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黄土高原仍有拦沙能力的淤地坝数量及分布

发布时间:2018-10-24 15:22
【摘要】:淤地坝一直是减少入黄泥沙的重要水保工程,在近年黄河来沙锐减的背景下,现状淤地坝的实际拦沙作用尤其引人瞩目。以潼关以上黄土高原地区为重点区域,基于不同时期的淤地坝调查数据,分析了现状淤地坝的数量及其时空分布、设计淤积库容及截至2008年的淤积量等,结果表明:在目前5 658座骨干坝和1 1248座中型坝中,极可能已失去拦沙能力者分别为1 428座和5 003座,另有1979年以前建成的561座大型坝和2 734座中型坝仍难以判别其剩余拦沙能力;2009—2015年,潼关以上仍具有拦沙能力的骨干坝有3 582~4 143座,仍具有拦沙能力的中型坝有2 933~5 667座,主要分布在河龙区间;现有小型淤地坝39 516座,约95%分布在晋陕两省、90%建成于1989年以前,目前仍能发挥拦沙作用者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成的小型淤地坝。
[Abstract]:Silt dam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project to reduce sediment into the Yellow River.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sharp decrease in sediment from the Yellow River in recent years, the actual sediment retention effect of the current silt dam is particularly noticeable. Taking the Loess Plateau area above Tongguan as the key area,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data of silt dam in different period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quantity and space-time distribution of the present silt dam, designs the silt storage capacity and silt up to 2008, etc. The results show that among the 5 658 backbone dams and 1 1248 medium dams, 1 428 and 5 003 are most likely to have lost their capacity to stop sediment,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561 large dams and 2 734 medium dams built before 1979 are still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their residual sediment holding capacity. In 2009-2015, there were 3 582 (4 143) backbone dams above Tongguan and 2 933 (5 667) medium dams with sediment holding capacity. There are 39,516 small silt dams, about 95% of which are located in Shanxi and Shaanxi provinces, 90% of which were built before 1989.
【作者单位】: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B02B05)
【分类号】:S157.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冉大川,罗全华,刘斌,王宏;黄河中游地区淤地坝减洪减沙及减蚀作用研究[J];水利学报;2004年05期

2 ;1994年陕北地区淤地坝水毁情况调查[J];人民黄河;199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海东;贾莲莲;庞国伟;袁水龙;;淤地坝“淤满”后的水沙效应及防控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7年02期

2 刘晓燕;高云飞;王富贵;;黄土高原仍有拦沙能力的淤地坝数量及分布[J];人民黄河;2017年04期

3 曲婵;刘万青;刘春春;王涛;贾洁琼;;黄土高原淤地坝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通报;2016年06期

4 李宗杰;宋玲玲;田青;张富;;陇南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年10期

5 张洪波;俞奇骏;王斌;陈克宇;顾磊;;径流还原计算中淤地坝拦蓄水量还原计算方法[J];水文;2016年04期

6 赵培;李晓刚;刘志鹏;;淤地坝内外坡地土壤水分含量对比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6年06期

7 张美香;罗忠涛;殷会玲;卢冰洁;郑亚然;杨久俊;;砒砂岩替代细集料制备混凝土及其抗冲蚀性能研究[J];混凝土;2016年06期

8 刘立峰;杜芳艳;马宁;马竹娥;王惠泽;;基于黄土丘陵沟壑区第Ⅰ副区淤地坝淤积调查的土壤侵蚀模数计算[J];水土保持通报;2015年06期

9 张美香;罗忠涛;殷会玲;郑亚然;卢冰洁;杨久俊;;红砒砂岩细集料制备水泥砂浆及其性能研究[J];混凝土;2015年08期

10 魏志萍;彭彰普;刘金鹏;;甘肃省秦安县水土保持生态服务价值评价[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5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冉大川,刘斌,王宏;水土保持措施对黄河减水减沙作用的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2002年10期

2 刘勇,冉大川,罗全华,刘斌,吴永红;晋西北地区淤地坝减洪减沙效益计算方法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1997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宏奇;淤地坝的加高改建势在必行[J];中国水土保持;1987年11期

2 贺玉邦,陈谦;坚持管理养护 确保坝地增产——陕北淤地坝管护措施调查[J];中国水土保持;1991年02期

3 高旭彪;关于淤地坝拦沙量计算方法的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1992年04期

4 ;淤地坝的作用[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1994年02期

5 许国平,郭文元;淤地坝管理运行中的几个问题及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1996年04期

6 许国平,郭文元;淤地坝管理运行中的几个问题[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1996年02期

7 刘培亮,陈宝华;骨干淤地坝规划实施方面的几点建议[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1997年03期

8 徐向舟,张红武,张欧阳;淤地坝相对稳定模型实验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03年12期

9 周万龙;水土保持专家周万龙先生论:陕北地区大规模兴修拦泥淤地坝的意义及实施办法[J];水土保持通报;2004年03期

10 李欣荣,苏利明;淤地坝系工程监理实践与探索[J];内蒙古水利;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魏霞;李勋贵;李东;;基于坝地分层淤积信息的坝控流域人类活动影响的合理性分析[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杨少俊;;闻喜县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的恶化与修复[A];山西省第十一届青年优秀水利科技论文选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姬晓东 本报记者 鲁明智;榆林2.1万座淤地坝70%“带病运行”[N];陕西日报;2009年

2 记者 汪栋;甘肃 扎实推进淤地坝安全检查行动[N];中国水利报;2009年

3 记者 苏同敏 通讯员 王剑;我省部署今年水库和淤地坝防汛工作[N];陕西日报;2011年

4 李敏 作者为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副总工;淤地坝安全与稳定的理论和实践[N];黄河报;2007年

5 建民 洪斌 恩瑞;我省4万淤地坝淤积157万亩良田[N];山西日报;2006年

6 本报通讯员  秦延安 本报记者  刘国英;淤地坝里“种丰收”[N];陕西日报;2006年

7 记者 孙爱霞;民和县:淤地坝系工程造福群众[N];中国水利报;2008年

8 李军邋张蕾;淤地坝成为山区脱贫致富好推手[N];宁夏日报;2008年

9 记者 柳静霓;淤地坝震后受损情况及防汛工作[N];平凉日报;2008年

10 记者 马和亮;我区46座淤地坝通过有关部门竣工验收[N];宁夏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颜艳;黄土洼天然淤地坝百年来洪水沉积物粒度旋^媛捎氩垦芯縖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2917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2917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2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