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林地土壤微生物研究进展
[Abstract]:Cunninghamia lanceolata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is one of the main afforestation species in China,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fast growth, high yield and good material. Soil microorganism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soil fertility and plant roots in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forest land. In this paper, the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microorganisms in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forest under different stand conditions and their response mechanisms to soil quality, especially the symbiotic relationship with plant roots, were reviewed.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realizing the precision improvement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forest quality. Compared with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plantation, natural forest and broad-leaf forest have more abundant microbial communities, and in the process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forest, the microbial indexes of each stage are the lowest in the middle age stage. The composition, biomass and activity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in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forest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soil acidity and alkalinity, ventilation status and nutrient content. The mycorrhizal fungi in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forest mainly belong to the genus Balloon, and the research on mycorrhizal fungi in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forest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The research hotspots of soil microorganisms in the future includ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soil microorganisms, the mechanism and approach of soil microorganisms in improving soil fertility, and the mechanism of mycorrhizal fungi in the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soil nutrients.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省部共建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实验林场;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北曼甸林场;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BLJD200907,JD2010-2)
【分类号】:S714.3;S79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承栋,张小泉,魏以荣,冯福娟,何金训,焦如珍,李永慈;浙江省丽水不同前茬杉木林土壤性质与林木生长[J];土壤学报;2004年06期
2 薛立,向文静,何跃君,李燕,吴敏,徐燕,屈明;不同林地清理方式对杉木林土壤肥力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5年08期
3 李贻铨,徐清彦,刘仲君,区晋辉,李瑞成;杉木幼林前五年施肥效应研究[J];土壤通报;1991年01期
4 陈志新;;杉木混交林生产力和土壤肥力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2期
5 朱秉衡,范金顺;福建南平杉木林区的土壤及提高其肥力的措施[J];土壤通报;1966年02期
6 葛乐;虞木奎;成向荣;凌高潮;吴统贵;刘志龙;王宗星;张翠;;杉木林下套种不同树种对土壤改良效应初探[J];土壤通报;2011年04期
7 李传涵,李明鹤,何绍江,向臻峰,王德坤,梅勇;杉木连栽导致减产的原因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8 陈波涛,王欣,殷建强,姚建勇,李宏;杉木林地土壤肥力观测初探[J];林业科学;1999年S1期
9 李素艳;黄瑜;张建国;;人工杉木林间伐对水土流失影响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10 徐桂林;方晰;田大伦;唐志娟;张铸三;;杉木林地不同更新方式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及储量[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清奎;汪思龙;于小军;;亚热带地区阔叶林与杉木林土壤有机质的比较研究[A];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郭剑芬;杨玉盛;赵月彩;陈增文;毛艳玲;;不同温度和土壤湿度下老龄杉木林土壤碳矿化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09年
3 查轩;黄少燕;林金堂;;林地针叶化对土壤微生物特征影响研究[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4 张磊;高明;谢德体;魏朝富;;稻田自然免耕体系土壤微生物及有机质周转研究(摘要)[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5 岳辉;李志真;钟炳林;;水土流失区芒萁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研究[A];福建省第十二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6 韩永刚;杨玉盛;;闽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蓄水量的研究[A];福建省第十二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田晓X;肖文发;汪来发;王鹏程;林英华;;三峡库区典型植被类型下土壤微生物与土壤主要性质关系初步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成德;中国北方半干旱草原土壤微生物对全球变化的响应[D];河南大学;2016年
2 高莹;基于宏基因组学的草原土壤微生物对增温响应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6年
3 丁军军;神农架森林土壤微生物沿海拔分布格局及形成机制[D];清华大学;2016年
4 张于光;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土壤微生物的分子多样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5 张天雪;海河流域油松林地土壤微生物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6 陶玉柱;火对塔河森林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干扰作用[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7 龙健;我国南方红壤矿区复垦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及其恢复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张中峰;菌根真菌对青冈栎幼苗耐旱性和土壤特性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9 蒋云霞;基于红树林土壤微生物资源研发的宏基因组学平台技术的建立与应用初探[D];厦门大学;2007年
10 张静;扎龙湿地草甸土壤微生物与土壤昆虫群落及其相关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辛访华;杉木林不同更新方式下土壤呼吸与微生物群落的季节动态[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2 张幸幸;杉木连栽与马尾松轮作后的土壤质量评价[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3 秦国宣;湖南会同第2代杉木林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4 张美妙;若干土壤修复模式对不同林分类型土壤特性及杉木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5 张磊;亚热带杉木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对氮磷添加的响应[D];西南大学;2013年
6 李玉平;不同更新方式杉木林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呼吸的动态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7 王旭琴;竹酢液对杉木土壤肥力和生长效应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8 刘凯;杉木林生态系统转换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9 范广阔;更新方式对杉木林土壤有机C质量和土壤呼吸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10 赵超;氮添加对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结构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4786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478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