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晋西黄土区人工林地土壤水分特征及其对降雨的响应

发布时间:2019-01-11 15:32
【摘要】:为了研究黄土区人工林地土壤水分特征及其对降雨的响应,以晋西黄土区人工刺槐林地、人工侧柏林地、人工刺槐侧柏混交林地为研究对象,利用EnviroSMART土壤水分定位监测系统和翻斗式雨量计对其2014年3月1日—2015年3月31日0—20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和降雨量进行了连续观测。观测结果表明:(1)人工侧柏林地0—200cm土层蓄水量为496.67mm,刺槐侧柏混交林地为349.88mm,人工刺槐林地为307.48mm。人工刺槐林地较人工侧柏林地和混交林地多消耗189.19mm和42.40mm土壤水分,且多消耗的水分主要来源于深层土壤,这可能导致人工刺槐林地深层土壤"干化"。(2)3种林地0—200cm土层土壤水分的年内变化可以划分为土壤水分消耗期(3—5月)、土壤水分积累期(6—8月)、土壤水分消退期(9—11月)、土壤水分稳定期(12月至翌年2月)。在土壤水分消耗期、积累期和消退期,3种林地土壤水分变化量存在显著差异。(3)在小雨、中雨、暴雨3种降雨条件下,人工侧柏林地对降雨的响应深度最深,人工刺槐林地最浅;对于同一林地而言,降雨的响应深度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含水量对单场降雨的响应程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弱。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moisture and its response to rainfall, artificial Robinia pseudoacacia forest land, artificial Platycladus orientalis forest land and mixed forest land of Robinia pseudoacacia were us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soil moisture content and rainfall of 0-200cm soil layer from March 1, 2014 to March 31, 2015 were continuously observed by EnviroSMART soil moisture location monitoring system and tumbling rainmet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water storage in 0-200cm soil layer of artificial Platycladus orientalis forest was 496.67mm, that of Robinia pseudoacacia mixed forest was 349.88mm, and that of artificial Robinia pseudoacacia forest was 307.48mm. The soil moisture consumption of 189.19mm and 42.40mm in artificial Robinia pseudoacacia forest land was more than that in artificial Platycladus orientalis forest land and mixed forest land, and the water consumption mainly came from deep soil. This may lead to the "drying" of deep soil in artificial Robinia pseudoacacia forest. (2) the annual variation of soil moisture in 0-200cm soil layer of three forest land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 soil water consumption period (3-5 months), soil water accumulation period (6-8 months). Soil moisture subsided from September to November, and soil moisture was stable from December to February of the following year. In the period of soil water consumption, accumulation and extinction,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oil moisture changes among the three types of forest land. (3)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light rain, moderate rain and heavy rain, the response depth of artificial Platycladus orientalis forest land to rainfall was the deepest. Artificial Robinia pseudoacacia forest is the most shallow; For the same forest land, the response depth of rainfall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rainfall, and the response degree of soil moisture to single rainfall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oil depth.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困难立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与示范”(2015BAD07B02)
【分类号】:S7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家宙,陈明亮,何圆球;各具特色的当代土壤水分测量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01年03期

2 赵从举,雷加强,王雪芹,周长海;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春季土壤水分空间分异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3年02期

3 张学权;林地土壤水分研究概述[J];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4 郭忠升;邵明安;;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初步研究[J];科技导报;2006年02期

5 蒋俊明;刀丽萍;彭建勇;李恒;肖恩;;金沙江干热河谷造林措施对土壤水分的影响[J];四川林业科技;2007年03期

6 余凡;赵英时;;基于主被动遥感数据融合的土壤水分信息提取[J];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7 王孟本;李洪建;;柠条林土壤水分生态环境特征研究初报[J];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黄土高原区域治理技术体系与效益评价专集);1989年01期

8 刘向东;吴钦孝;赵鸿雁;;黄土丘陵区油松人工林地土壤水分特征的研究[J];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森林水文生态与水土保持林效益研究专集);1991年02期

9 尤文忠;曾德慧;刘明国;宋西德;;黄土丘陵区坡面林-草边界土壤水分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06年06期

10 张力;格日乐;孙保平;;龙庆峡荒滩生态治理示范区林地土壤水分特性的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奕龙;傅伯杰;陈利顶;;黄土丘陵坡地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陈怀亮;徐祥德;刘玉洁;厉王f;邹春辉;翁永辉;;基于遥感和区域气候模式的土壤水分预报方法研究[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曹新久;景元书;叶树春;;土壤水分数据库日常管理系统的初步研制[A];第三届湖北省科技论坛气象分论坛暨2005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C];2005年

4 施建成;;青藏高原土壤水分的参数反演研究[A];2005青藏高原环境与变化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张勃;张华;张凯;林清;鲁安新;张明军;郭正刚;张海涛;;黑河中游绿洲及绿洲——荒漠生态脆弱带土壤水分空间分异研究[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刘美珍;孙建新;蒋高明;董鸣;;植物根系对土壤水分再分配研究进展及生态学意义[A];“全国第五届青年植物生态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植物生理生态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黄志霖;陈利顶;;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水分的影响[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杨民益;杜阿朋;王彦辉;;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土壤水分动态研究[A];宁夏林学会第二届林业优秀学术论文集[C];2011年

9 习金根;;土壤水分在滴灌条件下的移动规律研究[A];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景元书;张凡;;农林复合对土壤水分与养分状况的影响[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分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久国;改良后的盐碱地防止退休[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伟;植被覆盖地表极化雷达土壤水分反演与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5年

2 赵燕东;土壤水分快速测量方法及其应用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3 胡良军;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土壤水分生态环境[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4 郭忠升;黄土丘陵半干旱区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5 朱首军;渭北旱塬农林复合系统水量平衡要素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6 王建明;基于ERS散射计数据的青藏高原土壤水分估算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5年

7 张建辉;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土壤特性与植被恢复技术[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珍;基于Landsat ETM遥感数据的大柳塔煤炭开发区土壤水分信息提取[D];长安大学;2010年

2 冯磊;基于驻波率原理的土壤水分测量技术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彭亮;田间土壤水分模拟模型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4年

4 屈创;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白龙江流域土壤水分反演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5 孙中峰;晋西黄土区坡面林地土壤水分承载力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6 康红莉;祁连山林区土壤水分生态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3年

7 刘江华;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水分和植被生产力空间分异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8 刘凯;荒漠草原人工柠条林土壤水分动态及其对降水脉动的响应[D];宁夏大学;2013年

9 武卫国;巨桉林草复合种植模式初期土壤水分生态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10 张思祖;黄土高原沟壑区经济林地土壤水分特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072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4072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1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