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年限与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Abstract]:Six years (FL06) and 15 years (FL15) of returning cultivated land to forest, 6 years (GL06) and 15 years (GL15) of alfalfa grassland in the southern Loess Plateau were studied, and (CK) was used as the control. Five water-stable aggregates of 2 mm,1~2 mm,0.5~1 mm,0.25~0.5 mm and 0.25 mm were separated by wet sieve method. The effects of returning years and methods on the stability of aggregat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organic carbon in different aggregate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soil layer of 0 ~ 20 cm, the content of aggregates with diameter of 2 mm and 1 mm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the content of particle size aggregates of 0.25 mm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at of non-returning cultivated land. For 2 mm and 1 mm aggregates, the contents of GL15GL06FL06FL15CK and GL15FL06GL06FL15CK; we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tillage years and ways. Returning cropland to forest and returning grass to grass increased the stability of aggregates in the two soil layers. (MWD) value of average weight diameter of GL15 and (GMD) value of geometric mean diameter were the largest, and soil structure was the most stable, followed by GL06;. In the soil layer of 20 ~ 40 cm, the content of organic carbon in agglomerates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land and grassland under 2 mm diameter, 1 mm diameter and 2 mm diameter increased with the extension of returning years, and the mean value of aggregate content increased with the decrease of grain size. The values of MWD and GMD were less than 0 ~ 20 cm, and the content of organic carbon of aggregate after returning cropland to forest and grass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compared with that of sloping farml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il structure was improved and the effect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organic carbon content of the aggregates were different with the years and ways of returning farmland. Compared with other plots, GL15 had better soil aggregate stability and organic carbon accumulation.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262)
【分类号】:S152.4;S15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威;张国英;张静;刘璐;黄丽;鲁剑巍;李小坤;;2种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农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5年03期
2 王天高;何淑勤;尹忠;郑子成;宫渊波;;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团聚体及其腐殖质分布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14年06期
3 李鉴霖;江长胜;郝庆菊;;土地利用方式对缙云山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4年12期
4 李越;李航;;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研究概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11期
5 李玮;郑子成;李廷轩;刘敏英;;不同植茶年限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J];生态学报;2014年21期
6 张曼夏;季猛;李伟;刘华存;王彦杰;张林;潘开文;;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结合有机碳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3年04期
7 程曼;朱秋莲;刘雷;安韶山;;宁南山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水稳定及有机碳粒径分布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3年09期
8 郑子成;刘敏英;李廷轩;;不同植茶年限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分布特征[J];中国农业科学;2013年09期
9 于寒青;李勇;金发会;孙丽芳;;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提高大于0.25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在土壤增碳中的作用[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2年04期
10 杨洋;王百群;李玉进;;苜蓿对旱地土壤有机碳氮变化的驱动作用[J];水土保持研究;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溢;李亦秋;;岷江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紫色土壤活性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J];水土保持研究;2017年05期
2 许冬梅;许新忠;王国会;陶利波;;宁夏荒漠草原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及其分布的变化[J];草业学报;2017年08期
3 刘哲;孙增慧;吕贻忠;;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华北地区温室和农田土壤团聚体形成特征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7年08期
4 何丙辉;梁艳玲;黄欢;;坡面不同截-排水沟布置方式下土壤微团聚体流失特征[J];农业工程学报;2017年13期
5 邬铃莉;王玉杰;王彬;王云琦;胡波;谭锦;;干湿交替作用对西南地区黄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7年03期
6 陈哲;鲁为鑫;郭晨辉;陈豪;钟羡芳;刘炜杰;陈佳俐;杨玉盛;;福州市草坪土壤恢复过程中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的变化[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7年02期
7 李雅;刘梅;曾全超;顾丹丹;刘少敏;安韶山;;基于文献计量的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前沿态势分析[J];土壤通报;2017年03期
8 苏芳莉;赵光辉;王铁良;李海福;李一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大团聚体特征[J];草业科学;2017年05期
9 李柏桥;付玉;李光录;张腾;郑腾辉;;退耕年限与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7年03期
10 李占宏;;毛乌素沙地地表土团聚体赋存状况[J];草业科学;2017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均;蔡立群;罗珠珠;李玲玲;张仁陟;;保护性耕作对陇中黄土高原雨养农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4年02期
2 王丽;李军;李娟;柏炜霞;;轮耕与施肥对渭北旱作玉米田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4年03期
3 郝翔翔;杨春葆;苑亚茹;韩晓增;李禄军;江恒;;连续秸秆还田对黑土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3年35期
4 田慎重;王瑜;李娜;宁堂原;王丙文;赵红香;李增嘉;;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华北地区农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3年22期
5 李鉴霖;江长胜;郝庆菊;祝滔;;缙云山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及全氮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1期
6 刘希玉;王忠强;张心昱;徐丽丽;施瑶;孙晓敏;杨风亭;;施肥对红壤水稻土团聚体分布及其碳氮含量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3年16期
7 陈晓芬;李忠佩;刘明;江春玉;;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水稻土团聚体有机碳、氮分布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3年05期
8 陈山;杨峰;林杉;柳淑蓉;汤水荣;蔡崇法;胡荣桂;;土地利用方式对红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2年05期
9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Biologically Active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Aggregate Stability in Long-Term Organically Fertilized Soils[J];Pedosphere;2012年05期
10 刘敏英;郑子成;李廷轩;;不同植茶年限土壤团聚体的分布特征及稳定性研究[J];茶叶科学;201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军玲;王虹艳;卢升高;;亚热带土壤团聚体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J];土壤通报;2010年03期
2 王国强;孙焕明;;拉萨市农田和林地土壤团聚体的组成及稳定性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11期
3 郝余祥,程丽娟;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的微生物组成[J];土壤学报;1964年02期
4 WUSTAMIDIN L.A.DOUGLAS ,王鸣远;土壤团聚体破坏与雨滴能量的关系[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1986年03期
5 D.J.Mc Queen;C.W.Ross;G.Walkert;张佳宝;;运用扫描电镜和分散/消散技术评价新西兰表层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J];土壤学进展;1989年02期
6 李越;李航;;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研究概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11期
7 史奕,陈欣,沈善敏;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机制及人类活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2年11期
8 史奕,陈欣,沈善敏;有机胶结形成土壤团聚体的机理及理论模型[J];应用生态学报;2002年11期
9 赵京考,刘作新,韩永俊;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与分散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J];水土保持学报;2003年06期
10 文倩,关欣;土壤团聚体形成的研究进展[J];干旱区研究;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仇建飞;窦森;;添加玉米秸秆培养对土壤团聚体中腐殖质组成和性质的影响[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陈晶晶;蒋先军;;稻田长期垄作免耕对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生物活性的影响[A];第五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马永玉;蒋先军;张维;周明厚;;采用二维光学图像和三维断层扫描研究单一粒径土壤团聚体的分形特征[A];第五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窦森;关松;李凯;;土壤团聚体中有机质研究进展[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刘彩霞;黄为一;;耐盐碱细菌对盐碱土壤团聚体形成的促进作用[A];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二届全国农业微生物研究及产业化研讨会》和《第十一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和内蒙古微生物学会2008年会》论文摘要[C];2008年
6 黄雁飞;陈秋实;区惠平;顾明华;;耕作方式对土壤团聚体与有机碳含量的影响[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中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王义祥;翁伯琦;黄毅斌;王成己;叶菁;;生草栽培对果园土壤团聚体内有机碳的影响[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罗红燕;蒋先军;谢德体;;细菌在不同土壤团聚体粒径中分布的遗传多样性比较及对耕作方式的响应[A];第五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峰;陈玉真;尤志明;吴志丹;江福英;陈芝芝;翁伯琦;;不同类型茶园土壤团聚体组成特征及稳定性研究[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2茶学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徐爽;化学物质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它物理性状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於修龄;土壤团聚体/铁锰结核的三维结构、形成过程及其环境意义[D];浙江大学;2015年
3 赵冬;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过程土壤团聚体结构演变特征及其量化表征[D];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7年
4 罗红燕;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及其对耕作的响应[D];西南大学;2009年
5 毛艳玲;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团聚体碳组分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郑红;东北温带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7 刘恩科;不同施肥制度土壤团聚体微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8 文倩;半干旱荒漠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微生物量与群落功能特性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9 郭志彬;半干旱黄土高原地区不同干预方式下撂荒地演替植被生物量与土壤物化性质变化[D];兰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涛;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团聚体固碳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孙娇;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米会珍;生物炭对旱作农田土壤团聚体碳氮分布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徐灿;基于分形维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评价及其与可蚀性的关系[D];长江科学院;2015年
5 陈高起;典型岩溶区不同植被覆盖类型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氮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张耀方;子午岭林区不同胶结物质类型的土壤团聚体结构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5年
7 朱姝;秸秆深还对土壤团聚体中腐殖质组成与结构特征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8 温小辉;施肥对土壤团聚体胡敏酸数量和结构特征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9 许建林;利用超声波测量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关键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10 王翠翠;水土流失治理对土壤水文物理特性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4009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400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