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林下种植模式对核桃林土壤物理和生物化性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5-17 17:33
【摘要】:核桃是世界重要的木本粮油植物,具较高的经济价值,是优良水土保持生态经济林树种。随着退耕还林面积的不断扩大,农林争地矛盾逐渐突出。林木生长周期长,林地早期没有收益或收益少,林下种植可以短养长,能较好解决林地早期经济收益和劳动就业问题,且能有效解决农林争地矛盾。为筛选大渡河干热河谷区核桃林下适宜种植模式发展林下经济,本研究建立了核桃+莲花白+莲花白(HLL)、核桃+莲花白+土豆(HLT)、核桃+大白菜+大豆(HDD)和核桃对照(HCK,核桃林下不种植)四种林下种植模式及玉米+土豆(NCK)农地对照,研究核桃林下种植对土壤物理性质、生物化学性质等指标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各林下种植模式的土壤改良效应。与NCK对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核桃林下种植使土壤非毛管孔隙、毛管孔隙和总孔隙分别增加2.4~14.8%、2.8~29.1%和2.6~23.1%,容重降低4.6~17.6%。(2)核桃林下种植使土壤自然含水量、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和排水能力分别增加10.5~46.1%、7.6~49.2%、7.8~56.8%、9.1~68.9%和1.4~9.1%。(3)核桃林下种植使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5.1~14.9%、3.9~12.5%、25.1~112.4%、-28.3~21.9%和-17.4~53.0%。(4)核桃林下种植使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和总微生物数量分别增加21.4~54.3%、19.2~58.1%、17.8~58.4%和21.2~54.6%。(5)核桃林下种植使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增加9.3~57.8%、16.9~57.5%、6.4~32.0%、9.7~42.2%、4.1~14.2%和1.4~38.6%。(6)核桃林下种植使土壤性质(物理、生物和化学)综合值增加72.1~491.8%,各模式大小顺序为HLLHLTHDDHCKNCK。综上所述,各模式总体上均能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持水能力、排水能力、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在大渡河干热河谷区发展核桃林下种植具有较好的培肥改土效果,其中以核桃林下种植两季莲花白为最好,对增加核桃林地总收益和解决劳动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664.1;S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冉启国;;林下种植模式及效益分析[J];现代园艺;2018年08期

2 赵翔凤;;有关林下种植中草药材的问题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23期

3 庄立;李燕;;普洱滇重楼人工林下种植技术初探[J];农村实用技术;2016年11期

4 张超德;;林下套种草珊瑚的栽培技术[J];现代园艺;2017年04期

5 梁浩;;牛大力林下种植技术及实施方案[J];绿色科技;2017年11期

6 成国良;周和锋;;梨园林下种植模式及栽培技术探讨[J];上海农业科技;2017年05期

7 陈晓晨;邵锋;孟凡磊;;林下种植绿叶蔬菜筛选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6年13期

8 柳永青;;林下种植中草药探索[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年23期

9 闫院平;;乡村靓了 乡亲乐了——记美丽休闲乡村西吉县龙王坝村[J];共产党人;2016年21期

10 李美娇;;种养合作铺就致富新路[J];致富天地;201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夏天;彭涛;金山;;凌源地区林下种植中药材技术的研究[A];辽宁省植物保护学会、辽宁省昆虫学会2011年学术交流研讨会(西安)论文集[C];2011年

2 吕和平;;退耕地林下种植苜蓿的技术探讨[A];第二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S03苜蓿栽培、加工与利用[C];2003年

3 杨昌毕;;创新林下种植技术,松茯苓助力山区脱贫[A];第七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专题一:科普助力精准扶贫[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怡 丁远奎 赵辉章;大力推广抗病高产魔芋林下种植[N];楚雄日报(汉);2019年

2 实习记者 李隆均;全市魔芋林下种植面积占全国魔芋总面积四分之一[N];安康日报;2019年

3 记者 李云良;我市新建林下种植基地4.3万亩[N];巴中日报;2019年

4 蔡令;者海镇林下种植种出生态银行[N];曲靖日报;2018年

5 记者 翟汉元 蔡国英;今年计划种植农作物840余万亩[N];六盘水日报;2017年

6 记者 刘红文 实习记者 孔明越 通讯员 张丽;地区林下种植小宗经济作物一百万亩[N];阿克苏日报(汉);2017年

7 本报记者 康学翠;“村官来了”已注册成商标[N];沧州日报;2017年

8 佟艳铃 刘阳 记者 鞠春艳;我区二季度全民创业增加值实现10.7亿元[N];大兴安岭日报;2017年

9 本报记者 武长鹏 本报通讯员 楚治涛;林下种植 贫困户的“聚宝盆”[N];安徽日报;2017年

10 黄建平;勤劳致富领头雁 林下种植天地宽[N];毕节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韩锋;林下经济发展及对林农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2 彭斌;集体林改背景下的广西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文龙;林下种植模式对核桃林土壤物理和生物化性质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8年

2 朱溢倩;浙江省林下种植非木质林产品认证的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9年

3 黄鑫龙;不同人工植被恢复模式对山核桃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4 王亚;杨树高效经营技术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5 黄乙芸;安徽省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D];安徽农业大学;2015年

6 靳雅棋;基于农户视角的林下经济效益评价[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6年

7 翁翊;浙江省主要林下经济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8 陆宏宙;马尾松林下种植金花茶可行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年

9 黄体瑜;林下套种金线莲技术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策略初探[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10 陈高扬;泉州市林下经济产业结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年



本文编号:2668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668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4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