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大山地区典型次生阔叶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季节动态
[Abstract]: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change of soil quality of secondary broad-leaf forest in the southern foot of Shiwandashan Mountain in Guangxi, the soil quality of secondary broad-leaf forest in typical seasonal rainforest in the southern foot of Shiwandashan Mountain in Guangxi was taken as the object, and the method of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was used to study the soil quality of secondary broad-leaf forest in the southern foot of Shiwandashan Mountain in Guangxi. The seasonal dynamics of soil sucrase, urease, phosphatase and catalase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catalase, urease, sucrase and acid phosphatase in 0 脳 10 cm soil layer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10 脳 20 cm soil layer,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0.05). With the change of seasonal hydrothermal condition, the activities of catalase in soil showed obvious seasonal variation, and the catalase activity in 0 / 10, 10 / 20 and 20: 30 cm soil layer showed bimodal pattern, and the peak appeared in spring and autumn. The activities of urease and acid phosphatase in soil showed a single peak pattern, and the peak appeared in summer, while the activity of sucrase showed the trend of autumn, summer, spring and winter. The contents of soil bacteria, actinomycetes and fungi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oil depth (P 0.05), and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rder of the number of bacteria, actinomycetes and fungi showed the trend of summer, autumn, spring and winter. Compared with the dry season,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soil microbial quantity and enzyme activity in the southern foot of Shiwandashan Mountain is more obvious to the rainy season with high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作者单位】: 广西喀斯特植物保育与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0GXNSFE013002,2012GXNSFBA053074)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科发人教字[2011]180号) 广西植物研究所基本业务费(桂植业11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61057)~~
【分类号】:S71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和太平;;广西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忠华;胡刚;;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6期
2 耿玉清;白翠霞;赵铁蕊;王树森;陈峻崎;;北京八达岭地区土壤酶活性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3 耿玉清;戴伟;余新晓;陈峻崎;;森林经营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S2期
4 原宝东;宋宜娟;;广西自然保护区资源分布现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9年02期
5 汪海燕;王辉;董元华;刘秀梅;;土壤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概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20期
6 赵栋;刘锦乾;杨永红;付作霖;丁全定;许靖;;白龙江水源涵养林不同林龄土壤性状[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32期
7 汤洁;梁爽;张豪;吴佳曦;娄云;;吉林西部盐碱水田区冻融期土壤水盐运移特征及酶活性变化[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4年02期
8 陈懂懂;李奇;邹小艳;赵新全;徐世晓;蔡海;邹婧汝;赵亮;;青海湖农场退耕还林草后的土壤碳氮变化[J];草地学报;2014年03期
9 刘秉儒;杨阳;陈林;;宁夏荒漠草原4种典型植物群落土壤活性有机碳垂直分布特征[J];草地学报;2014年05期
10 侯亚红;王磊;付小花;乐毅全;;土壤呼吸对秸秆与秸秆生物炭还田的响应及其微生物机制[J];工业微生物;201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佘雕;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型灌木林地土壤质量特征及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益;土壤碳氮及生物特性对管理和环境的响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闫晗;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及土壤质量评价[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4 梁健;子午岭植物群落演替与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群落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梦云;黄土台塬区植被恢复对土壤碳组分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徐秋芳;森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安韶山;黄土丘陵区土壤肥力质量对植被恢复的响应及其演变[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8 贾国梅;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演替和土地管理对土壤养分、微生物活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D];兰州大学;2006年
9 蒲小鹏;氮肥对高寒地区燕麦草地生产性能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05年
10 宋国菡;耕垦下表土有机碳库变化及水稻土有机碳的团聚体分布与结合形态[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安彦;广西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红树林群落景观及园林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2 唐艳雪;广西十万大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及地理分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周厚高;广西十万大山蕨类植物区系特征及垂直分布的数量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0年01期
2 周厚高,黎桦;广西南部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Ⅰ.区系特征[J];广西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3 覃勇荣;十万大山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J];河池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4 蔡毅,朱意麟,郭敏,滕建北;十万大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特点与药用资源概况[J];时珍国医国药;2005年12期
5 李锡文;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统计分析[J];云南植物研究;1996年04期
6 张宏达,钟业聪;广西苏铁植物新种[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7 于永福;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工作的里程碑——《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出台[J];植物杂志;1999年05期
8 和太平,温远光,文祥凤,黎建国;广西十万大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存宇;;凋落叶分解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组成的影响[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2 侯颖;李市场;张素娟;徐建强;;洛阳市土壤微生物数量状况初步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7年08期
3 李桂喜;董存元;陈希元;岳燕军;;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2年17期
4 张萍,刀志灵,郭辉军,龙碧云;高黎贡山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的影响[J];云南植物研究;1999年S1期
5 杨敬天;胡进耀;张涛;彭波;邓东周;;珙桐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J];江苏农业科学;2014年01期
6 黄志宏;田大伦;梁瑞友;周光益;;南岭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7 祖智波;陈冬林;谭周进;田慧;屠乃美;;种植模式对稻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活度的影响[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7年06期
8 武丽花;方晰;田大伦;徐桂林;;锰矿废弃地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9 邵宝林;龚国淑;张世熔;余霞;杨丹玲;张洪;刘晓璐;;横断山北部高山区不同生态条件下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J];生态学杂志;2006年08期
10 黄志宏;梁瑞友;田大伦;周光益;;南岭小坑果园土壤微生物数量状况初步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谢卓霖;陈强;朱钟麟;胡桦;吴思思;李登煜;;稻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碳的影响[A];庆祝中国土壤学会成立60周年专刊[C];2005年
2 熊鸿焰;李廷轩;;水旱轮作条件下长期免耕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A];“环境与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康丽华;江业根;陆俊锟;马海宾;王胜坤;;华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共生微生物资源研究与利用[A];第三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海荣;大青山森林培育技术与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关系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2 杨建文;甘肃河西地区不同盐碱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及理化因子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凤玲;河套地区不同树种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4 郝金娥;江河源区不同植被演替阶段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微生物生物量碳的特性[D];青海大学;2010年
5 周定建;百草枯和草甘膦对紫色土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0年
6 蔡琼;一二代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生物活性的对比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7 郑艳霞;三江源不同湿地类型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及生物量碳研究[D];青海大学;2013年
8 旭日干;煤矿区AM真菌多样性与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何玉梅;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多样性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06年
10 臧蕾;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特征及霉菌多样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842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484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