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耕地利用效益时空特征分析
[Abstract]: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 of cultivated land use is an important index to measure the productive capacity of cultivated land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guarantee the national food security, guarantee the social stability and maintain the ecological balance and so on. Taking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as the study area,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cultivated land use benefit was construct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economic benefit, social benefit and ecological benefit of cultivated land use 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and th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cultivated land use benefit in the last 15 year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rable land use benefit index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fluctuated in 2000-2014, the economic benefit index showed an upward trend, the social benefit, ecological benefit index decreased and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 index increased slightly in the fluctuation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The arable land use benefit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has obvious spatial aggregation, which shows tha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rable land use economic benefit, social benefit and comprehensive benefit index is consistent. The high-level area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Hetao plain and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autonomous region, and the areas with high eco-efficiency index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eastern hilly areas. Th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of cultivated land are in the dominant position, and the ecological benefit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environment. In the futur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 benefits of society, economy and ecology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course of cultivated land use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东北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071346)
【分类号】:F323.2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文敏;农村耕地利用亟待观念创新和科技创新[J];农村经济;2002年01期
2 沈昌发;当前我省耕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J];湖北社会科学;1998年08期
3 李宪文,林培,朱德举;山麓地带耕地利用景观动态分析与质量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00年03期
4 高华中;临沂市耕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农业与技术;2001年05期
5 邵秀秀;;泰安市耕地利用效益特征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05期
6 宋戈;李丹;王越;雷国平;;松嫩高平原黑土区耕地利用系统安全格局及其空间演变[J];农业工程学报;2014年04期
7 黄淑娟;;当前农村耕地利用与保护对策探讨[J];福建农业科技;2014年06期
8 庞英;王伟;;新时期山东省耕地利用模式区域特征——基于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的分析[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9 王定忠;张丽娟;徐启明;;陇川县耕地利用现状及保护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4年04期
10 薛振声;一种新的坡耕地利用模式[J];中国水土保持;198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桂波;南灵;;陕西省耕地利用碳源/汇时空差异分析[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万婷;蒲春玲;;新疆阿瓦提县农户耕地利用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A];全国博士生论坛“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与农民问题”论文集[C];2012年
3 尧德明;;海南省耕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A];2004年中国科协年会3分会场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江艳;周兴;;广西横县耕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A];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研究[C];2008年
5 杨忍;刘彦随;;环渤海地区农村空心化与耕地利用集约度时空特征研究[A];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C];2012年
6 贺一梅;杨子生;赵乔贵;陶文星;许婧婧;;耕地利用区划原理·方法及其在云南省的实践[A];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研究[C];2008年
7 赵乔贵;杨子生;;保障山区省份粮食安全的耕地利用与保护措施体系研究——以云南省为例[A];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研究[C];2008年
8 肖宝玉;张文开;;浅谈人口对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作用——以尤溪县为例[A];中国土地资源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C];2006年
9 黄训芳;段培;;新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探讨[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与民生科技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李智国;;我国耕地利用与粮食安全变化的市场驱动分析[A];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研究[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传民;乡村快速发展下的耕地利用转型与调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宏;重庆市宅基地复垦耕地利用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李赞红;劳动力析出背景下不同区域耕地利用集约度对比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张田方;重庆市璧山区耕地利用效率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赵文晖;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保定市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5 周琳;农民职业分化背景下的农户耕地利用效率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6 周迪;重庆山区不同类型农户耕地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7 邓燕婷;矿区耕地利用效率损益分析[D];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
8 王俊智;基于GWR模型的耕地利用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D];新疆大学;2016年
9 吕雷;四川省县域耕地利用效率时空分异及影响机制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10 翟伟萍;基于DEA与空间统计的河南省耕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D];河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4690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469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