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中试规模猪粪堆肥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

发布时间:2020-02-20 16:58
【摘要】:为监测堆肥过程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排放情况,该文开展了猪粪堆肥现场试验,采用苏玛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猪粪好氧堆肥过程中VOCs浓度。结果表明:猪粪好氧堆肥过程中可以检测出的VOCs有81种,包括烷烃类34种,芳香烃类21种,卤烃类19种,胺类1种,含硫化合物3种,氟利昂类3种;其中检出率高且浓度远远超过其嗅阈值的VOCs包括三甲胺、二甲基硫、二甲基二硫和二甲基三硫,VOCs排放主要发生在堆肥的前2周。该研究将为控制猪粪堆肥过程中VOCs气体排放提供科学数据支持。
【图文】:

示意图,示意图,强制通风,猪粪


rcontent/%总碳Totalcarbon/%总氮(干基)Totalnitrogen(Dry-basis)/%猪粪Swinemanure7.4±0.178.2±1.533.5±1.63.4±0.6玉米秸秆Cornstalk-14.6±1.739.2±1.61.8±0.5原料混合物Mixtureofrawmaterials7.13±0.0669.47±0.8733.83±0.672.57±0.061.2试验方法本试验采用密闭式强制通风好氧箱式发酵,将新鲜猪粪和秸秆混合均匀,调节物料含水率为60%~70%,每个箱体内堆肥原料混合物的质量约为630kg。装入1m3的发酵装置中进行发酵,发酵箱的有效体积为0.95m3(如图1所示),采用间歇式强制通风,通10min停30min,通风率为60L/(min·m3),发酵周期为31d,在温度出现明显下降时进行翻堆,本试验仅在第21天进行了翻堆。气体采集的是3个箱体的混合气体,如图2所示。图1堆肥箱示意图Fig.1Sketchdiagramofcompostingbin图2监测系统示意图Fig.2Schematicofmonitoringsystem根据相关文献表明,VOCs排放主要集中于堆肥前期,所以设置前3d,每天都进行采样,后期随着时间的增加,采样时间间隔增大,分别在第1、2、3、5、7、9、11、13、15、18、21、25、27、31天进行气体采集,气体采集采用3.2L苏玛罐采集,然后送北京理化测试中心测定VOCs主要组分及浓度。1.3VOCs测定与分析方法VOCs组分与浓度分析采用USEPA-14方法,将3.2L苏玛罐采集的气体通过冷阱浓缩仪(美国ENTECH7100)去除O2、N2、CO2和富集后,进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7890A/5975C),色谱柱:美国安捷伦DB-62460m×0.25mm×1.8μm,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0

示意图,监测系统,示意图


materials7.13±0.0669.47±0.8733.83±0.672.57±0.061.2试验方法本试验采用密闭式强制通风好氧箱式发酵,将新鲜猪粪和秸秆混合均匀,调节物料含水率为60%~70%,每个箱体内堆肥原料混合物的质量约为630kg。装入1m3的发酵装置中进行发酵,发酵箱的有效体积为0.95m3(如图1所示),采用间歇式强制通风,通10min停30min,通风率为60L/(min·m3),发酵周期为31d,在温度出现明显下降时进行翻堆,本试验仅在第21天进行了翻堆。气体采集的是3个箱体的混合气体,如图2所示。图1堆肥箱示意图Fig.1Sketchdiagramofcompostingbin图2监测系统示意图Fig.2Schematicofmonitoringsystem根据相关文献表明,VOCs排放主要集中于堆肥前期,所以设置前3d,每天都进行采样,后期随着时间的增加,采样时间间隔增大,分别在第1、2、3、5、7、9、11、13、15、18、21、25、27、31天进行气体采集,,气体采集采用3.2L苏玛罐采集,然后送北京理化测试中心测定VOCs主要组分及浓度。1.3VOCs测定与分析方法VOCs组分与浓度分析采用USEPA-14方法,将3.2L苏玛罐采集的气体通过冷阱浓缩仪(美国ENTECH7100)去除O2、N2、CO2和富集后,进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7890A/5975C),色谱柱:美国安捷伦DB-62460m×0.25mm×1.8μm,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0℃,保持10min,首先以3.0/min℃升到100℃,再以10.0/min℃升到220℃保持15min。进样口温度为140℃,溶剂延迟时间为0.5min,载气流速为1.0mL/min。离子源温度为250℃,扫描方式采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海伟力;;猪粪堆肥[J];猪业科学;2007年09期

2 李冰;王昌全;江连强;李焕秀;杨娟;杨保川;;有机辅料对猪粪堆肥中氨气挥发的抑制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8年05期

3 王宇;赵述淼;胡咏梅;梁运祥;;几种微生物及其组合在猪粪堆肥发酵中的作用[J];湖北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4 林鸿雁;叶美锋;吴飞龙;林代炎;;环境条件对猪粪堆肥卫生无害化效果的影响[J];能源与环境;2012年04期

5 张扬城;;化肥与猪粪堆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氮效率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07期

6 孙向平;李国学;肖爱平;冷鹃;廖丽萍;;施用猪粪堆肥对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分析[J];中国麻业科学;2013年05期

7 吴健;姚人升;易境;龙良启;赵京杨;伍晓雄;戴汉川;徐在言;曾翠平;;猪粪堆肥中芽孢杆菌属细菌的多样性和时空分布特征[J];畜牧与兽医;2012年S1期

8 刘胜洪;周玲艳;刘文;梁红;;生物除臭菌对猪粪堆肥腐熟效果的影响[J];南方农业学报;2014年03期

9 吴银宝,汪植三,廖新O

本文编号:25813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5813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9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