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广西小流域水土保持数据库构建及优先治理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1-26 02:59
【摘要】: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广西小流域经过30多年的综合治理,为减少河湖水库泥沙淤积、改良土壤、提高土地生产能力、水源涵养、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增加群众经济收入、改善居民生活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在实际的生产建设中,由于对全区小流域的分布现状了解不深,各小流域基本信息认识不清,小流域综合治理也显现出一些问题,包括小流域管理机制建设相对滞后,治理规划设计随意等,影响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效果。鉴于此,本文依托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广西水土保持专项普查成果,在遥感与GIS技术的支持下,对所收集的多源数据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划分出全区小流域边界,并建立小流域空间编目数据库,构建小流域优先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划分治理区,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参考。本文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依据《小流域划分及编码规程》,利用ArcHydroTools水文分析模型结合人工处理的方法将广西划分出9631条小流域,其中最小面积为3.13km2,最大面积为98.04km2;并对小流域进行属性编码,建立小流域空间数据库,为广西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2)依据《地理要素编目方法和数据目录编制规范》对小流域范围内的多源地理空间数据进行编目,以小流域编目为一级目录,下属包含基础地理、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水土保持四项二级目录,以及包括小流域名称、地貌类型、人口密度、侵蚀模数等45项三级目录,最终形成了广西地区基于小流域单元的基础数据体系,并与小流域空间数据库链接形成小流域空间编目数据库。(3)以小流域空间编目数据库为支撑,以小流域优先治理评价为一级指标,采用相关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广西小流域优先治理评价体系。指标体系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土地利用以及水土保持等4项二级指标以及13项三级指标。(4)在小流域优先治理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开展小流域优先治理评价。准则层中对小流域优先治理评价影响最大的是水土保持,权重为0.3672,其次是土地利用,权重为0.3319,再次是社会经济(0.2272),最后是自然环境(0.0731)。指标层中对小流域优先治理级别影响最大的3项指标分别:坡耕地比例(0.2489)、侵蚀比例(0.2339)、通达距离(0.1634)。(5)通过小流域优先治理评价模型,计算出全区9631条小流域的优先治理级别得分,并建立小流域优先治理等级划分体系,将全区小流域分为4个级别:急需治理小流域(222条)、重点治理小流域(627条)、正常治理小流域(2872条)、一般治理小流域(5910条)。根据各级别小流域的空间分布,将治理目标区划分为两大区域:左江流域连片治理区、桂中连片治理区;六小分区:北海沿海流域、田东田阳地区、那坡地区、隆林西林地区、环江地区、富川地区。研究针对治理目标区特征提出了相关的治理建议,为广西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提供对策与参考。
【图文】:

分布图,分布图,广西,水力侵蚀


广西水力侵蚀分布图

广西,范围,地貌图,类型图


广西范围DEM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157;S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云华;刘斌涛;宋春风;贺秀斌;;基于USLE模型的大小凉山地区土壤侵蚀定量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6年04期

2 吴清泉;;基于GIS的福建省水土保持小流域划分[J];亚热带水土保持;2016年02期

3 吴用;李畅游;张成福;史小红;赵胜男;林涛涛;;基于ArcGIS和SWAT的山区、平原区复合地貌流域划分方法研究[J];干旱区地理;2016年02期

4 王奎;林孝松;;基于GIS的小流域特征信息提取[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5年09期

5 刘斌涛;宋春风;史展;陶和平;;西南土石山区土壤流失方程坡度因子修正算法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5年08期

6 林庆;林孝松;王奎;;基于DEM的山区县域小流域划分——以重庆市忠县为例[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7 刘斌涛;宋春风;史展;陶和平;;西南土石山区水平梯田的水土保持措施因子[J];中国水土保持;2015年04期

8 程双虎;胡春歧;马存湖;王儒波;;基于DEM的山洪灾害区小流域划分[J];水利信息化;2014年06期

9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次水利普查公报[J];广西水利水电;2013年03期

10 田佳;林孝松;喻莎莎;周李磊;;山区公路沿线小流域划分及流域特征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连谷;张文枝;;应用GIS软件手工划分县域范围内小流域[A];福建省水土保持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石淑芹;基于多源数据的吉林省玉米生产力区划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顾剑红;广西石漠化地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2 高峰;基于GIS和CSLE的区域土壤侵蚀定量评价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4年

3 褚兴彬;山东省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4 史海静;陕西省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5 魏倩;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网络信息安全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杨磊;基于GIS的丹江库区黑庙沟流域养分流失量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7 张潇;小流域数据库的建立及小流域土地适应性评价[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8 施开分;南京市水土保持地理信息系统研制及其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9 马国斌;基于GIS的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侵蚀定量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731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5731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8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