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型渗漏池监测的褐潮土农田水、氮淋失特征
【图文】:
态氮0.147mg·kg-1,,容重1.32g·cm-3,pH8.26。为研究华北平原典型土壤类型及种植模式下农田氮素淋失特征,于2006年建设了长×宽×高分别为1m×2m×1.2m的渗漏池,渗漏池四周及底部均由混凝土包围而成。渗漏池建设前期,先将农田土壤按不同层次分别挖出分层次分别混匀,混凝土结构建成后,池底铺石英砂颗粒,其上铺一层石棉布,以便过滤淋失液中土壤颗粒,按层次分别回填已混匀的土壤,在土壤深度120cm处的池底安置PVC管并外接水桶承接渗漏水,在渗漏池侧下部修筑2m高的地下监测室以便于渗漏水取样与监测(图1)。经过一年多的土壤自然沉积,于2007年秋季开始种植冬小麦。1.2试验设计本研究从2007年10月到2012年10月,包括两种种植模式,2007年10月至2008年6月为小麦玉米轮作种植模式,2009年至2012年为玉米单作种植模式,根据每年的具体气象条件,作物播种日期、收获日期、灌溉日期及灌溉量均有一定程度的调整(表1)。2007—2008年的小麦玉米轮作含2个施氮处理:CK和T2;2009—2012年的玉米单作种植含3个施氮处理:CK,T1和T2(表2),各处理中施磷量和施钾量均相同,每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图1渗漏池装置内外景Fig.1Outsideandinsideoflysimeter表1作物播种、收获及灌溉时间安排Table1Scheduleofcropsowing,harvestandirrigation作物Crop播种日期Sowingdate收获日期Harvestdate灌溉日期(灌溉量)Irrigationdate(irrigationamount,mm)小麦Wheat2007.10.192008.6.192008.4.3(100);2008.4.9(5)玉米Maize2008.6.222008.9.270玉米Maize2009.5.82009.8.270玉米Maize2010.5.152010.9.62010.6.30(10);2010.7.26(15);2010.7.30(10);2010.8.1(10);2010.8.11(15);2010.8.14(10);2010.8.22(20);2010.8.23(30)玉?
116中国农业科学49卷失事件发生,同一年内,施氮量越多,淋失水中硝态氮浓度越高(图6)。硝态氮浓度是衡量地下水水质的重要指标,地下I类、II类、III类水质的硝态氮浓度必须分别低于2.0、5.0、20mg·L-1,从图6可以看出,所有淋失事件中CK处理淋失水硝态氮浓度为0.13—7.26mg·L-1,平均值1.32mg·L-1,满足地下I类水标准;T1处理硝态氮浓度为0.24—9.22mg·L-1,平均值4.60mg·L-1,满足地下II类水标准;而T2处理硝态氮浓度为1.32—79.0mg·L-1,平均值28.3mg·L-1,超过了地下III类水标准。此外,T2施氮条件下,5年失氮淋量iNrogenteachlngikg·(mh2-)图5不同施氮处理的各种形态氮素淋失动态Fig.5Leachingdynamicsofvariousformsofnitrogenunderdifferentnitrogenapplicationrate020406080100120CKT1T2处理Treatment态硝淋氮浓度失onCcnterneitnoofitnatreitnrgenonieachlngiaterwmg·L(1-)2008-04-102008-04-272008-07-052008-07-072008-07-162008-07-212008-07-312008-08-012008-08-062008-08-122008-08-172008-08-262008-08-272008-09-042008-09-262010-08-242010-08-282010-09-252010-09-292010-10-072010-10-142010-11-052011-05-302011-06-092011-07-062011-07-202011-07-212011-07-252011-07-282011-07-292011-08-022012-07-232012-07-302012-07-312012-08-012012-08-022012-08-08图6淋失水中硝态氮浓度Fig.6Concentrationofnitratenitrogeninleachingwater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面源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003014)
【分类号】:S15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庄远红;吴一群;肖历兴;李延;;不同施磷水平对蔬菜地磷素淋失的影响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2 庄远红;吴一群;李延;;不同种类磷肥施用对蔬菜地磷素淋失的影响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3 项大力;杨学云;孙本华;张树兰;古巧珍;;灌溉水平对土X磷素淋失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年01期
4 胡玉婷;廖千家骅;王书伟;颜晓元;;中国农田氮淋失相关因素分析及总氮淋失量估算[J];土壤;2011年01期
5 易小平,唐树梅,张振文,和开泰,罗志军;几种作物盆栽模拟氮淋失的研究[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6 宁建凤;罗文贱;杨少海;邹献中;陈勇;孙丽丽;魏岚;巫金龙;;施磷对苦麦菜生长及土壤磷素淋失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年03期
7 高茹;李裕元;杨蕊;魏红安;聂敏;张满意;吴金水;;亚热带主要耕作土壤硝态氮淋失特征试验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2年04期
8 许晓光;李裕元;孟岑;焦军霞;石辉;张满意;吴金水;;亚热带区稻田土壤氮磷淋失特征试验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05期
9 章明清;姚宝全;李娟;孔庆波;;福建菜田氮、磷积累状况及其淋失潜力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4年01期
10 刘秀萍;吴彦霖;;基于精细管理地区减少氮淋失的管理模型[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金洁;杨京平;;高肥力稻田分次施氮对氮素淋失的影响[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与综合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曹兵;李新慧;邹国元;张琳;张毅飞;;聚合物包衣尿素对降低夏玉米生长期间土壤硝酸盐淋失的影响[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专辑——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3 李学平;李甲亮;石孝均;;水旱轮作条件下磷素渗漏淋失特征及对地下水体的影响[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4 焦军霞;杨文;李裕元;彭福元;鲁耀雄;崔新卫;盛良学;;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亚热带稻田氮磷淋失特征的影响[A];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余泺;高明;王子芳;;施氮对可变电荷土壤铵态氮淋失特征的影响[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李虎;王立刚;邱建军;;DNDC模型在农田氮素渗漏淋失中的应用[A];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汝亮;宁夏引黄灌区稻田氮素淋失特征与过程控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2 赵长盛;武汉城郊菜地土壤氮素的转化与淋失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3 孙美;华北平原作物产量与土壤氮素淋失对灌溉施肥的响应模拟[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4 马军花;传递函数模型的发展和农田尺度下硝态氮淋失的数值预报[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5 董一威;茄田土壤硝态氮累积及淋失规律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6 杨学云;长期施肥条件下X土磷素累积与淋失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7 张学军;节水控氮对宁夏不同土壤—蔬菜体系中氮素平衡及NO_3~--N淋失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8 李虎;小清河流域农田非点源氮污染定量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燕;陕西关中平原小麦玉米轮作下农田氮素淋失特征及氮素平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易时来;稻-麦/油轮作体系中氮素淋失与利用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3 许晓光;亚热带地区四种典型土地利用模式下的氮磷淋失特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4 魏松庆;不同养分管理条件下紫色土氮素淋失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党丽娟;灌溉对黄土层中全氮量淋失的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6 兰新怡;小流域农田土壤氮磷淋失特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7 王永生;宁夏黄灌区农田有机质对土壤硝态氮淋失量的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8 孙蓓蓓;孪井灌区硝态氮运移规律和淋失通量计算[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赵广;紫色土坡耕地溶解态氮淋失的时空分布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10 谢晓军;宁夏引黄灌区稻田增施有机肥对溶解性有机质和硝态氮淋失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268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526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