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潮土土壤团聚体形成及土壤有机碳累积过程对激发式秸秆深还的响应机制

发布时间:2019-09-27 17:46
【摘要】:针对目前黄淮海平原潮土区普遍实施的覆盖式秸秆还田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基于氮肥激发的秸秆深埋还田技术,并通过连续5年(2011-2015)的大田定位试验进行检验。系统比较了秸秆移除、秸秆覆盖还田、激发式秸秆深还(秸秆与无机氮肥或有机氮肥配施进行深埋,并于行间种植作物)的3种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团聚体形成、土壤有机碳累积、土壤养分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黄淮海平原潮土区,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主要分布于2000μm粒级中,0-10cm土层占41.09%-52.25%,在10-20cm土层达45.47%-62.46%,且下层该粒级团聚体数量高于上层,激发式秸秆深还改变了各粒级团聚体的含量组成,在减少A(2000μm)粒级团聚体的同时,增加了B(250-2000μm)和C(53-250μm)粒级团聚体含量,配施有机氮肥(鸡粪ISOM)的改良效果优于配施无机氮肥(化学氮肥ISF),在上层土壤中差异较为显著,在下层土壤中则差异不明显,其中ISOM处理效果最显著。该地区水稳性土壤团聚体主要分布于250-2000μm,秸秆覆盖还田及常规施肥措施均能够促使土壤团聚体粒径由53-250μm向250-2000μm转移,但秸秆覆盖还田措施对于微团聚体向细大团聚体的转移促进作用更强烈,激发式秸秆深还措施不仅促使了土壤粒径由53-250μm向250-2000μm的转移,同时2000μm粒级的百分含量也显示出增加趋势,且下层土壤中以上所述各种状况没有上层显著,但是,存在该趋势,故随着试验年限的增加,这种效果可能会更加显著。激发式秸秆深还能显著增加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WSAC(0.25mm)),上层土壤团聚体的增加数量显著高于下层,且其增加主要是由53-250μm向250-2000μm转移的土壤粒径贡献而来。上土层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数值整体高于下土层,且分层土壤中各处理均表现出MWD和GMD均表现出ISOMISFISFRSFRSF0NSFRNSF0的规律,与WSAC(0.25mm)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Da(分形维数)值则呈相反规律,与WSAC(0.25mm)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所有土壤稳定性指标均表征ISOM处理促进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效果最佳。土壤有机碳主要包含在250-2000μm和53-250μ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中,激发式秸秆深还在对原状土壤有机碳的增加上差异达到显著水平,0-10cm土层增幅达31.66%-43.95%,10-20cm土层对土壤有机碳的增加量达76.72%-112.5%,下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上层,其中激发式秸秆深还配施16%有机氮肥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对不同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两层土壤团聚体中的有机碳含量均表现为粉粘微团聚体(53μm)粗大团聚体(2000μm)细大团聚体(250-2000μm)微团聚体(53-250μm),潮土区土壤有机碳主要位于53μm的粉粘微团聚体和2000μm粗大团聚体之中,另外,各级水稳性团聚体土壤有机碳含量均表现为上层高于下层,土壤有机碳的增加比率则表现为下层高于上层,激发式秸秆深还主要增加0-10cm微团聚体中的有机碳和10-20cm细大团聚体中的有机碳。在0-10cm土层中,激发式秸秆深还主要增加细大团聚体中的游离态颗粒有机碳(fPOC)含量和微团聚体中的闭蓄态颗粒有机碳(oPOC)含量,且该土层中,团聚体中的有机碳主要由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OC)组成。在10-20cm土层中,激发式秸秆深还主要增加细大团聚体中的fPOC和oPOC,且该土层中,团聚体中的有机碳主要由oPOC和MOC组成。激发式秸秆深还能够显著增加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土壤全氮和土壤硝态氮含量,并显著提升冬小麦产量。其中无机氮肥激发秸秆深还处理能显著增加土壤硝态氮含量和冬小麦有效穗数,从而显著提升冬小麦产量,而有机氮肥激发的秸秆深还处理主要通过提升土壤有机碳,增加冬小麦千粒重来增加产量。所有处理中16%有机氮肥激发的秸秆深还冬小麦产量最高。
【图文】:

土壤有机质,作物秸秆,移除,潮土


长期定位施肥试验表明(图 1),增施秸秆堆腐形成的有机肥能显著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并对作物产量产生显著影响,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氮肥梯度对土壤有机质的增加作用不显著,可见,秸秆还田是潮土区农田土壤有机碳的重要来源。

流程图,土壤团聚体,土壤有机碳,流程


分级[62,63],具体操作过程如图2.图2.土壤团聚体和土壤有机碳分组流程Fig.2 The group process of soil aggregate and soil organic carbon湿筛法:按各土壤干筛土重比例称取100g土样,放置于25℃去离子水中的2000μm筛子上浸泡5min,然后在2min内以3cm的振幅上下振荡50次,,筛上土样洗至铝盒,获得>2000μm的团聚体,通过2000μm的土壤小心地洗入250μm的筛子,重复上述过程,获得250-2000μm的团聚体,再用53μm的筛子进行分组,重复上述步骤,获得53-250μm和<53μm的团聚体。将3各粒径团聚体在40℃下烘干并称重。为了获得足够数量的团聚体进行下一步密度分级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1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军玲;王虹艳;卢升高;;亚热带土壤团聚体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J];土壤通报;2010年03期

2 王国强;孙焕明;;拉萨市农田和林地土壤团聚体的组成及稳定性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11期

3 郝余祥,程丽娟;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的微生物组成[J];土壤学报;1964年02期

4 WUSTAMIDIN L.A.DOUGLAS ,王鸣远;土壤团聚体破坏与雨滴能量的关系[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1986年03期

5 D.J.Mc Queen;C.W.Ross;G.Walkert;张佳宝;;运用扫描电镜和分散/消散技术评价新西兰表层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J];土壤学进展;1989年02期

6 李越;李航;;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研究概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11期

7 史奕,陈欣,沈善敏;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机制及人类活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2年11期

8 史奕,陈欣,沈善敏;有机胶结形成土壤团聚体的机理及理论模型[J];应用生态学报;2002年11期

9 赵京考,刘作新,韩永俊;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与分散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J];水土保持学报;2003年06期

10 文倩,关欣;土壤团聚体形成的研究进展[J];干旱区研究;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仇建飞;窦森;;添加玉米秸秆培养对土壤团聚体中腐殖质组成和性质的影响[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陈晶晶;蒋先军;;稻田长期垄作免耕对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生物活性的影响[A];第五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马永玉;蒋先军;张维;周明厚;;采用二维光学图像和三维断层扫描研究单一粒径土壤团聚体的分形特征[A];第五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窦森;关松;李凯;;土壤团聚体中有机质研究进展[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刘彩霞;黄为一;;耐盐碱细菌对盐碱土壤团聚体形成的促进作用[A];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二届全国农业微生物研究及产业化研讨会》和《第十一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和内蒙古微生物学会2008年会》论文摘要[C];2008年

6 黄雁飞;陈秋实;区惠平;顾明华;;耕作方式对土壤团聚体与有机碳含量的影响[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中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王义祥;翁伯琦;黄毅斌;王成己;叶菁;;生草栽培对果园土壤团聚体内有机碳的影响[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罗红燕;蒋先军;谢德体;;细菌在不同土壤团聚体粒径中分布的遗传多样性比较及对耕作方式的响应[A];第五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峰;陈玉真;尤志明;吴志丹;江福英;陈芝芝;翁伯琦;;不同类型茶园土壤团聚体组成特征及稳定性研究[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2茶学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徐爽;化学物质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它物理性状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於修龄;土壤团聚体/铁锰结核的三维结构、形成过程及其环境意义[D];浙江大学;2015年

3 罗红燕;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及其对耕作的响应[D];西南大学;2009年

4 毛艳玲;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团聚体碳组分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郑红;东北温带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6 刘恩科;不同施肥制度土壤团聚体微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7 文倩;半干旱荒漠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微生物量与群落功能特性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8 郭志彬;半干旱黄土高原地区不同干预方式下撂荒地演替植被生物量与土壤物化性质变化[D];兰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涛;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团聚体固碳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孙娇;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米会珍;生物炭对旱作农田土壤团聚体碳氮分布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徐灿;基于分形维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评价及其与可蚀性的关系[D];长江科学院;2015年

5 陈高起;典型岩溶区不同植被覆盖类型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氮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张耀方;子午岭林区不同胶结物质类型的土壤团聚体结构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5年

7 朱姝;秸秆深还对土壤团聚体中腐殖质组成与结构特征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8 温小辉;施肥对土壤团聚体胡敏酸数量和结构特征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9 许建林;利用超声波测量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关键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10 王翠翠;水土流失治理对土壤水文物理特性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428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5428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f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