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黄壤发生特征及系统分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4 09:39
【摘要】:土壤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而土壤分类对于认识土壤的理化性质和供肥能力等均有重要的意义,土壤分类这一门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定量化、标准化为主要特点的系统分类正在成为全世界土壤分类的主流方法。我国现在依旧处于发生分类占主导,系统分类快速发展的阶段。目前,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牵头的《中国土系志》的编撰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过程中,各个省市的土壤工作者已经对多种类型的土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且取得了一系列瞩目的成就。但是,对于重庆市大面积分布的地带性土壤—黄壤的系统分类研究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篇研究,为了弥补这一研究空缺,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一类重庆市境内重要的地带性土壤,本研究从土壤发生与分类的角度,选取重庆市内15个较为典型的黄壤剖面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成土环境、土壤的剖面形态特征、剖面土壤理化指标,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一般原则方法,对供试土壤进行系统分类高级分类单元和基层分类单元的检索,并建立相应的土系,同时在不同的分类单元层面上与发生分类进行参比,进而探究供试黄壤剖面在系统分类中的具体位置,同时,通过理化指标分析,探究重庆市境内几种典型黄壤的标志性成土过程,用以判断其典型性。通过这一系列研究,用以补充重庆市黄壤的生产资料,为中国土壤分类与国际接轨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也为进一步完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重庆市典型黄壤的母质类型较为多样,分别为第四系更新统沉积物(包括夹卵石黄泥土和红色黏土);须家河组石英砂岩风化残坡积物;奥陶系页岩风化坡积物;青白口系板岩风化残坡积物;震旦系白云岩、页岩、砂岩风化残坡积物;侏罗系新田沟组黄色砂岩风化残坡积物;侏罗系沙溪庙组黄色砂岩风化残坡积物;寒武系燧石灰岩风化残坡积物;侏罗系蓬莱镇组紫色砂岩风化残坡积物等母质类型。在重庆市境内,供试黄壤的海拔分布在200 m到1200 m之间,其中大部分黄壤主要的分布海拔范围为400~800 m,土地利用方式多为旱地,有少数的有林地和荒草地,颜色大部分为黄色或黄棕色,结构大多为粒状或块状,仅有一个剖面层次出现棱柱状结构。新生体包括黏粒胶膜、腐殖质胶膜和铁锰斑纹,土壤质地从砂质到黏质均存在。根据对供试剖面的化学性质分析可知,供试黄壤剖面普遍pH较低,酸碱度在酸性至中性之间,有机碳含量较高,表层碳氮比大部分在8~10左右,仅供试剖面Y15的碳氮比很低,这可能是因为该剖面曾经历过水改旱,强烈的干湿交替作用使得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但是该剖面的表层阳离子交换量较其他剖面较高,这是因为该剖面在经历了水改旱之后又经历了抛荒,目前为荒草地,这说明自然植被可以迅速恢复表层土壤的生产力,且相较于有机碳,阳离子交换量对土壤肥力的反应更为敏感。(2)由硅铝率和游离氧化铁含量分析可知,成土母质类型为石灰岩、侏罗系地层母质(主要为新田沟组、沙溪庙组和蓬莱镇组)以及发育自较低海拔处的须家河组石英砂岩母质的黄壤在发育过程中曾经历了一系列脱硅富铝化作用,发育自海拔较高处(1200 m以上)的须家河组砂岩母质的黄壤,由于海拔较高,其水热条件与黄壤形成的水热条件不符,因此没有发生脱硅富铝化作用,该类黄壤并不典型,而更新统沉积物母质发育形成的黄壤也同样没有发生过脱硅富铝化作用,且这一类母质发育形成的土壤分布海拔普遍较低,基本都位于200 m左右,同样不符合黄壤形成的水热条件,因此也是一类不典型的黄壤。(3)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族与土系划分标准》,15个供试剖面可检索出淡薄表层一个诊断表层,舌状层、雏形层和黏化层3个诊断表下层,准石质接触面、湿润、常湿润、滞水和潮湿土壤水分状况、氧化还原特征、热性和温性土壤温度状况、腐殖质特性、铁质特性、铝质特性、舌状现象以及盐基饱和与不饱和,并划分为淋溶土和雏形土2个土纲,常湿淋溶土、湿润淋溶土、常湿雏形土和湿润雏形土4个亚纲,简育常湿淋溶土、铁质湿润淋溶土、滞水常湿雏形土、酸性常湿雏形土、铝质湿润雏形土、铁质湿润雏型土、简育湿润雏型土等7个土类,铝质简育常湿淋溶土、斑纹铁质湿润淋溶土、漂白铁质湿润淋溶土、普通滞水常湿雏形土、铁质酸性常湿雏形土、黄色铝质湿润雏形土、普通铁质湿润雏型土和普通简育湿润雏型土等8个亚类,以及15个土族,并建立了15个土系。(4)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与发生分类之间的参比可知,发生分类与系统分类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对于发生分类的黄壤亚类,系统分类可以检索出4个亚类,而发生分类的9个土种对应于系统分类的15个土系,这说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对于土壤有更高的区分度,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应用可以避免异土同名或同土异名情况的发生。但是系统分类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即相较于发生分类简洁的命名方式来说名称过长,尤其是土族的名称,同时,这种命名方式有利于土壤类型的英文描述,对国际上土壤信息的交流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155.24
本文编号:2663161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155.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晨;马渝欣;杨金玲;李德成;张甘霖;;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基层单元土族建设现状与命名上存在的问题[J];土壤学报;2015年05期
2 张甘霖;王秋兵;张凤荣;吴克宁;蔡崇法;章明奎;李德成;赵玉国;杨金玲;;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族和土系划分标准[J];土壤学报;2013年04期
3 代数;蒋光毅;夏清;陈正发;史东梅;罗歆;;坡度和雨强对重庆市黄壤旱坡地产流产沙特征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1年04期
4 孙锋;谢世友;李智强;;地形地貌多样型的重庆如何发展特色农业[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张春华;王宗明;居为民;任春颖;;松嫩平原玉米带土壤碳氮比的时空变异特征[J];环境科学;2011年05期
6 刘文景;涂成龙;郎峗超;冯家毅;李龙波;汪齐连;刘丛强;;喀斯特地区黄壤和石灰土剖面化学组成变化与风化成土过程[J];地球与环境;2010年03期
7 王勇;乔永;孙向阳;;鹫峰国家森林公园土壤系统分类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8 杨德平;;借鉴欧洲经验,促进重庆农业产业化发展[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史学正,于东升,孙维侠,王洪杰,赵其国,龚子同;中美土壤分类系统的参比基准研究:土类与美国系统分类土纲间的参比[J];科学通报;2004年13期
10 冯学民,蔡德利;土壤温度与气温及纬度和海拔关系的研究[J];土壤学报;2004年03期
,本文编号:26631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663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