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及存在问题
发布时间:2018-10-30 14:10
【摘要】:为了掌握淮河流域片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的实施效果,明确重点工程存在的主要水土流失问题,本文针对淮河流域内重点工程典型区域为研究范围,采用遥感调查和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空间以及具体实施的各项措施进行探究,为淮河流域后续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实施管理与效益评价等工作提供参考和理论与技术依据。1.重点工程区域水土流失改善效果(1)重点工程区区域水土流失面积和年平均侵蚀模数都有所下降。到2013年,大峪小流域解译区域水土流失面积下降了19.2%。侵蚀模数降低了34.7%。桃岭库区解译区域水土流失面积下降了74.7%。年平均侵蚀模数下降了60.6%。到2014年,何尔冲小流域解译区域水土流失面积下降了61.0%。年平均侵蚀模数下降了71.2%。(2)坡改梯工程区土壤水文物理性能相比坡耕地土壤水文物理性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坡改梯工程对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土壤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土壤入渗速率项指标的提高程度较大,尤其毛管孔隙度和土壤入渗速率提高程度最大。(3)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水文物理性能沟垄耕作的作物梯田和田间免耕的林果梯田均能明显改善田间土壤水文物理性能。田间免耕方式对土壤水文物理性能的提高程度大于垄沟耕作方式。梯田工程遭受破坏后的田间埂坎耕作方式,会明显降低田间土壤的水文物理性能.(4)梯田工程区土壤与养分流失量梯田工程区田间土壤与养分流失减少。相比坡耕梯田,沟垄耕作的作物梯田和田间免耕的林果梯田对田间土壤流失量的控制效果分别为77.9%和92.9%;二者对田间土壤养分流失量的平均控制效果分别为75.2%和93.4%。(5)植被封育区土壤物理-水文性能植被封禁保育工程对封禁残疏林和补植残疏林土壤物理-水文性能不同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对土壤入渗性能和通透孔隙的改善率较高。另外,补植造林对土壤物理水文指标的改善率更高比封禁残疏林的改善效果平均高10%。(6)梯田的生态经济耦合效果在经济产值(Eo)上,田间种植花生时,梯田沟垄耕作的Eo比坡耕地的Eo高60%;梯田埂坎耕作的Eo比沟垄耕作的Eo降低13%。在生态经济指数(Ec)方面,田间种植花生时,梯田埂坎耕作的Ec比梯田沟垄耕作的Ec降低81%;梯田果树耕作(苹果)的Ec沟垄耕作(花生)Ec的18.87倍。2.重点工程区域水土流失特征项目区范围内具体的水土流失形式有:坡面侵蚀(面蚀);沟道侵蚀(沟蚀);道路面蚀;崩塌。项目区范围内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表现为:耕地跑水跑肥、土壤退化和土地生产力下降;水利工程设施淤损、农水保障或防洪功能丧失;流域道路系统冲毁、生活和生产交通条件损坏;化学侵蚀毁坏土壤理化功能、土地生产力下降;林地侵蚀导致生物量下降、植被结构功能丧失;重力和山洪侵蚀毁坏水保设施、危害群众安全。3.研究区水土流失问题及防治途径石坎梯田还存在跑水跑肥问题。土坎梯田重力侵蚀(崩塌、滑坡)现象严重;坡面冲蚀现象明显;梯田坡面二次开发形成水土流失。可修筑高标准水平梯田建立耕地蓄水保土工程体系。排水体系存在的问题导致梯田蓄水保土功能降低,农耕地跑水跑肥严重,出现耕地砂砾化现象;坡面或田间漫流导致细沟侵蚀。可兴修高质量坡地沟渠完善径流排蓄利用工程体系。路面缺少硬化或排水工程侵蚀严重;排水沟管护缺乏导致功能设施淤损;道路工程区缺乏治理引发水土流失。可修建高标准道路完善生产交通径流排蓄工程体系。沟道小型蓄水用水工程淤积导致排蓄功能下降。小流域沟道谷坊设施标准偏低,拦蓄效果较差。可修筑多级沟道谷坊与堰坝完善径流拦蓄工程体系。多数区域坡面水土保持造林树种单一。可选用乔灌树种混交配置多样性植被防护工程体系。经济林措施配置不合理。可实施林地水保耕作管理形成特色林果业工程体系。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157.2
本文编号:2300224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15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高清林;荆建峰;雒艳兰;;立足实际 开拓创新 奋力建设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7年04期
,本文编号:23002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300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