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太阳总辐射减弱及散射辐射比例增强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图文】:
其水平高度依据冬小麦植株的生长而及时进行人工抬高,控制冬小麦冠层顶逡逑部与遮光材料的距离始终保持在0.5m左右,以保证小麦群体内除了辐射环境不同外,逡逑其他的气象要素基本相同,阴雨天不进行遮光处理。图2-2是冬小麦开花期(2016年逡逑4月15日)冠层85?95cm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变化情况,由图可见,试验处理对逡逑观测小气候无显著影响。试验小区面积为4mx4m,其中有效遮光面积为2.5m><2.5m,逡逑小区之间种植有4m间隔保护区,确保各个实验小区之间不相互影响。试验采用随机逡逑区组设计,每个处理重复3次。逡逑yUM空气相对湿度I邋IT1邋EZHDT2逡逑3逦^邋层空气温度-------CK邋^T1邋-^-T2逡逑*邋2。_1邋出逦W邋I邋I』逡逑卜I⑴WM…曑M丨"逡逑8:00逦10:00逦12:00逦14:00逦16:00逦18:00逡逑时间逡逑图2-2开花期各处理冠层(85?95cm)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逡逑(观测时间:2016.04.15;观测高度:90cm)逡逑2.4试验测定项目逡逑(1)
3.1冬小麦光合特性逡逑3.1.1冬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逡逑从图3-1可以看出,开花后冬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逐渐下降,开期净光合速率逡逑最高,至此后逐渐下降,两年度间表现站木?致。太阳辐射减弱提高了冬小麦旗叶净逡逑光合速率,从而影响光合产物生成。在开花后0-28d,J1.相.1?..的旗叶净光合速率f逡逑均值分别比邋CK提高了邋1.42%和邋10.1%邋(2015-2016),3.88%和邋9.44%邋(2016-2017),逡逑两年度间的冬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平均值由大到小排序为T2>T1>CK,,两年度间均以逡逑T2处理对冬小麦的旗叶净光合速率影响最大。太阳辐射减弱条件下散射辐射比例增逡逑力口,使得冬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提高。在开花后0-28d,T2的净光合速率平均值均显逡逑著高于T1,T2比T1的净光合速率平均值高8.54%(2015-2016)和5.36°/。(2016-2017),逡逑两年度T1和T2净光合速率变化情况基木一致,T1和T2的净光合速率差异达到显著逡逑水平(P<0.05)。逡逑-V邋25「逦25「逡逑丨::NS%逡逑|0邋逦?逦'逦?逦'逦'邋10邋逦1逦1逦1逦1逦1逡逑0逦7逦14逦21逦28逦0邋7逦14逦21逦28逡逑花后天数(d)逦花天数(d)逡逑图3-1不同处理对冬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逡逑3.1.2冬小麦旗叶气孔导度逡逑从图3-2可以看出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512.11;S16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小丽;何洪林;张黎;于贵瑞;;1981-2010年中国散射光合有效辐射的估算及时空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14年03期
2 乔旭;张宏芝;雷钧杰;王美;赵奇;薛丽华;赛力汗·赛;陈兴武;;遮阴强度对小麦光合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3年08期
3 郑有飞;徐静馨;吴荣军;;遮荫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13年01期
4 易九红;张超凡;黄艳岚;周虹;;遮荫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响应研究进展[J];作物研究;2013年01期
5 黄玲;高阳;李新强;邱新强;巩文军;申孝军;段爱旺;;水分对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干物质积累和转移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12年06期
6 赵姣;郑志芳;方艳茹;周顺利;廖树华;王璞;;基于动态模拟模型分析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特征对产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3年02期
7 徐彩龙;尹燕枰;蔡瑞国;王平;李勇;郭俊祥;陈二影;翟学旭;刘铁宁;王振林;;弱光条件下不同穗型小麦品种旗叶光合特性和抗氧化代谢[J];作物学报;2012年07期
8 蔡剑;姜东;;气候变化对中国冬小麦生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09期
9 马金玉;梁宏;罗勇;李世奎;;中国近50年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变化趋势特征[J];物理学报;2011年06期
10 郑有飞;倪艳利;麦博儒;吴荣军;冯妍;孙健;李健;徐静馨;;太阳辐射减弱对冬小麦旗叶光合速率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雪芬;王春乙;杜子璇;瞿薇;;太阳辐射的变化及其对小麦生长影响的数值模拟[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生态气象业务建设与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华伟;遮光和渍水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2 牟会荣;拔节至成熟期遮光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冯妍;太阳辐射减弱下冬小麦生物量变化的大田试验与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2 倪艳利;模拟太阳辐射减弱对冬小麦光合荧光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3 张黎萍;高温和弱光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4 李文阳;花后弱光对小麦产量、淀粉品质及其形成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5 文军;遮荫对粤西香根草光合特性和生长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07年
6 伍维模;不同基因型冬小麦灌浆特征及物质转移效率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6794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679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