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线虫致病杆菌两种型态的某些生理特性和差异蛋白研究
【图文】:
1.1 嗜线虫致病杆菌的概述嗜 线 虫 致 病 杆 菌 ( Xenorhabdus nematophilus ) 和 嗜 线 虫 发 光 杆 菌(Photorhabdus)是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的两个属,它们分别与斯氏线虫属(Steernema)和异小杆线虫属(Heterorhabditis)的线虫共生[1]。Poinar[2]在 1966 年时便阐述了致病杆菌与病原线虫之间互利共生的关系,致病杆菌存在于侵染期的昆虫病原线虫肠道内,形成病原线虫-致病杆菌复合体,而侵染期线虫利用本身能灵活有效地找到靶标昆虫的特性,将携带的致病杆菌释放到寄主昆虫血腔内,随后,被释放的致病杆菌在血腔内大量繁殖并产生多种毒素蛋白以及具有杀虫活性的物质,使得寄主昆虫能在短期内败血死亡[3-5]。在这期间致病杆菌能分解营养物质,为病原线虫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同时共生菌产生多种抗生素,抑制其它杂菌的污染,为线虫的生长发育繁殖提供理想的环境6-10]。病原线虫-致病杆菌的生活周期如图 1-1。
保证病原线虫的生长繁殖(如图1-2b),与次生菌共同培育的病原线虫不但不能长大,反而会在短期内死亡(如图 1-2c)。王立霞等[81]分析并概括了初生菌和次生菌在病原线虫培育方面存在的这种显著差异的原因:初生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能产生多种酶类,能很好地分解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为线虫的生长繁殖提供充足的营养;同时初生菌还能产生多种抑菌活性物质,能有效抑制其他的杂菌的生长,为病原线虫的生长繁殖提供良好的环境;此外,初生菌能形成鞭毛,有助于初生菌占据病原线虫肠道的特定空间,从而被线虫携带。由此可见,有效控制致病杆菌的型态变异是实现病原线虫高产的一条有效途径。图 1-2 线虫幼虫分别经初生菌和次生菌培育后的状态Figure 1-2 The state of the nematode larvae after being cultured with the primary andsecondary bacteria respectively致病杆菌型态变异的发生既有菌体本身的机制,,也有环境因素的诱导,由于初生菌细胞本身的呼吸酶活性较低,在无氧或少氧环境中以及长期处于饥饿状态下,都会诱导初生菌向次生菌转化[85,86]。初生菌和次生菌之间的质粒是相同的,因此排除了致病杆菌产生型态变异是由于质粒缺失或者基因重排导致的[87]。2004 年王勤英[88]对致病杆菌 HB310 菌株的两种型态(初生型和次生型)的蛋白质组分差异以及毒力相关基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初生菌与次生菌的胞内及胞外蛋白组分差别很大,且初生菌中具有的杀虫活性蛋白组分在次生菌中根本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47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永娟;张杰;南宫自艳;宋萍;白向宾;王勤英;;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几丁质酶基因chi70的克隆和表达[J];环境昆虫学报;2014年06期
2 马首智;孙玉琳;赵晓航;徐平;;高精度相对和绝对定量的等量异位标签在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新进展[J];生物工程学报;2014年07期
3 王艳萍;夏云;;16S rRNA基因及16S~23S rRNA基因间区在微生物鉴定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08期
4 杨云艳;王勤英;孔繁芳;宋萍;南宫自艳;;嗜线虫致病杆菌对小菜蛾的致死和亚致死效应室内评价[J];农药学学报;2012年03期
5 曾红兵;;16SrRNA基因在医学微生物鉴定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8期
6 谢秀枝;王欣;刘丽华;董世雷;皮雄娥;刘伟;;iTRAQ技术及其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1年07期
7 李立涛;文旭;赵亚楠;孔繁芳;王勤英;;嗜线虫致病杆菌与七种杀虫剂混配对小菜蛾毒杀增效作用评价[J];环境昆虫学报;2011年02期
8 王欢;刘彦群;董辉;李天来;丛斌;;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对小麦根腐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活性[J];麦类作物学报;2011年03期
9 张慧;符立梧;;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及其在肿瘤耐药中的作用[J];药学学报;2011年05期
10 马章林;唐曙明;楼许柏;;16SrRNA在医学微生物鉴定中的应用探讨 [J];吉林医学;2011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贺扬;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的多样性分析及其鞭毛蛋白的功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王勤英;嗜线虫致病杆菌杀虫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杀虫蛋白基因克隆[D];河北农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文旭;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菌株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可湿性粉剂的研制[D];河北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306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530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