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肥腐解及养分释放过程研究进展
[Abstract]:Green manure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nutrients, which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organic fertilizer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he de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release process of green manure after returning to the fie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soil structure, increasing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maintaining nutrient cycle in farmland ecosystem and increasing the number and activity of soil microorganisms. The related research methods include nylon mesh bag method, isotope labeling method,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13 C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method. The decomposition of green manure and the release process of carbon, nitrogen and potassium were fast in the early stage and slow in the later stage, while the release process of phosphorus and trace elements was not completely consistent with the above laws. Increasing the nutrient content and temperature of green manure is beneficial to the de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release of green manure. Field management measures such as fertilizer and farming will also affect the de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release of green manure. In the future, different research methods can be used to reveal the decomposition of green manure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nutrients among soil-plant systems from different aspects, and to screen the suitable types of green manure and the corresponding field management measures.
【作者单位】: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
【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22)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农业项目(2015C02013)
【分类号】:S1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晶;高菊生;张杨珠;曹卫东;刘淑军;;紫云英还田后不同施肥下的腐解及土壤供钾特征[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6年01期
2 GAO Song-juan;ZHANG Ren-gang;CAO Wei-dong;FAN Yuan-yuan;GAO Ju-sheng;HUANG Jing;BAI Jin-shun;ZENG Nao-hua;CHANG Dan-na;Shimizu Katsu-yoshi;Kristian Thorup-Kristensen;;Long-term rice-rice-green manure rotation changing the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typical red paddy soil in South China[J];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2015年12期
3 牟小翎;董浩;夏光利;毕军;朱国梁;李志杰;曹卫东;;两种不同绿肥作物的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5年09期
4 吕鹏超;梁斌;隋方功;李俊良;郭新璞;周美华;刘庆花;;不同绿肥秸秆养分释放规律的研究[J];作物杂志;2015年04期
5 宋莉;韩上;鲁剑巍;吴礼树;曹卫东;耿明建;;油菜秸秆、紫云英绿肥及其不同比例配施还田的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5年03期
6 王建红;张贤;曹凯;华金渭;;等量蚕豆鲜秆还田配施不同比例化肥对单季晚稻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5年05期
7 常帅;闫慧峰;杨举田;张永春;孙艳茹;贺远;石屹;;两种禾本科冬绿肥生长规律及腐解特征比较[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5年01期
8 崔志强;李宪利;崔天舒;;果园绿肥腐解及养分释放动态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22期
9 刘佳;陈信友;张杰;徐昌旭;曹卫东;;绿肥作物二月兰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研究[J];中国草地学报;2013年06期
10 吕丽霞;廖超英;张立新;高梅;王维;王锴;赵永桂;张林森;李丙智;韩明玉;;渭北果园白三叶与黑麦草不同配比的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J];西北农业学报;2013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梅丽;几种绿肥作物种植技术及养分释放特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2 孙颖;绿肥对土壤生物学特征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增强;王建红;张贤;;绿肥腐解及养分释放过程研究进展[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7年04期
2 周兴;廖育林;鲁艳红;谢坚;杨曾平;聂军;曹卫东;;肥料减施条件下水稻土壤有机碳组分对紫云英-稻草协同利用的响应[J];水土保持学报;2017年03期
3 李傲;张玉;王洪良;范彬;;有机肥生产与应用现状及发展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15期
4 伍朝荣;黄飞;高阳;毛一航;蔡昆争;;土壤生物消毒对土壤改良、青枯菌抑菌及番茄生长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7年08期
5 秦文利;刘忠宽;智健飞;;绿肥在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高效种植技术模式[J];河北农业科学;2017年01期
6 孙波;陆雅海;张旭东;卢升高;韦革宏;杨劲松;朱安宁;刘满强;段英华;;耕地地力对化肥养分利用的影响机制及其调控研究进展[J];土壤;2017年02期
7 李忠义;唐红琴;蒙炎成;何铁光;王瑾;胡钧铭;李婷婷;张野;;不同还田方式下拉巴豆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7年02期
8 王艳秋;高嵩涓;曹卫东;李景环;聂军;徐昌旭;白金顺;曾闹华;周国朋;;多年冬种紫云英对两种典型双季稻田土壤肥力及硝化特征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7年02期
9 常单娜;曹卫东;白金顺;高嵩涓;王雪翠;曾闹华;志水胜好;;绿肥对华北潮土土壤可溶性有机物的影响[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7年01期
10 李忠义;唐红琴;何铁光;张野;韦彩会;俞月凤;李婷婷;董文斌;胡钧铭;王瑾;蒙炎成;;绿肥作物紫云英研究进展[J];热带农业科学;2016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国军;籽粒苋还田对烟田土壤养分有效性及烟草养分吸收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2 游璐;富钾绿肥籽粒苋腐解规律及翻压对油茶生长和林地土壤的影响[D];江西农业大学;201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莉;韩上;席莹莹;鲁剑巍;吴礼树;曹卫东;耿明建;;间作对油菜和紫云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4年02期
2 杨璐;曹卫东;白金顺;熊静;高嵩涓;曾闹华;志水胜好;;种植翻压二月兰配施化肥对春玉米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年04期
3 赵秋;高贤彪;宁晓光;吴迪;曹卫东;;华北地区春玉米-冬绿肥轮作对碳、氮蓄积和土壤养分以及微生物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年04期
4 吕丽霞;廖超英;张立新;高梅;王维;王锴;赵永桂;张林森;李丙智;韩明玉;;渭北果园白三叶与黑麦草不同配比的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J];西北农业学报;2013年05期
5 白金顺;曹卫东;樊媛媛;高嵩涓;;苏南稻田4种冬绿肥养分特性及对翻压前土壤无机氮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年02期
6 黄晶;高菊生;刘淑军;曹卫东;张杨珠;;冬种紫云英对水稻产量及其养分吸收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3年01期
7 吴玉森;张艳敏;冀晓昊;张芮;刘大亮;张宗营;李文燕;陈学森;;自然生草对黄河三角洲梨园土壤养分、酶活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3年01期
8 高菊生;徐明岗;董春华;黄晶;曹卫东;曾希柏;文石林;聂军;;长期稻-稻-绿肥轮作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3年02期
9 胡宏祥;汪玉芳;邸云飞;刘晶;马友华;;油菜秸秆腐解进程及碳氮释放规律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10 胡健康;王豹祥;胡功军;王晓丽;郭利;;绿肥改良土壤技术在保康县烤烟生产上的应用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1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娜;夏闲期种植豆科绿肥对旱地土壤性质和冬小麦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孟琳;施用有机—无机肥料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以及土壤供氮特性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春慧,张一平,窦连彬;农田生态条件下玉米秸杆腐解过程腐解物的热解变化特征[J];生态学报;2000年02期
2 王旭东,于天富,陈多仁,殷宪强;玉米秸秆腐解过程物质组成及胡敏酸的动态变化Ⅰ.物质组成的动态变化[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1年03期
3 刘帅;卢丽兰;张俊峰;刁世勇;王旭东;;粪肥腐解过程中不同溶性腐殖质态铜、锌变化及其结合竞争[J];中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4 王旭东;陈鲜妮;王彩霞;田霄鸿;吴发启;;农田不同肥力条件下玉米秸秆腐解效果[J];农业工程学报;2009年10期
5 杜金钟;孙美然;赵志兰;邢素丽;;常温条件一种速腐剂对玉米秸秆的腐解效果[J];吉林农业科学;2013年05期
6 程励励,文启孝,吴顺令,徐宁;植物物料的化学组成和腐解条件对新形成腐殖质的影响[J];土壤学报;1981年04期
7 陈思根,张一平,白锦鳞,李艳霞;植物残体腐解物能态特征及其与组分的关系[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S1期
8 白锦鳞,张一平,陈思根,杜建军,李叙勇,杜建平;植物残体腐解过程腐解物热解特征的研究[J];土壤学报;1993年04期
9 吴景贵,席时权,曾广赋,汪冬梅,姜岩,王明辉;玉米秸秆腐解过程的红外光谱研究[J];土壤学报;1999年01期
10 范春辉;张颖超;许吉婷;王家宏;;复合污染旱田黄土中还田秸秆动态腐解的光谱学特性[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旭东;卢丽兰;;粪肥腐解过程铜锌的形态分布及其竞争关系[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2 杜金钟;孙美然;赵志兰;邢素丽;;不同用量速腐剂对玉米秸秆的腐解效果[A];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孙波;王晓s,
本文编号:24925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492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