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根际高效溶磷菌的筛
发布时间:2019-07-24 12:39
【摘要】:为得到高效溶磷、促生菌株,对大麦根际土壤的溶磷细菌进行筛选,将筛选得到的高效解磷菌PSM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进行溶磷性能及促生效果研究,为解磷微生物肥料的研发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通过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表明菌株PSM为枯草芽孢杆菌,35℃在以Ca3(PO4)2为唯一磷源的无机磷液体培养基中培养6 d水溶磷含量达到449.1 mg/L。盆栽试验表明PSM解磷菌对小白菜的促生作用明显,显著提高小白菜的叶绿素、生物产量和叶片数,以添加5.0×108cfu/g PSM解磷菌剂的处理增产效果最好,鲜质量、干质量与单施复合肥处理(CK1)相比差异极显著,鲜质量增幅达到16.72%,干质量增幅达到18.68%,与单施草炭载体的处理(CK2)相比,施加菌剂的T4处理鲜质量增幅达到11.77%,干质量增幅达到11.70%,有明显的促生作用。
【图文】:
增刊邢芳芳等:大麦根际高效溶磷菌的筛癣鉴定及促生效果研究2552.2菌株PSM液体解磷能力的测定结果从图1可以看出,试验组接种菌株PSM的发酵液在整个培养周期内水溶磷含量逐渐升高,发酵初期升高较少,待发酵至第2天后,发酵液中水溶性磷含量开始快速升高,整个培养中期PSM对Ca3(PO4)2的分解能力最高,集中在第2~6天,培养基内水溶磷含量由58.1mg/L升至449.1mg/L。发酵过程持续到第7天以后,培养基中水溶磷含量较第6天趋于平稳,可能是菌株开始利用发酵液中的水溶性磷或者由于培养基中其他养分不足导致PSM菌株无法正常代谢繁殖,PSM解磷功能受到阻遏。同时,未接菌的对照组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水溶磷含量保持稳定,基本维持在9.26mg/L,而试验组最高时达到449.1mg/L,是对照组的48.5倍,可见菌株PSM对难溶性无机磷Ca3(PO4)2具有很强的分解能力。2.316SrDNA测定结果解磷菌株PSM的16SrDNA基因序列扩增后片段长度为1509bp,将扩增序列与NCBI数据库上的序列进行比对,比对结果见图2。由比对结果可以看出菌株PSM与枯草芽孢杆菌BY3、K21、NB-01(Bacil-lussubtilis)同源性最高,匹配程度可达到99.8%,结合菌株形态观察,将菌株PSM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图1菌株PSM对无机磷的降解效果Fig.1ThedegradationofinorganicphosphorusofPSM图2菌株PSM的系统进化树Fig.2TheevolutionarytreeofPSM2.4PSM对小白菜叶片数、叶绿素的影响从图3可以看出,施加草炭载体(CK2)、PSM菌剂组的叶绿素均大于空白组(CK1),以T5处理叶绿素增加最为明显,较空白处理CK1增加5.13%,较单施草炭处理CK2增加2.4%。总体来看,施加菌剂的各处理叶绿素均大于CK2,各处理之间叶绿素无显著性差异。从叶片数可以看出,施加草炭载体
釮?第7天以后,培养基中水溶磷含量较第6天趋于平稳,,可能是菌株开始利用发酵液中的水溶性磷或者由于培养基中其他养分不足导致PSM菌株无法正常代谢繁殖,PSM解磷功能受到阻遏。同时,未接菌的对照组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水溶磷含量保持稳定,基本维持在9.26mg/L,而试验组最高时达到449.1mg/L,是对照组的48.5倍,可见菌株PSM对难溶性无机磷Ca3(PO4)2具有很强的分解能力。2.316SrDNA测定结果解磷菌株PSM的16SrDNA基因序列扩增后片段长度为1509bp,将扩增序列与NCBI数据库上的序列进行比对,比对结果见图2。由比对结果可以看出菌株PSM与枯草芽孢杆菌BY3、K21、NB-01(Bacil-lussubtilis)同源性最高,匹配程度可达到99.8%,结合菌株形态观察,将菌株PSM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图1菌株PSM对无机磷的降解效果Fig.1ThedegradationofinorganicphosphorusofPSM图2菌株PSM的系统进化树Fig.2TheevolutionarytreeofPSM2.4PSM对小白菜叶片数、叶绿素的影响从图3可以看出,施加草炭载体(CK2)、PSM菌剂组的叶绿素均大于空白组(CK1),以T5处理叶绿素增加最为明显,较空白处理CK1增加5.13%,较单施草炭处理CK2增加2.4%。总体来看,施加菌剂的各处理叶绿素均大于CK2,各处理之间叶绿素无显著性差异。从叶片数可以看出,施加草炭载体(CK2)、PSM菌剂组各处理组叶片数都显著增大,均大于空白组(CK1),添加PSM菌剂的处理组均大于草炭对照组(CK2),以T4(5.0×108cfu/g)的叶片数最大,较空白组(CK1)增加25.86%,差异极显著(P<0.01);与单施草炭组(CK2)相比增加12.3%,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次是T3(3.0×108cfu/g)和T5(1.0×109cfu/g)2个处理,再次是T2图3PSM对小白菜叶绿素和叶片数的影响Fig.3Ef
【作者单位】: 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农业部植物营养与新型肥料创制重点实验室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山东省科技重大专项(新兴产业)(2015ZDXX0502B02)
【分类号】:S154.3
本文编号:2518642
【图文】:
增刊邢芳芳等:大麦根际高效溶磷菌的筛癣鉴定及促生效果研究2552.2菌株PSM液体解磷能力的测定结果从图1可以看出,试验组接种菌株PSM的发酵液在整个培养周期内水溶磷含量逐渐升高,发酵初期升高较少,待发酵至第2天后,发酵液中水溶性磷含量开始快速升高,整个培养中期PSM对Ca3(PO4)2的分解能力最高,集中在第2~6天,培养基内水溶磷含量由58.1mg/L升至449.1mg/L。发酵过程持续到第7天以后,培养基中水溶磷含量较第6天趋于平稳,可能是菌株开始利用发酵液中的水溶性磷或者由于培养基中其他养分不足导致PSM菌株无法正常代谢繁殖,PSM解磷功能受到阻遏。同时,未接菌的对照组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水溶磷含量保持稳定,基本维持在9.26mg/L,而试验组最高时达到449.1mg/L,是对照组的48.5倍,可见菌株PSM对难溶性无机磷Ca3(PO4)2具有很强的分解能力。2.316SrDNA测定结果解磷菌株PSM的16SrDNA基因序列扩增后片段长度为1509bp,将扩增序列与NCBI数据库上的序列进行比对,比对结果见图2。由比对结果可以看出菌株PSM与枯草芽孢杆菌BY3、K21、NB-01(Bacil-lussubtilis)同源性最高,匹配程度可达到99.8%,结合菌株形态观察,将菌株PSM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图1菌株PSM对无机磷的降解效果Fig.1ThedegradationofinorganicphosphorusofPSM图2菌株PSM的系统进化树Fig.2TheevolutionarytreeofPSM2.4PSM对小白菜叶片数、叶绿素的影响从图3可以看出,施加草炭载体(CK2)、PSM菌剂组的叶绿素均大于空白组(CK1),以T5处理叶绿素增加最为明显,较空白处理CK1增加5.13%,较单施草炭处理CK2增加2.4%。总体来看,施加菌剂的各处理叶绿素均大于CK2,各处理之间叶绿素无显著性差异。从叶片数可以看出,施加草炭载体
釮?第7天以后,培养基中水溶磷含量较第6天趋于平稳,,可能是菌株开始利用发酵液中的水溶性磷或者由于培养基中其他养分不足导致PSM菌株无法正常代谢繁殖,PSM解磷功能受到阻遏。同时,未接菌的对照组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水溶磷含量保持稳定,基本维持在9.26mg/L,而试验组最高时达到449.1mg/L,是对照组的48.5倍,可见菌株PSM对难溶性无机磷Ca3(PO4)2具有很强的分解能力。2.316SrDNA测定结果解磷菌株PSM的16SrDNA基因序列扩增后片段长度为1509bp,将扩增序列与NCBI数据库上的序列进行比对,比对结果见图2。由比对结果可以看出菌株PSM与枯草芽孢杆菌BY3、K21、NB-01(Bacil-lussubtilis)同源性最高,匹配程度可达到99.8%,结合菌株形态观察,将菌株PSM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图1菌株PSM对无机磷的降解效果Fig.1ThedegradationofinorganicphosphorusofPSM图2菌株PSM的系统进化树Fig.2TheevolutionarytreeofPSM2.4PSM对小白菜叶片数、叶绿素的影响从图3可以看出,施加草炭载体(CK2)、PSM菌剂组的叶绿素均大于空白组(CK1),以T5处理叶绿素增加最为明显,较空白处理CK1增加5.13%,较单施草炭处理CK2增加2.4%。总体来看,施加菌剂的各处理叶绿素均大于CK2,各处理之间叶绿素无显著性差异。从叶片数可以看出,施加草炭载体(CK2)、PSM菌剂组各处理组叶片数都显著增大,均大于空白组(CK1),添加PSM菌剂的处理组均大于草炭对照组(CK2),以T4(5.0×108cfu/g)的叶片数最大,较空白组(CK1)增加25.86%,差异极显著(P<0.01);与单施草炭组(CK2)相比增加12.3%,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次是T3(3.0×108cfu/g)和T5(1.0×109cfu/g)2个处理,再次是T2图3PSM对小白菜叶绿素和叶片数的影响Fig.3Ef
【作者单位】: 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农业部植物营养与新型肥料创制重点实验室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山东省科技重大专项(新兴产业)(2015ZDXX0502B02)
【分类号】:S15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会清;马海莲;左利兵;张爱香;李世东;;生防菌对连作草莓防病促生效果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2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冰;不同植物根际促生菌对小麦、水稻、棉花的促生效果评价[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2 钟宇舟;四川盆地大豆根瘤内生细菌分离鉴定及促生效果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3 高广增;球毛壳ND35菌株的促生、抗病和抗旱作用及机制初探[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4 杨芩;嗜铁菌CAS19产嗜铁素条件及其嗜铁素合成相关基因cepR的克隆与分析[D];海南大学;2010年
5 宋琴;油菜菌核病拮抗放线菌防病促生及发酵条件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6 郝永丽;拮抗放线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186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518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