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闽西南崩岗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来源及生态风险

发布时间:2019-01-19 12:20
【摘要】:选取福建省长汀县黄泥坑崩岗群内2处典型崩岗及附近一无崩岗山坡(对照区),采样并测定了63份0~20 cm土壤样品Cu、Zn、Ni、Pb、Cr、As、Cd含量,运用相关分析与主成分分析进行重金属来源辨识,并应用Han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以福建省背景值和国家二级标准作为参比,对研究区重金属进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Zn(105.56 mg·kg~(-1))Pb(67.21 mg·kg~(-1))As(61.47 mg·kg~(-1))Cu(22.33 mg·kg~(-1))Cr(17.12 mg·kg~(-1))Ni(5.24 mg·kg~(-1))Cd(0.80 mg·kg~(-1)),Pb、Cd含量表现为崩岗区对照区,Cu、Zn、Ni、Cr、As、Cd含量与之相反。1号崩岗Zn、Pb、As和Cd平均值分别是福建省背景值的1.12倍、2.82倍、8.68倍和13.33倍,2号崩岗这4种元素平均值分别是背景值的1.11倍、1.36倍、11.22倍和16.67倍,对照区该4种元素平均值分别是背景值的1.58倍、1.60倍、5.14倍和14.44倍;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比较得出,崩岗区和对照区As平均值分别超标1.92倍和2.70倍,Cd平均值分别超标2.31倍和2.60倍。从集水坡面到沟道末端,崩岗区Pb、Zn、Cd含量呈增加趋势,Cu、Cr含量基本维持稳定,Ni含量有所降低;从坡面上部到下部,对照区Cu、Zn、Ni、Cr、Cd含量呈增加趋势,Pb含量略有降低;As含量在研究区的分布无明显变化。Cu、Ni、Cr主要来源为成土母质,Zn主要来源于禽畜养殖,Cd、As的主要来源包基岩风化稀土开采,Pb主要来源于基岩矿化、煤炭燃烧及汽车尾气排放等复合污染源。以福建省背景值为参比时,Cd潜在生态风险系数达到"极强风险",As为"较强风险",其余均为"轻微风险";以国家二级标准为参比时,Cd属"较强风险",其余均为"轻微风险"。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表现为2号崩岗对照区1号崩岗。研究区Cd、As污染已较为严重,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Abstract]:The contents of Cu,Zn,Ni,Pb,Cr,As,Cd in 63 soil samples of 0 ~ 20 cm were sampled and determined in two typical landslides and a nearby hillside (control area) in Huangyakeng Group, Changting County, Fujian Province. The sources of heavy metals were identified by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he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of heavy metals in the study area was evaluated by using the Hankanson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 method and using the background value of Fujian Province and the national secondary standard as the refere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rder of heavy metal content from high to low was Zn (105.56 mg kg~ (-1) Pb (67.21 mg kg~) (-1) As (61.47 mg kg~ (-1) Cu (22.33 mg). Kg~ (-1) Cr (17.12 mg kg~ (-1) Ni (5.24 mg kg~) (-1) Cd (0.80 mg kg~ (-1),) The content of Pb,Cd was 1.12 times, 2.82 times, 8.68 times and 13.33 times of the background value of Fujian Province, respectively, and the content of Cu,Zn,Ni,Cr,As,Cd was opposite to that of the control area in the collapse area, and the average value of Zn,Pb,As and Cd was 1.12 times, 2.82 times, 8.68 times and 13.33 times of the background value of Fujian Province,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values of the four elements were 1.11 times, 1.36 times, 11.22 times and 16.67 times of the background values,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values of the four elements in the control area were 1.58 times, 1.60 times, 5.14 times and 14.44 times of the background values,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national standard of 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 the average value of As was 1.92 times and 2.70 time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area, and the average value of Cd was 2.31 times and 2.60 times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standard. From the catchment slope to the end of the channel, the content of Pb,Zn,Cd increased, the content of Cu,Cr remained stable, and the content of Ni decreased. From the top to the bottom of the slope, the content of Cu,Zn,Ni,Cr,Cd increased and the content of Pb decreased slightly in the control area. There was no obvious change in the distribution of As content in the study area. The main sources of Cu,Ni,Cr were soil-forming parent material, the main source of Zn was livestock farming, the main source of Cd,As was weathering rare earth mining of bedrock, the main source of Pb was bedrock mineralization. Coal combustion and automobile exhaust emissions and other composite sources of pollution. When the background value of Fujian Province is taken as reference, the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coefficient of Cd reaches "very strong risk", As is "strong risk", and the rest is "minor risk". Cd is a "strong risk" and the rest are "minor risk" when compared with the national secondary standard. The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 (Ri) was No. 1 in the control area of No. 2 collapse. The Cd,As pollution in the study area has been serious, and corresponding safety precautions should be taken.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232,4137151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C08B03)资助~~
【分类号】:S15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一蒙;马建华;刘德新;孙艳丽;陈彦芳;;开封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2015年03期

2 于霞;安艳玲;吴起鑫;;赤水河流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201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建茂;张美如;罗小芳;许同建;;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的砷[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3期

2 王新民;张重义;李宇伟;介晓磊;边传周;;怀牛膝GAP栽培技术标准操作规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3 梁彦秋;潘伟;刘婷婷;邢志强;臧树良;;沈阳张士污灌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2期

4 黄翔;周炳炎;黄国忠;王琪;;我国POPs污染场地的环境管理基础与完善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8期

5 陕永杰;张美萍;白中科;;临汾市道路绿化地铅污染现状调查及治理措施[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7年05期

6 杨卓,王殿武,李贵宝,王卫,薛宝民;白洋淀底泥重金属污染现状调查及评价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7 徐友宁;张江华;刘瑞平;柯海岭;李育敬;;金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环境效应分析[J];中国地质;2007年04期

8 郭朝晖;肖细元;陈同斌;廖晓勇;宋杰;武斌;;湘江中下游农田土壤和蔬菜的重金属污染[J];地理学报;2008年01期

9 黄泽春;宋波;陈同斌;郑袁明;杨军;;北京市菜地土壤和蔬菜的锌含量及其健康风险评估[J];地理研究;2006年03期

10 王济;王世杰;欧阳自远;李瑞玲;;Geogenic distribution and baseline concentrations of Cu and Zn in surficial soil of Guiyang, China[J];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成绍鑫;;防治土壤污染,腐植酸能做些什么?[A];第六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朱红苏;;贵州省废弃地适宜性分析[A];土地整理与复垦分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3 曹仁林;贾晓葵;;不同地区土壤镉污染对农产品影响的比较研究[A];首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胡焱弟;赵玉杰;白志鹏;高怀友;师荣光;;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设计与应用[A];首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马祥庆;常青山;侯晓龙;;南方城市垃圾填埋场重金属污染特征及评价研究[A];首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雪梅;王祖伟;汤显强;黄岁j;赵庆香;;重金属污染因子权重的确定及其在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詹淑威;潘伟斌;曹英姿;何黎;郑燕如;;三类工业污染场地重金属污染调查及评价[A];第十届环境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4年

8 纪丁愈;邹渝;李云祯;高平平;彭道平;;基于健康风险评价的西南矿区土壤修复目标确定研究[A];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5年

9 吴艳清;王维聪;;河北保定工业园区周边土壤重金属调查及生态风险分析[A];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5年

10 马福俊;谷庆宝;;汞污染土壤热解吸修复技术研究[A];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申俊峰;粉煤灰、水库淤积物和污水沉淀物改良砂质贫瘠土壤植树种草的研究——以内蒙古包头试验区为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2 封少龙;应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研究混合污染物及土壤、沉积物和垃圾焚烧灰的遗传毒性[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3 高军;长江三角洲典型污染农田土壤多氯联苯分布、微生物效应和生物修复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张明燕;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政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5 李静;重金属和氟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及健康基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徐加宽;土壤Cu含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D];扬州大学;2005年

7 陈亚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诱导性植物提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8 曾敏;湖南部分工矿区水稻田As污染现状及其化学萃取修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9 孙权;粮—菜轮作系统铜污染的作物和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及诊断指标[D];浙江大学;2008年

10 郭岩;汕头市典型区域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污染现状与生态效应[D];汕头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丹;穿心莲GAP标准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2 王丽梅;黄土残塬沟壑区农林复合系统环境质量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3 王京文;GIS支持下的大比例尺蔬菜地土壤肥力与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以慈溪市周巷镇蔬菜基地为例[D];浙江大学;2003年

4 任宏英;北京市城市污水厂污泥利用途径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5 黄进;重庆市主要农地土壤镉铅区域分布、环境容量及对酸雨的响应[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6 杨冀红;土地可持续利用监测体系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7 汤志云;土壤样品中砷硒铬汞等元素有效态分析[D];南京工业大学;2004年

8 邵继海;土壤中Cu、Cd胁迫对饭豆(Vigna umbellate L.)根瘤菌JMC1402P的生物毒性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9 燕惠民;湖南水稻主产区环境评价与害虫消长关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4年

10 周陆波;再生水灌溉对城市草坪绿地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海鹤;董泽琴;张帅;邹凤钗;;赤水河中段水环境化学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9期

2 施泽明,倪师军,张成江,曾英,吴涛;成都市城市土壤中重金属的现状评价[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3 李增福;朱继业;王腊春;;合肥市城市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9年03期

4 余菲;肖玲;康苗苗;纪芙蓉;朱艳;;贵阳市中心城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评价[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1年03期

5 陈秀端;卢新卫;杨光;李楠;;西安市区表层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价[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2年02期

6 黄真理;论赤水河流域资源环境的开发与保护[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4期

7 王忠锁;姜鲁光;黄明杰;张琛;于秀波;;赤水河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和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02期

8 任晓冬;黄明杰;;赤水河流域产业状况与综合流域管理策略[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2期

9 张久明;迟凤琴;宿庆瑞;匡恩俊;;哈尔滨市城市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相关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10 崔邢涛;栾文楼;牛彦斌;李随民;宋泽峰;;唐山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J];中国地质;2011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璇;赤水河酒品牌定位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2 孙洁;岷江中游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环境地球化学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琳;杨林生;欧阳竹;王五一;李海蓉;李永华;虞江萍;;典型农业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11期

2 林绍霞;张清海;郭媛;欧阳勇;林昌虎;;贵州草海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分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年11期

3 丁海霞;南忠仁;刘晓文;李媛;王胜利;秦松;赵转军;;金昌市郊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征[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6期

4 杨净;王宁;;夹皮沟金矿开采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03期

5 楚纯洁;马建华;朱玉涛;;不同级别城镇土壤重金属含量与潜在生态风险比较——以郑州市、中牟县和韩寺镇为例[J];土壤通报;2010年02期

6 张玲;王刚;叶红梅;于洁;;海河流域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天津水产;2012年02期

7 张玲;王刚;叶红梅;于洁;;2010年海河流域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04期

8 何云峰,朱广伟,陈英旭,田光明,陈华林;运河(杭州段)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2年06期

9 朱德新;;天津市蔬菜种植地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0年06期

10 蒋军锋;;甘肃省平凉市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崔佳;臧淑英;;乌裕尔河流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黄士林;沈新强;王云龙;平仙隐;;长江口水域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A];200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康飞金;尤仲杰;王剑萍;申屠基康;;宁波滩涂贝类养殖区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及聚类分析[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会议摘要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包吉明;金州湾表层沉积物污染物特征及生态风险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阳;大连小窑湾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3 边海燕;河口近海环境中烷基酚的分布特征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估[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蔡波;第二松花江水体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D];吉林大学;2010年

5 布威萨热·库尔班;煤火典型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D];新疆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113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4113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4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