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对农田土壤-植物系统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485)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4CFA116)
【分类号】:S15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菊,吴金水,肖和艾,童成立;三江平原典型湿地剖面有机碳分布特征与积累现状[J];地球科学进展;2004年04期
2 张文菊,吴金水,童成立,杨钙仁,胡荣桂,唐国勇;三江平原湿地沉积有机碳密度和碳储量变异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5年04期
3 佟小刚;王伯仁;徐明岗;张文菊;;长期施肥红壤矿物颗粒结合有机碳储量及其固定速率[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12期
4 李洁;盛浩;周萍;袁红;廖超林;黄运湘;张杨珠;;亚热带丘陵几种林地土壤剖面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的分布[J];土壤通报;2013年04期
5 张城;王绍强;于贵瑞;何洪林;张文娟;王伯伦;陈庆美;吴志峰;;中国东部地区典型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储量分析[J];资源科学;2006年02期
6 慈恩;杨林章;马力;唐玉姝;程月琴;殷士学;;长期耕作水稻土的有机碳分布和稳定碳同位素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07年05期
7 石福臣;李瑞利;王绍强;Sasa Kaichiro;;三江平原典型湿地土壤剖面有机碳及全氮分布与积累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07期
8 尤孟阳;李海波;韩晓增;;土地利用变化与长期施肥对黑土有机碳密度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0年02期
9 周银;吴宏海;梁建设;史舟;;浙江省水稻土有机碳储量估算和密度比较研究[J];土壤通报;2013年04期
10 雷军;雷子莹;林海荣;赵瑞海;;玛纳斯河流域绿洲棉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及碳储量变化分析(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漆良华;范少辉;艾文胜;毛超;孟勇;;湘中丘陵区不同经营类型毛竹林土壤热水浸提有机碳垂直分布与季节动态[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中国西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与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周银;郭燕;史舟;;浙江省水稻土有机碳库储量估算和比较研究[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沈国清;;生物炭影响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的生物学机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4 王文斌;吴小平;耿建梅;;土壤-植物系统中的放射性核素[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5 戴中民;刘杏梅;吴建军;汪海珍;徐建明;;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生物炭基本性质的表征[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上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陆海楠;胡学玉;陈威;;生物炭添加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A];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王靖tD;把生物炭还给农田[N];沈阳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雪夏;紫色水稻土有机碳固定及碳汇效应[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2 张旭辉;农业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与土壤升温对水稻土有机碳矿化和CO_2排放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3 张杰;秸秆、木质素及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氮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4 孙大荃;生物炭碳源驱动土壤微生物区系代谢作用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5 吴洁;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与秸秆生物炭施用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固碳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6 刘宁;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及其在农业中应用的基础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
7 江琳琳;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8 宗海英;花生壳生物炭对中国北方酸化土壤硝化过程的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9 刘赛男;生物炭影响土壤磷素、钾素有效性的微生态机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10 刘亮;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及其强化修复多环芳烃污染的影响与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文静;长期不同土壤管理措施X土无机碳储量及其与有机碳的转化关系[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赵传拓;农安县耕地质量评价和有机碳储量预估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3 朱丽琴;植被恢复对退化红壤有机碳与“土壤水库”库容的影响[D];南昌工程学院;2015年
4 陈颂超;色季拉山土壤表层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及数字制图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5 杨琪;湖南省耕地表层土壤碳储量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6 肖彦资;古水稻土有机碳形态特征及其矿化过程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7 张雪冰;毛乌素沙地典型湖滨带有机碳、氮素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8 刘颖;黑龙江省黑土不同形态有机碳变化特征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9 张金;黄土丘陵区深层土壤有机碳的储量及来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3年
10 刘丽;黑龙江省黑土有机碳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297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529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