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松嫩平原典型退化湿地土壤铁碳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1 17:44
【摘要】: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上升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土壤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最主要的碳(C)库,可以通过稳定更多的C,来降低排放至大气中的CO_2的量,减缓全球变化趋势,缓解全球变暖局面。在影响有机碳(OC)累积的诸多因子中,铁(Fe)在“捕获”OC和在土壤有机碳(SOC)累积中形成“锈汇”中起着的重要作用。通过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发现SOC的保护机制有物理作用、化学作用、生物作用和有机碳自身保护作用四种,而前两者占主要地位,Fe与物理、化学、和生物保护机制密切相关。为探究东北地区湿地土壤中Fe、C关系,包括土壤中全铁(TFe)不同形态的铁氧化物含量、SOC、DOC、MBC含量、土壤风化程度指标,土壤团聚体指标、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以及土壤中Fe对SOC的固持作用(即Fe固持的OC占SOC总量的百分比,记为Fe-OC)等,选取吉林西部莫莫格退化盐碱沼泽湿地土壤和三江平原退化淡水沼泽湿地进行对比研究。首先,在退化盐碱沼泽湿地土壤中选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扁秆呰草(Scirpus planiculmis)、碱蓬(Suaeda glauca)三种植物群落类型下的土壤进行研究。对比退化盐碱沼泽湿地中不同植物群落类型下土壤的Fe、C含量和基本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除土壤水分含量外,退化盐碱沼泽湿地土壤中Fe、C含量和基本理化性质差异不显著(p0.05);土壤团聚体结构在芦苇群落(以下简称芦苇)湿地中最稳定,其次是扁秆呰草群落(以下简称呰草),碱蓬群落(以下简称碱蓬)土壤结构最为脆弱;3种植物群落类型下,土壤团聚体中Fe、C含量随着团聚体粒级的变化趋势一致。3种植物群落类型下土壤中Fe对OC的固持作用大小为芦苇呰草碱蓬,但差异不显著(p0.05)。其次,对退化淡水沼泽湿地六种土地类型下土壤进行研究,6种土地类型为大豆地、水稻田、15年恢复地(恢复地A)、18年恢复地(恢复地B)、22年恢复地(恢复地C)和天然湿地。研究表明:除pH和水分含量外,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中Fe、C含量及基本理化性质差异显著(p0.05)。天然湿地土壤肥力最高,土壤团粒结构最好,大豆地土壤肥力最低,土壤团粒结构最差。天然湿地中Fe对OC的固持作用最弱,在大豆地和22年恢复地中较强。6种土地类型下,土壤团聚体中Fe、C含量随着团聚体粒级的变化趋势一致。通过对比两个研究区土壤Fe、C含量及基本理化性质,发现两个研究区土壤的Fe、C含量及基本理化性质差异,可以为Fe对SOC的固持作用异同作出解释,有助于本研究中Fe固持OC机理的阐释。用莫莫格3种植物群落类型下的土壤代表退化盐碱沼泽湿地,用三江平原6种土地类型下的土壤代表退化淡水沼泽湿地,对两种湿地类型的土壤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退化淡水沼泽湿地土壤的pH远低于退化盐碱沼泽湿地,水分含量远远高于退化盐碱沼泽湿地,土壤长期处于还原条件。而莫莫格湿地土壤pH较高,为碱性土壤,土壤含水量较低,处于还原条件的时间少于退化淡水沼泽湿地。此外,退化淡水沼泽湿地土壤的团聚体结构稳定,退化盐碱沼泽湿地土壤团聚体结构易碎;退化淡水沼泽湿地土壤中Fe-OC强于退化盐碱沼泽湿地。最后对Fe-OC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H和碳铁比(C/Fe)的升高对Fe-OC有抑制作用。
【图文】:
10图 1.1 技术路线流程图Figure 1.1 Flowchart of technical route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退化沼泽湿地土壤中 Fe-C 分布和团聚体特征如何定量揭示 Fe 对 SOC 的固持作用机制。1.3.4 创新点本研究在研究区的选择上既具有区域性又具有整体的代表性,并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机理阐述:针对盐碱沼泽和淡水沼泽两种不同湿地类型,,
采样点示意图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153.6
本文编号:2646899
【图文】:
10图 1.1 技术路线流程图Figure 1.1 Flowchart of technical route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退化沼泽湿地土壤中 Fe-C 分布和团聚体特征如何定量揭示 Fe 对 SOC 的固持作用机制。1.3.4 创新点本研究在研究区的选择上既具有区域性又具有整体的代表性,并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机理阐述:针对盐碱沼泽和淡水沼泽两种不同湿地类型,,
采样点示意图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15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洪丽;孟凡涛;;试论影响森林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因素[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年33期
2 张延;梁爱珍;张晓平;陈学文;;土壤团聚体对有机碳物理保护机制研究[J];土壤与作物;2015年02期
3 汪超;李福春;阚尚;田智宇;周静;;黑垆土有机碳在团聚体中的分配及其保护机制[J];土壤;2015年01期
4 李林森;程淑兰;方华军;于贵瑞;徐敏杰;王永生;党旭升;李英年;;氮素富集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迁移和累积过程的影响[J];土壤学报;2015年01期
5 胡敏;李芳柏;;土壤微生物铁循环及其环境意义[J];土壤学报;2014年04期
6 胡乐宁;苏以荣;何寻阳;;桂西北喀斯特地区典型土壤在不同筛分强度下团聚体的稳定性[J];水土保持通报;2014年03期
7 陈娜;廖敏;张楠;徐培智;解开治;徐昌旭;刘光荣;;Fe~(2+)对水稻生长及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4年03期
8 ;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J];国土绿化;2014年02期
9 唐光木;徐万里;周勃;梁智;葛春辉;;耕作年限对棉田土壤颗粒及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3年03期
10 周艳翔;吕茂奎;谢锦升;杨智杰;江军;杨玉盛;;深层土壤有机碳的来源、特征与稳定性[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3年01期
本文编号:26468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646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