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带,具有典型的过渡地带性、高度的环境复杂性、物种多样性、气候敏感性等特点,在研究中高山区土壤质量特征,加强山地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防治土壤退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迄今在宝天曼对土壤属性和土地质量评价方面所开展的工作还很少,本研究以宝天曼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调查采样、室内分析、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分析了土壤物理、化学指标的统计和空间分布特征;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分析研究区土壤质量的整体状况,从坡向和土壤发生层两方面探讨了土壤质量的垂直分异规律,从而反映土地自然质量的分布特征,以期为南北过渡带其他山区开展土壤质量空间异质性研究,防治土壤退化,进行土地资源管理提供一些借鉴和数据支持。主要结论如下:(1)土地物理质量指标特征:研究区土壤质地以砂粒和细粉粒为主;南北坡不同垂直样带上,随着海拔的升高,粗粉粒、细粉粒和黏粒含量线性增加,石砾线性下降,含水量呈线性上升趋势;土壤容重在南北坡不同垂直样带的分异规律存在很大差异,随着海拔的升高,北坡土壤容重先升后降,南坡土壤A层容重线性下降,B层无明显变化规律。从剖面来看,粗粉粒、土壤含水量表现为A层大于B层,细粉粒、土壤容重表现为B层大于A层,土壤A、B层的砂粒含量较为接近。从变异系数来看,石砾和黏粒含量变异性较高,砂粒、细粉粒、土壤容重趋于稳定,含水量南坡高于北坡,但总体仍处于适宜水平,总而言之,宝天曼土地物理质量特征较佳。(2)土地化学质量指标特征:研究区土壤pH值范围为4.40~6.49,土壤偏酸性,有机质、氮含量较丰富,钾含量适宜,磷含量较为缺乏,CEC分布在4.43~38.73 coml/kg之间,土壤供肥保肥能力良好;微量元素锰和铜平均含量超过国家平均含量标准,锌和铁平均含量处于富集状态。从垂直样带上看,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在南北坡不同垂直样带上的分异规律较为一致,随海拔梯度的上升,在900~1200 m的低海拔地区,线性下降,1200~1500 m的中等海拔地区,先升后降,1500 m以上的高海拔地区,线性上升;pH、全钾和CEC在南北坡不同垂直样带的分布规律各有其特点,北坡垂直样带,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pH和全钾以海拔1200 m为界限,先降后升,CEC波动幅度较大,与海拔变化的相关关系不明显;南坡垂直样带,pH和CEC随海拔的升高保持波动上升的趋势,全钾和海拔相关关系较差。从剖面来看,各土壤化学指标均呈现为弱和中等变异性,除pH和全钾含量表现为B层高于A层,大部分指标含量均表现为A层高于B层。总体来说,研究区土壤有机质、氮、钾含量适宜于植被生长,磷较为缺乏,土壤化学质量指标的垂直分异规律较为复杂,且含量差异较小,北坡略高于南坡,土壤A层高于B层。(3)土壤质量综合评价利用层次分析法,通过计算Norm值,结合敏感性分析和相关分析,从20项土壤物理、化学指标中筛选最小数据集。土壤A层的MDS为:黏粒、含水量、容重、全磷、镍、有机质、全氮;土壤B层的MDS为:锰、有机质、含水量、全氮、全磷、细粉粒、锌、碳氮比。利用单项质量指标隶属度做土地质量限制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和全氮是A层土壤质量的限制性因素;全氮和全磷是B层土壤质量的限制性因素。今后应立足于土地质量的分布特征,结合土壤的实际情况,分区进行土地的保护、开发、利用。采用模糊数学模型计算土壤质量综合指数SQI,研究区土壤A层SQI整体处于中等偏高水平,B层SQI总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SQI总体表现为北坡高于南坡,A层高于B层;把SQI按不同坡向、不同土壤发生层做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南北坡不同垂直样带SQI垂直分异明显,随海拔的提升,北坡SQI线性上升,南坡SQI先升后降;不同土壤发生层垂直分异规律相似,SQI均表现为A层大于B层,且在中等海拔地区出现了较高值。(4)提升土地自然质量、实现土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建议宝天曼土壤质量整体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但由于历史原因,在管理保护、规划开发及土地利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造成部分地区土地质量偏低。现立足于土地自然质量分布特征,针对性提出了健全保护地用地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并提升公众素养,严格审批流程,对土地资源进行功能分区,结合区域土壤质量状况因地制宜的安排管理策略,合理的进行保护、开发、利用,开展土地质量空间动态评价、预测工作的建议。
【图文】:
宝天曼土地资源质量特征及评价2 材料与方法2.1 研究区概况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于 1984 年 4 月经河南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成为河南省第一个保护区;1988 年 5 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 年 2 月,宝天曼被世界自金会(WWF)确定为具有国家和全球重要意义的区域;2001 年 9 月,联合国教组织批准宝天曼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为河南省第一个“世界生物圈保”;2006 年 9 月,宝天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批准成为世界地质公园

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的采集比较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致使样品指标数据异常准确性,因此在采样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诸多干扰因素,将误内,,保证采集土壤样品具有代表性。同理,处理土样的过程也等造成二次污染。点的设置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野外实地调研,具体结合宝地貌、土壤类型,以海拔梯度(50~100m 间距)为依据布设点。剖面选择在距登山步道 200m 以外、受人为影响较小的区、植物根系茂密和表层土壤破坏的地点。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7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绪庆;陈为峰;申宏伟;;日照市城区绿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5年06期
2 吕真真;刘广明;杨劲松;刘洪强;李金彪;;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渍土区土壤质量综合评价[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5年06期
3 王雪梅;杨美玲;康璇;;基于GIS的库车县耕地土壤质量综合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5年29期
4 张凯旋;商侃侃;达良俊;;上海环城林带不同植物群落土壤质量综合评价[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3期
5 赵旭炜;贾树海;李明;刘阳;苏铁成;;对矸石山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质量评价[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4年11期
6 赵振亚;姬宝霖;宋小园;左舒扬;许可;;基于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法的公乌素土壤质量评价[J];干旱区研究;2014年06期
7 王棣;耿增超;佘雕;和文祥;侯琳;;秦岭典型林分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碳氮垂直分布[J];生态学报;2015年16期
8 刘畅;邢兆凯;刘红民;贾树海;李明;赵旭炜;程利;;辽西低山丘陵区不同农林复合模式土壤质量评价[J];土壤通报;2014年05期
9 金晶炜;苏纪帅;白于;井赵斌;井光花;程光庆;程积民;;宁南山区土壤质量对人工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J];农业工程学报;2014年16期
10 李静鹏;徐明锋;苏志尧;孙余丹;胡砚秋;;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的土壤肥力质量评价[J];生态学报;2014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高张;基于GIS和MDS的周至县猕猴桃园地土壤质量与地力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2 于良艺;湘南低山红壤油茶林土壤肥力质量及其评价[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3 张恒月;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栎林更新潜力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
26379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637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