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细菌Pantoea ananatis Sd-1降解水稻秸秆性能与漆酶催化性质的研究
【图文】:
内生细菌 Pantoea ananatis Sd-1 降解水稻秸秆性能与漆酶催化性质的研究赖 Fe3+和 Fe4+,通过多步的电子传递和形成一些中间自由基(如苯氧基和二甲氧基苄醇基离子)氧化底物,这些中间自由基能够承受非酶促氧化反应,如自由基的偶联聚合作用、侧链的切除、脱甲基作用和内部分子的叠加与重排[21]。木质素过氧化物酶不同于其他的过氧化物酶(如锰过氧化物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具有氧化非酚型芳香化合物的能力,在氧化的过程中不需要介质的参加,因为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本身就具有很高氧化还原电势, LiP 的氧化还原电势可以达到 1.4 V[21-22]。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晶体结构显示其催化氧化活性中心血红素基团被埋在蛋白质的内部,必须通过一个通道才能进入外部的媒介发挥作用,尽管通道的大小不足以让大分子聚合物木质素与埋在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内部的血红素基团连接,但是一些小的分子基团可以找到适合的分子结合位点[23]。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催化作用过程中的电子循环图如图 1.2 所示[24-25]。
图 1.3 MnP 依赖过氧化氢和金属离子氧化催化过程中的电子传递循环示意图[24]1.3.5 多样过氧化物酶 (Versatile peroxidases)多样过氧化物酶 (EC 1.11.1.16) 也是一种含有血红素的木质素降解过氧化物酶,具有结合木质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的混合型分子结构。多样过氧化物酶分子量在35~40 kDa 之间,等电点为 3.7[32-33]。多样过氧化物酶首次在白腐真菌 Pleurotus eryngii[34]中报道。随后,越来越多的多样过氧化物酶在其他的担子菌中被发现,Bjerkanderafumosa[35]和 Pleurotus pulmonarius[36]均报道具有产生多样过氧化物酶的能力。多样过氧化物酶同时具有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和锰过氧化物酶(MnP)的催化活性,,能够氧化 Mn2+,形成 Mn3+,催化藜芦醇、染料和酚型与非酚型的芳香化合物[24]。多样过氧化物酶的催化机制是结合 LiP 与 MnP 的催化电子传递循环机制[37]。但是这种酶的催化机制不同于典型的锰过氧化物酶,在催化的过程中,多样过氧化物酶是不依赖 Mn2+,氧化结构简单的胺类物质和酚型单体物质[34]。在木质素降解的过氧化物酶中,多样过氧化物酶由于其催化的多样性,包括多样过氧化物酶也不同于其他过氧化物酶,它能直接氧化底物,因此在工业生物技术上的应用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多样过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38;S1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沈其荣,徐勇,杨红,周立祥,郁清,周志萍;化学处理水稻秸秆水溶性有机物的光谱特征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年02期
2 叶文培;王凯荣;Johnson SE;谢小立;;添加玉米和水稻秸秆对淹水土壤pH、二氧化碳及交换态铵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8年02期
3 毕春鹏;李海群;乔雪;吴月;姜治民;孙军德;;水稻秸秆降解菌的筛选[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4年06期
4 赵明文,史玉英,李玉祥,娄无忌;纤维分解菌群对水稻秸秆田间腐熟效果的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0年01期
5 李自刚;李兴道;蒋媛媛;边传周;介晓磊;赵跃进;;水稻秸秆还田对河南沿黄稻区土壤细菌群落分子多态性影响[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6 ;一亩稻草“创”三千效益[J];科技致富向导;2007年09期
7 古小敏;吴宏海;张立国;李静;刘晓华;管玉峰;;水稻秸秆和椰壳生物质碳对菲的吸附动力学对比[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2年04期
8 赵莉;孙红文;何娜;;水稻秸秆主要组分的提取及其对芘的吸附作用[J];环境科学;2010年06期
9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兴;王仪明;张瑾;范占炼;;水稻秸秆半干青贮工艺条件及饲料营养价值的研究[A];第二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2 谢占玲;何智媛;;四株不同属真菌粗酶液协同降解水稻秸秆效果的比较研究[A];中国菌物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姬登祥;黄承洁;于平;于凤文;艾宁;计建炳;;原料预处理对生物质热裂解动力学特性的影响[A];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顾金刚;李世贵;龚明波;冯新光;姜瑞波;;水稻秸秆腐熟对土壤微生物及土壤理化指标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杨阳;张毅敏;练建军;段金程;周创;林超;;改性炭化水稻秸秆的制备及其表征[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6 王晓琳;张弘s
本文编号:25306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530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