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滨海湿地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的三维荧光特性
【图文】:
蠊梁涌凇⒀蠛涌冢釢渲校嘞蠊梁邮?胶东半岛最长的河流,流域面积达6131.3km2,其流量约占注入胶州湾的主要河流总流量的85.6%,大沽河河口湿地也是青岛市最大的一片湿地;洋河是流入胶州湾的一条较大河流,洋河干流全长49km,流域面积达到303km2,自1963年从国外引进大米草(Spartinaanglica)种植以来,洋河口湿地逐渐形成典型的大米草草滩.1.2样品采集2014年1月,根据湿地水文条件及植被分布状况,在研究区内选取了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碱蓬(Suaedaglauca)、光滩和大米草4种具有代表性的湿地类型(图1),研究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特性.在土样采集过程中,根据研究区内植被生长分布状况及潮汐运动规律,设置芦苇区域采样点2个,碱蓬区域3个,光滩区域4个,大米草区域2个.采样时每个采样点分别挖掘3个平行土壤剖面,每个剖面采集0~10、10~20、20~40、40~60cm土层土样,待样品风干磨细过筛后,将平行土壤剖面同一土层样图1研究区域及采样点分布Fig.1Studyareaandthedistributionofsamplingsites.LW:芦苇湿地Phragmitesaustraliswetland;JP:碱蓬湿地Suaedaglaucawetland;GT:光滩Barrenwetland;DMC:大米草湿地Spartinaanglicawetland.下同Thesamebelow.3872应用生态学报27卷
图24种湿地类型土壤DOC含量的水平分布和剖面分布Fig.2HorizontalandprofiledistributionsofsoilDOCinfourtypesofwetlands.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Differentsmalllettersmeantsignificantdifferenceat0.05level.2.2湿地土壤DOM的三维荧光特性2.2.1湿地土壤DOM荧光光谱指数FI值可用于研究和表征DOM中腐殖质的来源.陆源的DOM通常具有较大的分子结构及更大程度的芳香环聚合程度.它们倾向于在长波长处(如500nm)发射荧光.而水体微生物代谢产生的DOM分子量一般较小,芳香程度较弱,倾向于在短波长(如450nm)处发射荧光[28].有研究表明,陆源DOM和内源DOM的2个端源FI值分别为1.4和1.9[29].由表1可以看出,本研究区土壤DOM的FI为1.75~2.16,平均值为(1.84±0.09).FI平均值更接近内源特征值1.9,说明DOM腐殖质成分主要来源于生物分解的内源,分子芳香程度较低.BIX值可反映DOM自生源的相对贡献,也用来评价其生物可利用性高低.BIX>1时,表1FI、HIX、BIX和r(A,C)的统计Table1StatisticsforFI,HIX,BIXandr(A,C)湿地类型WetlandtypeFIBIXHIXr(A,C)GT1.85~1.881.00~1.031.52~1.842.42~2.63JP1.79~1.830.98~1.051.15~1.822.48~2.68LW1.79~1.800.90~1.061.93~2.192.46~2.72DMC1.75~2.160.96~0.981.78~1.901.85~2.02总均值Average1.84±0.091.01±0.031.76±0.262.42±0.29变异系数CV(%)4.93.115.012.2GT:光滩Barrenwetland;JP:碱蓬湿地Suaedaglaucawetland;LW:芦苇湿地Phragmitesaustraliswetland;DMC:大米草湿地Spartinaanglicawetland.下同Thesamebelow.代表生物或细菌引起的自生来源;BIX为0.6~0.7时,,代
【作者单位】: 青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1080)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4DQ028,ZR2015DM004)资助~~
【分类号】:S15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慧;;溶解性有机质对土壤中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2 陈志军,白厚义,陈佩琼,余章机;溶解性有机质对镉在蔬菜中累积的影响[J];广西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3 高树芳,王果,方玲;溶解性有机质对水稻生长及元素吸收的影响[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4 杨帆;朱晓敏;黄清辉;李建华;;崇明岛前卫湖水中有色溶解性有机质的分布和来源[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8年03期
5 陈同斌,陈志军;土壤中溶解性有机质及其对污染物吸附和解吸行为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8年03期
6 赵劲松,张旭东,袁星,王晶;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的特性与环境意义[J];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01期
7 凌婉婷;高彦征;徐建明;汪海珍;;矿物对溶解性有机质及其不同组分的吸附作用[J];土壤学报;2009年04期
8 唐东民;伍钧;陈华林;周江敏;祝亮;;机物料中溶解性有机质对土壤吸附除草剂的抑制作用[J];生态环境;2008年02期
9 高鹏;张照韩;孙清芳;冯玉杰;;溶解性有机质对甲草胺在土壤中吸附行为影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10 吕海波;;土壤溶解性有机质中非迁移成分的特性研究[J];北方园艺;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陈华林;周江敏;Weilin Huang;潘叶敏;钟春节;;溶解性有机质分组组分对土壤吸附芘的影响[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廷廷;余向阳;刘贤金;张超兰;;土壤可溶性有机质对生物质炭吸附氯虫苯甲酰胺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3 肖小雨;邱宇平;盛光遥;;溶解性有机质对黑碳吸附敌稗的抑制作用[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4 Sheela G.Agrawal;Ryan L.Fimmen;Yuping Chin;马丽颖;;黄腐酸和湖泊微孔水对Fe(Ⅱ)还原Cr(Ⅵ)为Cr(Ⅲ)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吴文伶;孙红文;汪磊;;人工及天然表面活性剂对菲的分配[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8暨第三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闻;卢媛;张艳伟;孙红文;;土壤溶解性有机质对黑炭吸附芘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凌婉婷;溶解性有机质对莠去津在土壤/矿物-水界面行为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艳姣;全氟化合物与溶解性有机质在PM_(2.5)中的污染特征[D];复旦大学;2014年
2 李任政;煤矿区地下水中溶解性有机质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王齐磊;三峡库区典型农业小流域溶解性有机质(DOM)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D];西南大学;2016年
4 杨兰兰;溶解性有机质DOM对典型抗生素甲硝唑光降解的影响研究[D];东华大学;2016年
5 赵劲松;污染对土壤溶解性有机质及特征化合物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祝亮;溶解性有机质的动态变化及对铜锌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7 唐东民;溶解性有机质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有机物吸附解吸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8 肖q辖
本文编号:25409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540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