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ACC脱氨酶根际促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干旱胁迫下玉米甜菜碱代谢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11-10 19:11
【摘要】:一直以来,植物与微生物的有益互作,尤其是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如何调控和影响作物抗旱性,是旱作农业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有研究表明,具有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脱氨酶活性的菌株能够通过调控作物在逆境下渗透物质的合成,如影响甜菜碱的合成代谢从而提高作物的抗性。本研究中,我们从黄土高原地区旱地玉米根系周围分离出4株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的促生菌。其次,将具有较强生长活性的拉乌尔菌属(Raoultella planticola)菌液接种在玉米种子表面,通过PEG-6000(15%,w/v)模拟干旱胁迫,探究接种效应对耐旱性较强的郑单958和耐旱性较弱的浚单20叶片内甜菜碱代谢过程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从旱地玉米根际土壤中分离出的4株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的菌株,酶活性范围为28.88~155.12 nmolα-丁酮酸mg-1 h-1。为确定4株菌株种属,对其进行了生理生化鉴定以及16S rDNA测序。生理生化鉴定结果显示,4株菌株均可利用葡萄糖,阿拉伯糖以及蜜二糖产酸;产生吲哚乙酸和脲酶;利用柠檬酸作为唯一碳源。再结合微生物16S rDNA测序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系统发育分析,最终确定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的4株菌株分属克雷伯氏菌属、假单胞杆菌属以及拉乌尔菌属,与各属亚种产酸克雷伯菌(Klebsiella oxytoca)、变栖克雷伯菌(Klebsiella variicola)、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以及植生拉乌尔菌(Raoultella planticola)同源性达到99%。(2)将两种玉米品种的种子在拉乌尔菌属的菌悬液中进行浸染处理。待玉米水培生长到三叶一心期时开始干旱胁迫处理,在胁迫处理后的第2天和第4天测定和分析叶片内甜菜碱和胆碱的含量,甜菜碱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其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干旱胁迫延缓了两个品种的发芽时间,降低了其发芽率。但通过接种菌液显著促进了两个品种的种子的发芽率、胚根以及胚芽的生长,尤其以浚单20效果较好。同时,接种效应显著提高了两个品种叶片内磷酸乙醇胺甲基转移酶(PEAMT)的活性,从而促进了甜菜碱代谢合成前体胆碱的合成积累。进而通过提高胆碱单加氧酶(CMO)以及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的活性,促进了两个品种叶片内甜菜碱的合成积累。接种效应对酶活的促进效果因品种和酶的种类而异,尤其以PEAMT效果最明显。通过半定量PCR和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干旱胁迫下,接种后提高了3种关键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尤其是PEAMT基因表达的上调,促进了PEAMT酶的合成,提高了其活性。从而通过接种效应改善了部分植物在干旱条件下由于胆碱不足造成的甜菜碱含量较低的情况。(3)产酸克雷伯菌(Klebsiella oxytoca),变栖克雷伯菌(Klebsiella variicola),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以及植生拉乌尔菌(Raoultella planticola)在干旱土壤中能够分泌ACC脱氨酶且能通过甜菜碱的积累提高作物的抗旱性。这项结果为黄土高原旱作农业中微生物菌剂的推广使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揭示了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的根际促生菌对干旱胁迫下抗旱性不同玉米品种甜菜碱代谢的影响以及其调控机理。同时,一种新的抗旱微生物资源的发掘,为利用PGPR与植物互作提高作物的抗旱性提供了较新的研究思路和调控手段。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513;S15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正刚,吕芝香;盐渍下植物体内甜菜碱的生物合成和生理功能[J];武汉植物学研究;1992年02期

2 白宝璋,马景勇,陈颖;甜菜碱与植物抗性的关系[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3 王俊卿,刘瑞林;甜菜碱、蛋氨酸和胆碱在动物新陈代谢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4 陈百俊;张耀武;汪锰;;电膜法处理含盐无水甜菜碱料液工程实例[J];科技致富向导;2013年09期

5 池永庆,崔林燕;甜菜碱在养殖业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1999年02期

6 许梓荣,冯杰;甜菜碱对猪的抗脂肪肝效应[J];动物学报;2002年03期

7 李红,聂泽民;甜菜碱的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8 梁广坚;甜菜碱可以提高植物对低温的忍受力(英文)[J];肇庆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王贵平;薛晓敏;路超;聂佩显;王金政;;甜菜碱提高植物抗逆性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J];江西农业学报;2014年08期

10 ;复合甜菜碱(加强型)[J];科技致富向导;200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华;;甜菜碱在养猪业的应用前景[A];2009山东饲料科学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胡寿乐;;甜菜碱在猪营养中的作用[A];第三届全国猪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张萍;江善祥;;硫代甜菜碱的一般毒性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九次学术讨论会论文与摘要集[C];2006年

4 于玲玲;;甜菜碱在养殖业上的应用[A];2006山东饲料科学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靳登超;杨志才;冯素霞;;合成甜菜碱生产中的产品分离[A];第三届全国传质与分离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张民;;甜菜碱的功能及其在畜牧水产养殖中的应用[A];2006山东饲料科学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孙华;杨维仁;;甜菜碱和蛋氨酸在甲基供体中的相互关系[A];2008山东饲料科学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8 孙华;张崇玉;;甜菜碱的渗透调节功能及其应用研究进展[A];2008山东饲料科学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9 于涛;魏继军;曲广淼;丁伟;;系列磺丙基甜菜碱的合成及表面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10 董冠;;甜菜碱的营养功能研究及在育肥猪生产中的应用[A];2010山东饲料科学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刘瑞生;甜菜碱在水产养殖业上的研究与应用[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0年

2 柳叶;养鱼巧用甜菜碱[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4年

3 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刘瑞生;甜菜碱在水产养殖业上的研究与应用[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0年

4 辽宁省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 郭雪峰 边连全 付亮亮;甜菜碱在畜牧业上的应用研究[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9年

5 记者任福安;宁夏攻克枸杞甜菜碱速检课题[N];中国食品报;2010年

6 郭伽;饭后喝菜汤 防病益健康[N];健康报;2006年

7 王金生;甜菜碱对球虫和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0年

8 记者 张瑛;我区枸杞成分检测驶入“快车道”[N];宁夏日报;2010年

9 游德福;夏季养鱼需“进补”[N];福建科技报;2004年

10 陈德胜;夏秋季养鱼需“进补”[N];湖北科技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邢晋yN;猪、鸡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分子特征及表观遗传调控[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2 张立新;氮、钾、甜菜碱对提高作物抗旱性的效果及其生理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3 王贵平;甜菜碱提高小麦干旱高温耐性的生理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4 王泽云;α-长链烷基甜菜碱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林伟锋;羧酸甜菜碱聚合物的药物载体和医用植入体材料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张宁;应用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工程提高马铃薯抗逆性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4年

7 王泽建;宏观和微观代谢分析相结合的系统生物过程研究—维生素B_(12)发酵过程优化[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崔喜艳;松嫩草地羊草生境适应机制及甜菜碱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卢伟东;革兰氏阳性中度嗜盐菌甘氨酸甜菜碱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娅妮;甜菜碱调控RhoA/ROCK信号通路抑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性损伤作用的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2 王福琴;甘薯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及甜菜碱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山东大学;2015年

3 阮志;干旱胁迫下喷施尿素对玉米甜菜碱合成代谢的影响及其与一氧化氮信号的关系[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郑鹏;ACC脱氨酶根际促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干旱胁迫下玉米甜菜碱代谢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武松;系列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精细合成与性能[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6 李博洋;系列烷基酚类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合成及性能[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7 吴美云;腰果酚甜菜碱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8 赵琳琳;脱氮假单胞菌产维生素B_(12)发酵过程中甜菜碱作用机理及其补料策略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马千全;外源甜菜碱提高小麦抗旱性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10 王元彪;红花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589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5589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2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