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坡形坡度径流量产生规律的试验研究
[Abstract]:In order to rationally allocate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easures and effectively control soil and water loss caused by runoff erosion on slope land, four different types of slope (convex slope, concave slope, linear slope, cohesive straight slope) were studied by artificial rainfall simulation in laboratory. Three kinds of slopes (5 掳, 10 掳, 15 掳) under three different rainfall intensities (0.64 ~ 1.05mm min~ (-1), there are 36 combinations of runoff, and the total rainfall is 36 times by using no repeated comprehensive test method. The test result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no repetition three factor variance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rder of slope effect on runoff is concave slope, convex slope, cohesive straight slope and straight slope.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s of slope, rain intensity and the interaction of these three factors on runoff, among which the interaction of slope and rain intensity and the interaction of slope and rain intensity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runoff.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lope and rain intensity,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lope and slope had significant effect on runoff. Becaus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not suitable for normal distribution, the logarithmic transformation method is used to obtain the data of the normal distribution, and the dummy variables are used to deal with different slope shape problems, and the non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s of runoff and slope shape, slope gradient and rain intensity are established. The result of variance analysis of significance test of regression equation is FN 306.97, the probability value is 0.0001.The regression equation is extremely significant and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practice. It is shown that it is feasible to use dummy variables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classification variables in regression equations.
【作者单位】: 沈阳农业大学理学院;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272)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2ZX07202-004-04)
【分类号】:S15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萍;;有交互影响的三因素方差分析原理及应用[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4期
2 胡玉筱;段显明;;基于高斯烟羽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PM_(2.5)扩散和预测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年06期
3 傅莺莺;田振坤;曹显兵;;基于线性回归的协方差分析模型与检验[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5年04期
4 郭萍;;三因素方差分析的原理及应用[J];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1期
5 周晨;冯宇东;肖匡心;韩珊;董颖;;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东北地区需水量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4年01期
6 郭成久;颉丽;朱淼淼;孙景刚;刘金壮;;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土壤侵蚀预测模型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7 张乐涛;高照良;李永红;田红卫;;模拟径流条件下工程堆积体陡坡土壤侵蚀过程[J];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08期
8 刘明;;基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异方差对加权最小二乘法的考察[J];统计与决策;2012年19期
9 刘晓华;许启发;;方差分析与虚拟变量回归模型的比较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2年07期
10 王明刚;李森;;粤北石漠化地区坡地土壤侵蚀模拟试验研究[J];中国沙漠;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洪超;吴媛媛;谢永生;;基于砾石比表面积的土石混合堆积体可蚀性因子研究[J];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2017年07期
2 王璐;吴礼斌;刘佩麟;张淑慧;;城市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与变化规律判别[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7年02期
3 桂彬;桂占吉;陈兰荪;;海南人口增长模型的统计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7年12期
4 冯大光;范昊明;王铁良;;不同坡形坡度径流量产生规律的试验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5 牛旭;徐爱英;唐玉荣;杨瑛;胡芸莎;;土壤介电常数的多因素模型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07期
6 汪志强;黄晶;康晋乐;;灰色关联分析和BP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在区域需水量预测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7年12期
7 王晨沣;马超;王玉杰;王彬;王云琦;张会兰;;水力梯度影响下WEPP模型估计细沟侵蚀参数的可行性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7年08期
8 张天雅;;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我国粮食耕地面积影响因素分析[J];时代金融;2017年11期
9 周梦霞;彭正松;杨在君;包志远;;光照、赤霉素对灰毛蓝钟花种子萌发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7年07期
10 张海珍;朱家明;陈益杨;;我国淡水养殖水华预测及生态养殖研究——基于计量分析的视角[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单雪红;张文军;;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微积分教学刍议[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2期
2 郭萍;;三因素方差分析的原理及应用[J];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1期
3 王璐;;基于数理统计基因识别问题的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4 吕丽莉;汪明;史培军;;兰州市2000—2011年PM_(10)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3年12期
5 段显明;屈金娥;;基于BenMAP的珠三角PM_(10)污染健康经济影响评估[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3年12期
6 张艺耀;苗冠鸿;闫剑诗;王景丽;王哲琪;王德辉;;影响PM2.5因素的多元统计分析与预测[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年11期
7 易昆南;程勋杰;;“假设检验”决策的误区——一场由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引发的争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3年04期
8 甘光伟;;炼厂酸性气火炬排空大气环境影响评估——基于单源高斯烟羽模型[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2年10期
9 姜晴琼;田应福;;贵州省地区经济差异的协方差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2年04期
10 季丽丽;马骥;;基于MATLAB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调节器的仿真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茜;肖长来;朱雅萍;翟天放;梁秀娟;;吉林省径流量时空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J];节水灌溉;2013年07期
2 饶大义;;帕卡特水电站设计径流量计算[J];小水电;2010年06期
3 赵鹏宇;徐学选;;黄土区不同土地经营方式径流量神经网络模拟[J];水土保持研究;2012年03期
4 刘明春;李玲萍;史志娟;秦三杰;;石羊河流域径流量分布特征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西营河为例[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3年01期
5 董学阳;李庆银;唐通;杨秀丽;刘树群;;浅述径流量计算公式的修正[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3年02期
6 邓世宗,唐俊;论提高广西桂林漓江上游水源径流量的可能性[J];生态学杂志;1994年05期
7 方萍;吕成文;苗舜;;关于通天河径流量变化趋势的R/S分析[J];吉林农业;2010年12期
8 周园园;师长兴;杜俊;范小黎;;无定河流域1956—2009年径流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自然资源学报;2012年05期
9 Sadao ogihara ,郭卫东;一日降雨量和相应的径流量[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1983年04期
10 奚秀梅;段树国;;塔里木河中游径流量损耗特征及原因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康玲玲;王金花;刘红梅;王云璋;左仲国;陈江南;;黄河上游兰州站径流量的历史变化分析[A];人水和谐及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科协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康玲玲;董飞飞;王昌高;王云璋;;黄河花园口站汛期径流量未来趋势分析[A];中国水利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张国宏;;近60a黄河流域径流量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性[A];S5 全球典型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C];2012年
4 袁杰;董立新;朱金亮;白昊阳;韩旭;;近50年来松花江流域径流量演变规律研究[A];2012全国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优化调度技术专刊[C];2012年
5 乔光建;;土地利用变化与径流量演变相关性分析[A];中国水利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葛朝霞;曹丽青;顾月红;强学民;;气象因子对月径流量预报效果影响的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天气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估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7 刘明春;史志娟;秦三杰;;石羊河流域径流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西营河为例[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气象与现代农业[C];2011年
8 张建兴;马孝义;赵文举;屈金娜;;基于生命旋回神经网络的径流量预测模型[A];'2008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楚泽涵;袁祖贵;;黄河径流量、输沙量与入海口生态环境问题探讨[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阴法章;王光生;杨广云;张建新;;北方河流月径流量预测[A];中国水利学会2006学术年会暨2006年水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水文水资源新技术应用)[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记者 贾立君;我国每年融掉一条黄河[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2 屠新武 三门峡水文水资源局总工程师;略论渭河沿程水沙衰减原因及对黄河的影响[N];黄河报;2008年
3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沈国舫;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中)[N];科技日报;2000年
4 屠新武;泾渭分明今何在[N];黄河报;2008年
5 陈永奇;黄委发布《2005年黄河泥沙公报》[N];黄河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宏权;张家口市永定河流域气候变化及其对水文水资源系统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努尔比耶·艾合麦提托合提;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开都河径流量的影响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2 刘培亮;1990年以来湖南四水入洞庭湖汛期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占红;城市不透水面的扩张对地表径流量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4 谭芬芳;变化环境下洞庭湖水沙演变特征检测与归因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5 姜晓勇;黑河上游地区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颖;塔里木河流域源流区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相关气象因子的关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7 刘晓玲;渭河下游径流量对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响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跃华;嘉陵江流域径流量变化规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西南大学;2012年
9 张晓娅;近60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长江径流量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10 商玲;基于HIMS模型的西营河流域径流量估算[D];甘肃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3504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350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