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模拟降雨条件下豫西南山区农地径流污染物变化规律

发布时间:2019-01-19 20:29
【摘要】:坡耕地和梯田是丹江口水库水源区常见的农地类型,为了减少养分和水土流失、改进农作措施,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法,研究了不同雨强下这两种用地径流中养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两种土壤径流中TN,TP,COD随降雨时间均呈波状变化,不同雨强下梯田径流中TN的含量为:3.36mg/L(0.5mm/min时),5.18mg/L(2.5mm/min时),4.27mg/L(3.0mm/min时),坡耕地中相应为2.66mg/L,4.56mg/L,4.18mg/L;不同雨强下梯田径流中TP的含量为:0.81mg/L(0.5mm/min时),0.92mg/L(2.0mm/min时),1.56mg/L(2.5mm/min时),2.53mg/L(3.0mm/min时),坡耕地中的值依次为0.59mg/L,1.03mg/L,0.62mg/L,2.04mg/L。说明梯田中TN,TP的含量要高于坡耕地。(2)不同雨强下梯田径流中COD含量为:303.56mg/L(1.0mm/min时),685.16mg/L(2.0mm/min时),617.66mg/L(3.0mm/min时),坡耕地中则为419.63mg/L,644.62mg/L,721.17mg/L,研究表明坡耕地更易发生有机质的流失。因此,对坡耕地进行梯田化治理可减少养分和水土流失、提高作物产量。
[Abstract]:Sloping farmland and terraced fields are common types of farmland in Danjiangkou Reservoir. In order to reduce soil and water loss and improve agricultural practices, artificial simulated rainfall is used to study the variation of nutrients in runoff of these two kinds of land under different rainfall intens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N,TP,COD in two kinds of soil runoff varied with rainfall time, and the contents of TN in terraced runoff under different rainfall intensity were 3.36mg/L (0.5mm/min time) and 5.18mg/L (2.5mm/min time). 4.27mg/L (3.0mm/min time), corresponding to 2.66 mg / L 4.56 mg / L 4.18 mg / L in sloping farmland; The contents of TP in terraced runoff under different rainfall intensity are: 0.81mg/L (0.5mm/min time), 0.92mg/L (2.0mm/min time), 1.56mg/L (2.5mm/min time), 2.53mg/L (3.0mm/min time). The values in sloping farmland were 0.59 mg / L 1.03 mg / L 0.62 mg / L 2.04 mg / L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N,TP content in terrace is higher than that in sloping farmland. (2) the COD content in terraced runoff under different rainfall intensity is: 303.56mg/L (1.0mm/min time), 685.16mg/L (2.0mm/min time), 617.66mg/L (3.0mm/min time) was 419.63 mg / L ~ (64. 62) mg / L ~ (-1) 721.17 mg / L in sloping farmland. Therefore, terraced treatment of sloping farmland can reduce nutrient and soil erosion and increase crop yield.
【作者单位】: 黄河水文水资源科学研究院;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河南省水土保持监督监测总站;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基于分形理论的丹江口水库水源区农业面源污染研究及防治措施”(GG201412);“河南省丹江口水库水源区水土保持与非点源污染特征研究”(GG200901)
【分类号】:S1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速林;;赣江流域农田地表径流氮磷迁移与流失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3年07期

2 梁斐斐;蒋先军;袁俊吉;谢德体;;降雨强度对三峡库区坡耕地土壤氮、磷流失主要形态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2年04期

3 张展羽;张卫;杨洁;吴云聪;汪邦稳;张杰;;不同尺度下梯田果园地表径流养分流失特征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11期

4 尹炜;史志华;雷阿林;;丹江口水库水环境问题分析研究[J];人民长江;2011年13期

5 高杨;宋付朋;马富亮;邹朋;;模拟降雨条件下3种类型土壤氮磷钾养分流失量的比较[J];水土保持学报;2011年02期

6 白丹;王玮;孙健;邓民兴;;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探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7 李广;黄高宝;;雨强和土地利用方式对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9年11期

8 焦平金;王少丽;许迪;王友贞;;次暴雨下作物植被类型对农田氮磷径流流失的影响[J];水利学报;2009年03期

9 孟红旗;赵同谦;;降雨侵蚀力对河岸滩区耕地土壤养分流失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09年01期

10 李广;黄高宝;;模拟降雨与水土流失试验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8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苏慧敏;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土壤养分流失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国重;李中原;屈建钢;徐建昭;闫东锋;;模拟降雨条件下豫西南山区农地径流污染物变化规律[J];水土保持研究;2017年04期

2 张锦娟;王冉;陆芳春;李钢;;不同配置模式毛竹林水土流失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7年03期

3 曲富荣;;安家沟流域坡沟系统坡面径流泥沙特征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7年10期

4 陈志;王伟峰;孙丽;;不同降雨条件下红壤坡地养分垂向流失规律[J];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08期

5 叶祖鑫;林晨;安艳玲;吴起鑫;刘斌;隋雪艳;马荣华;;土地利用驱动下洪泽湖支流流域非点源颗粒态磷流失时空变化特征[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年04期

6 张明忠;何光熊;方海东;熊东红;冉林;张宝军;史亮涛;;元谋干热河谷优势乡土草群落水土保持效益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7年02期

7 徐英鹏;赵兰坡;王宇;韩兴;赵兴敏;;深松筑挡对黑土顺坡耕地不同形态磷流失的阻控效果[J];水土保持学报;2017年02期

8 王国重;李中原;田颖超;屈建钢;徐建昭;刘占欣;闫东锋;;雨强和土地利用类型对豫西南山区产流产沙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7年02期

9 王国重;李中原;屈建钢;左其亭;张武云;越飞;;丹江口水库两个小流域农田养分流失特征比较[J];中国农学通报;2017年08期

10 李玲;侯春镁;申佳艳;温昌焘;;滇中山地经果林水土保持功能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谢寄托;莽山常绿阔叶林土壤养分分布规律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年

2 范洪杰;红壤缓坡旱地覆盖和草篱对水土保持和花生生长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速林;王全金;徐刘凯;聂发辉;;赣江尾闾区农田沟渠径流中氮磷负荷与迁移特征[J];河南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2 杨洁;郭晓敏;宋月君;肖胜生;牛德奎;;江西红壤坡地柑橘园生态水文特征及水土保持效益[J];应用生态学报;2012年02期

3 周林飞;郝利朋;孙中华;;辽宁浑河流域不同土地类型地表径流和壤中流氮、磷流失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11年04期

4 ;Effects of Bahia Grass Cover and Mulch on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of Sloping Red Soil in Southern China[J];Pedosphere;2011年02期

5 洪林;李瑞鸿;;南方典型灌区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性[J];地理研究;2011年01期

6 李苗;王晓;庞宗强;胡永定;;沛沿河流域农田地表径流氮流失的模拟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年12期

7 赵亮;张自军;唐泽军;冯绍元;;旱作农业土壤矿质态氮随地表径流迁移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0年10期

8 张展羽;王超;杨洁;李新虎;;不同植被条件下红壤坡地果园氮磷流失特征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9 张靖宇;杨洁;王昭艳;左长清;郑海金;;红壤丘陵区不同类型梯田产流产沙特征研究[J];人民长江;2010年14期

10 李瑞玲;张永春;刘庄;曾远;李维新;张洪玲;;太湖缓坡丘陵地区雨强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物随地表径流迁移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招兵;李盟军;姚建武;余丹妮;罗英健;艾绍英;;习惯施肥对菜地氮磷径流流失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2年05期

2 马友华;谢昕云;马中文;王桂苓;孙兴旺;胡善宝;石润圭;黄文星;朱海燕;朱贤东;王泰成;;安徽省园地氮磷径流流失[J];水土保持学报;2012年03期

3 王进鑫,黄宝龙;世界旱区径流林业的研究进展[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4 裴铁t,

本文编号:24117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4117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2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