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引黄灌区水稻叶面积指数的高光谱估测模型

发布时间:2019-09-05 11:51
【摘要】:水稻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评价其长势的重要农学参数,高光谱遥感能够实现叶面积指数的快速无损监测。为了寻找反演水稻LAI的最优植被指数,扩展水稻LAI高光谱估测模型的普适性,选取宁夏引黄灌区水稻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氮素处理,借助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高光谱植被指数与水稻LAI之间的定量关系,并通过确立的最优波段组合,构建4种植被指数与水稻LAI的高光谱反演模型。结果表明,水稻LAI在抽穗末期达到最大值,并随氮素水平的增加而增加;水稻冠层原始光谱反射率在400~722nm和1 990~2 090nm波段与LAI达到极显著负相关水平,在近红外区域760~1 315nm与LAI呈极显著正相关。模型检验结果表明,以比值植被指数RVI(850,750)为变量建立的水稻LAI估测模型最佳,研究结果可为水稻LAI的高光谱估测提供地域参考。
【图文】:

示意图,水稻,采样点,示意图


氮肥分3次施入,分别为基肥60%、分蘖肥20%、穗肥20%,人为造成无肥、氮肥适中和氮肥过量3种情况。各小区磷、钾施用量相同,纯磷为105kg·hm-2,纯钾为60kg·hm-2,全部作基肥。试验使用的肥料为尿素、重过磷酸钙和氯化钾。其他管理措施按当地水稻高产栽培进行。小区试验用于模型构建,为了扩展模型的普适性,选择贺兰县桂文村5块水稻大田为观测对象(图1(b)),观测项目及时期同小区试验,用大田独立试验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检验。图1水稻采样点示意图Fig.1ExperimentalLayoutforRice1.2冠层光谱与LAI的测定采用美国SVC(SpectraVistaCorporation)生产的HR-1024i便携式地物光谱仪测定水稻冠层光谱。光谱仪的波段值范围为350~2500nm,其中350~1000nm光谱采样间隔为1.5nm,光谱分辨率为3.5nm;1000~1890nm光谱采样间隔为3.8nm,光谱分辨率为9.5nm;1890~2500nm光谱采样间隔为2.5nm,光谱分辨率为6.5nm。冠层光谱测定选择在天气晴朗、无风或风速很小时进行,时间为10:00~14:00(太阳高度角大于45°)。测量时光谱仪视场角25°,传感器探头垂直向下,距水稻冠层垂直高度约0.7m,每次采集目标光谱前后都进行参考板校正。对每一水稻小区前、中、后3个位置随机选择3个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点,对水稻大田分东、西、南、北和中5个方位随机选择5个具有代表性的样点。视场范围内采样

水稻,反射率,叶片,穗部


]其中,ρNIR为近红外波段反射率;ρRed为红光波段反射率。通过构建400~2400nm之间797个波段的任意两波段组合构成的4个植被指数,,寻找反演水稻LAI的最优波段组合。然后以高光谱植被指数为自变量建立水稻LAI的回归模型,最后对模型精度进行评价。以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对误差(RE)作为精度评价标准,并绘制实测值与模型预测值之间的1∶1图。2结果分析2.1水稻LAI及光谱反射率的变化如图2所示,水稻LAI在不同生育期内差异明显。从水稻移栽起,随生育期的推进,由于水稻分蘖数量的增加及单叶面积持续增长,促使LAI不断增加,LAI的增速表现为先快后慢;到抽穗期,虽然无效分蘖死亡,而单叶面积仍然增加,致使LAI达到最大值。从灌浆期开始,叶片已经不能进行较强的光合作用,并且不断将养分向穗部转移,植株下部的叶片开始衰老、枯黄以至干死,使得LAI逐渐减校图2不同氮素水平下不同生育期水稻LAIFig.2LAIofRiceinDiffererntNitrogenLevelandGrowthStages如图3所示,从拔节期到抽穗期,随着水稻植株的不断生长,叶层增多,LAI不断增加,这使得近红外的反射率逐渐增大,到抽穗期当LAI达到最大值时,近红外的反射率趋向稳定。从灌浆期开始,因叶片向穗部提供大量养分,致使叶片内部组织结构发生变化,LAI开始逐渐下降。到乳熟期,水稻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下部叶片不断衰老、死亡,近红外的反射率也开始逐渐下降,持续到水稻成熟。图3不同氮素水平不同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北地质大学土地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
【基金】:国家863计划(2013AA102401-2)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20204110013)~~
【分类号】:S127;S5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J.G.布哈特;棉花不同形态品种叶片生长与叶面积指数的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1975年08期

2 莫家让;;水稻叶面积指数简易测定法[J];农业科技通讯;1975年09期

3 赵福;;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的计算[J];内蒙古农业科技;1975年07期

4 ;怎样用鲜重法测定小麦的叶面积指数[J];甘肃农业科技;1976年04期

5 郑春和;;怎样用鲜重法测定小麦的叶面积指数[J];植物学杂志;1976年01期

6 ;介绍一种小麦生育后期和玉米不拔取样株测定叶面积指数的方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7年02期

7 沈瑞庭;李锡坤;;介}9几种叶面积的n,定方法[J];蚕桑茶叶通讯;1980年01期

8 胡耀华;伍业纲;王钊;舒宜通;;关于巴西橡胶树林叶面积指数的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1981年02期

9 W·G·贝利;R·B·斯图尔特;朱胤椿;;叶面积的测定方法[J];青海农林科技;1982年03期

10 莫家让;;水稻叶面积指数测定法简介[J];广西农业科学;197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冬萍;;融合多源遥感数据估算地表叶面积指数[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陈雪洋;蒙继华;吴炳方;朱建军;纽立明;杜鑫;;基于环境星高光谱数据红边参数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反演[A];遥感定量反演算法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3 高帅;;利用ENVISAT-ASAR数据的植被叶面积指数反演研究[A];遥感定量反演算法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4 张娜;;半干旱天然草地叶面积指数反演模型[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孙永华;宫辉力;李小娟;浦瑞良;周德民;;基于高光谱的三江平原湿地叶面积指数反演研究[A];遥感定量反演算法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6 曹中盛;朱艳;田永超;曹卫星;姚霞;;小麦叶面积指数估测的最佳高光谱参数研究[A];中国作物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吕芸帙;杨旭;骆祖莹;;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植被叶面积指数测量方法[A];第六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夏帆;;基于MODIS数据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刘倩;;2000-2010年三江源地区MODIS叶面积指数及FPAR产品验证分析[A];遥感定量反演算法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10 杨鹏;李春强;;基于MODIS数据的河北省冬小麦叶面积指数模型研究[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控[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济 供稿;理科综合测试模拟(四)[N];山西科技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乐源;基于光谱数据的植被重点参数反演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2 温一博;基于遥感技术的森林碳循环和地表蒸散模拟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3 骆社周;激光雷达遥感森林叶面积指数提取方法研究与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郝雅s

本文编号:25321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5321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c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