳;黄河下游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碳、氮分布与变化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2 李齐;森林火灾对寒温带冻土区土壤碳储量影响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3 王若梦;内蒙古典型草地土壤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3年

4 张立;松嫩平原南部土壤碳储量及变化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安静;树种与管理方式对人工林土壤碳截获及肥力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6 吴旭东;不同种植年限人工苜蓿草地土壤碳储量及CO_2排放通量研究[D];宁夏大学;2013年

7 王孟霞;长江流域中上游区域NPP及土壤碳分布格局[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8 代景忠;放牧和封育对羊草草地土壤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9 高巧;高寒窄叶鲜卑花灌丛土壤碳输入及其对施氮处理的响应[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10 李洁;氮输入对中国东北地区土壤碳蓄积影响的模拟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22815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2815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0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