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3年北洛河河源区土壤侵蚀潜在风险时空变化分析
[Abstract]:The north Luohe River source area is the research area, using the Landsat image and DEM data in 2000, 2013 as the data source, the information of land use type, vegetation coverage and slope are extracted, respectively. The multi-factor comprehensive analysis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risk of soil erosion, and the trend of soil erosion risk, the influence of vegetation change on soil erosion risk, and the priority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easure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area of no change area of soil erosion risk was the largest, and the area ratio of risk weakening area (31.97%)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risk increasing area ratio (16.05%). Among them, the area of moderate soil erosion risk is more stable than that of other risk grade regions; (2) the area of the corresponding change area is smaller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hange degree of soil erosion risk; (3) in the area of weakening soil erosion risk, the area ratio of the increase of natural vegetation coverage and the area ratio of returning farmland were 42.8% and 57.2%, respectively, and in the area of increasing soil erosion risk, the ratio of natural vegetation coverage and returning farmland were 42.8% and 57.2%, respectively. The impact area ratio of natural vegetation cover decrease and farmland reclamation were 93.7% and 6.3% respectively. With the increase of soil erosion risk, the change of cultivated land type increased. The effect of the change of natural vegetation coverage is smaller.
【作者单位】: 青海大学水利电力学院;
【基金】: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黄科发201602)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62101510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1276)
【分类号】:S15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宋文龙;张荣华;高云飞;路京选;杨胜天;曲伟;赵东杰;;基于野外调查、遥感信息和CSLE模型的土壤侵蚀强度分级[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4年05期
2 罗娅;杨胜天;刘晓燕;刘昌明;宋文龙;董国涛;赵海根;娄和震;;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1998-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J];地理学报;2014年01期
3 徐静;史明昌;王晓云;胡影;杜哲;蒋春颖;;辽宁省细河流域土壤侵蚀监测方法对比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1年02期
4 张有全;宫辉力;赵文吉;;基于遥感与GIS的土壤侵蚀强度快速估测方法[J];生态环境;2007年01期
5 陈万辉,刘良云,张超,潘瑜春,王纪华,王锦地;基于遥感的土壤侵蚀快速监测方法[J];水土保持研究;2005年06期
6 谭炳香,李增元,王彦辉,于澎涛,柳立兵;基于遥感数据的流域土壤侵蚀强度快速估测方法[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5年02期
7 刘纪远,刘明亮,庄大方,张增祥,邓祥征;Study on spatial pattern of land-use change in China during 1995—2000[J];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2003年04期
8 王经武,王娟;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J];水土保持研究;2000年03期
9 李智广,曾大林;浅谈基于GIS的区域土壤侵蚀遥感快速调查技术[J];中国水土保持;1999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宁;黑龙江省拉林河流域土壤侵蚀强度评价模型构建[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文娇;刘奕婷;石晓丽;;气候变化对北方农牧交错带界线变迁影响的定量探测方法研究(英文)[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7年09期
2 魏鹳举;;2000-2013年北洛河河源区土壤侵蚀潜在风险时空变化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7年04期
3 张伟华;赵志芳;谈树成;李益敏;王爱芸;;元江—红河界河地区土壤侵蚀研究[J];中国地质调查;2017年03期
4 裴杰;王力;柴子为;扶卿华;牛铮;;基于RS和GIS的深圳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碳效应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7年03期
5 YAN Fengqin;LIU Xingtu;CHEN Jing;YU Lingxue;YANG Chaobin;CHANG Liping;YANG Jiuchun;ZHANG Shuwen;;China's Wetland Databases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J];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17年03期
6 付伟;徐涵秋;王美雅;王帅;胡秀娟;张博博;林中立;;南方红壤典型水土流失区植被分类及植被类型变化的遥感评估——以福建省长汀县河田地区为例[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7年03期
7 Xueqi Xia;Zhongfang Yang;Yuan Xue;Xin Shao;Tao Yu;Qingye Hou;;Spatial analysis of land use change effect on soil organic carbon stocks in the eastern regions of China between 1980 and 2000[J];Geoscience Frontiers;2017年03期
8 张赫林;彭代亮;邓睿;王大成;韩永欢;;基于Landsat时间序列数据的祁连山区域土地利用变化[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7年05期
9 刘洋;关庆锋;;景观指数的并行计算方法[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7年04期
10 李鹏;胡启亚;刘啸添;彭超;逯颖;;基于GF-1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以开封市为例[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祝赢;章文波;刘素红;殷兵;谢云;;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侵蚀模数的批量计算方法——基于CSLE和GIS的土壤水蚀模数计算器设计与应用[J];水土保持通报;2012年05期
2 郭碧云;王光谦;傅旭东;张正峰;;黄河中游清涧河流域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和分形模型[J];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14期
3 胡宁科;李新;;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方法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2012年07期
4 高云飞;李智广;杨胜天;刘宪春;曹勇;;基于SPOT5影像的郁闭度反演方法[J];水土保持研究;2012年02期
5 胡文帙;王世杰;罗维均;刘秀明;白晓永;;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地利用演变及其土壤侵蚀效应[J];生态学杂志;2012年04期
6 毛飞;孙涵;杨红龙;;干湿气候区划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1期
7 程琳;杨勤科;谢红霞;王春梅;郭伟玲;;基于GIS和CSLE的陕西省土壤侵蚀定量评价方法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9年05期
8 梁润善;廖春映;;横县暴雨特征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9年S1期
9 于洋;王晓燕;欧洋;;基于GIS的RUSLE模型在密云水库流域的应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李铖;李俊祥;朱飞鸽;曹璐;陈朱;吴彤;吴明;孙海菁;;基于RUSLE的环杭州湾地区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及关键敏感因子识别[J];应用生态学报;2009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钟德燕;基于USLE模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2 谢叶伟;基于GIS典型黑土区土壤侵蚀与施肥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3 仇新玲;K-均值聚类算法改进及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4 杨青森;黑土区坡耕地土壤侵蚀与养分流失过程的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超;基于RS/GIS的渭河流域土壤侵蚀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隋欣;基于USLE模型的黑龙江省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7 史长婷;典型黑土区水土保持林土壤结构与可蚀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8 赵玉芹;基于神经网络的渭河水质定量遥感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钦普;美国土壤侵蚀治理的历史、现状和问题[J];许昌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2 王少军,张志;湖北省丹江口市土壤侵蚀景观形成机理[J];水土保持通报;2001年05期
3 John.W.Peterson PE;美国控制土壤侵蚀的经验[J];中国水土保持;2002年07期
4 Taro Uchida,Takahisa MiZuayma,Akitsu Kimoto ,Yuko Asano;中国东南部利用铯-137观测荒坡土壤侵蚀的局限性[J];中国水土保持;2002年07期
5 杨胜天,朱启疆,张卫国;应用智能化遥感解译方法监测贵阳市土壤侵蚀[J];中国水土保持;2002年07期
6 任兆选;美国土壤侵蚀实验室马克博士来绥考察[J];中国水土保持;2002年08期
7 ;澳大利亚对土壤侵蚀的解释[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2年03期
8 ;美国对土壤侵蚀的解释[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2年03期
9 ;日本的土壤侵蚀概念与法规[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2年03期
10 ;土壤侵蚀[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婧;吴健生;王秀茹;郑茂坤;;深圳市土地利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何伯干;;福建晋江流域土壤侵蚀及其危害[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一)[C];1992年
3 樊哲文;黄灵光;钱海燕;方豫;;鄱阳湖流域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A];第十七届中国遥感大会摘要集[C];2010年
4 蔡继清;任志勇;李迎春;;土壤侵蚀遥感快速调查中有关技术问题的商榷[A];全国第一届水土保持监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马为民;张剑波;田卫堂;;纹理解译标志在土壤侵蚀遥感调查中的应用[A];全国第一届水土保持监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卓慕宁;李定强;吴志峰;王继增;刘平;;广东省典型地区土壤侵蚀特征及防治对策[A];“全国水土流失与江河泥沙灾害及其防治对策”学术研讨会会议文摘[C];2003年
7 黄毅;张玉龙;曹忠杰;高云彪;蔡景平;;辽宁省土壤侵蚀的变化趋势及其防治对策[A];“全国水土流失与江河泥沙灾害及其防治对策”学术研讨会会议文摘[C];2003年
8 双瑞;双书东;程焕玲;;河南省不同土壤侵蚀区主要侵蚀特征及防治措施与对策[A];“全国水土流失与江河泥沙灾害及其防治对策”学术研讨会会议文摘[C];2003年
9 林敬兰;杨学震;陈明华;;基于“3S”技术的福建省土壤侵蚀动态监测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首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3年
10 赵春华;张学兵;杨开望;史志华;王天巍;蔡崇法;丁树文;;替代能源措施对三峡地区典型流域土壤侵蚀的影响[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黄观平;东莞土壤侵蚀59平方公里[N];东莞日报;2013年
2 记者 黄峰 通讯员 肖培青;土壤侵蚀快速调查与水土保持评估方法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N];黄河报;2007年
3 杨旋;土壤侵蚀:触目惊心的黑洞[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4 记者 郑北鹰;“长治”工程每年约减少土壤侵蚀2亿吨[N];光明日报;2005年
5 记者 杨亚非;轻点鼠标土壤侵蚀了然[N];人民长江报;2006年
6 记者 李力;我国年减少土壤侵蚀15亿吨[N];经济日报;2006年
7 记者 李锋德 李坤;辽宁全国首个完成高分辨率水土流失调查[N];中国水利报;2007年
8 江西省水利厅;江西省第三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结果[N];江西日报;2004年
9 辽宁省水利厅;辽宁省第四次土壤侵蚀遥感普查成果公报[N];辽宁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屈遐;水土保持不宜多家管理[N];中国环境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陕永杰;太湖流域典型地区土壤侵蚀特征及其环境效应[D];南京大学;2011年
2 程楠楠;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地貌形态耦合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6年
3 郁科科;陇中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气候变化耦合特征及其对人地关系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环境研究所);2016年
4 徐仪红;辽东湾沿岸土壤中钚同位素的分布特征及其土壤侵蚀示踪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5 滕洪芬;基于多源信息的潜在土壤侵蚀估算与数字制图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6 陈少辉;遥感影像融合在土壤侵蚀分析中的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林惠花;典型区域土壤侵蚀的地理学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洋;岷江源头区植被景观与流域土壤侵蚀的动态相关性[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7年
9 华丽;“人—自然”耦合下土壤侵蚀时空演变及其防治区划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10 黄炎和;闽南地区的土壤侵蚀与治理[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泽;兴县土壤侵蚀及景观格局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2 尚书;小流域土壤侵蚀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3 韦安胜;秦岭北麓面源污染风险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许福慧;黄土区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侵蚀治理效益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5 闫帅;土壤侵蚀空间估算与土地利用调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6 苗连朋;黄土丘陵区典型流域植被与水沙变化响应关系模型比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7 李耀军;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兰州大学;2015年
8 路彩玲;海原县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侵蚀关系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9 吴胡强;大别山上舍小流域不同林分土壤侵蚀特征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10 宓莹;云南大石坝水库流域土壤侵蚀与沉积泥沙来源的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4286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428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