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业生产中氮肥不合理施用是造成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蔬菜种植地由于水肥投入不合理引起的土壤氮素淋溶问题更为严重。为研究华北地区典型露地菜地不同水氮管理措施下氮素淋溶特征及不同的阻控措施对减少氮淋溶的效果,在华北露地菜地(黄瓜-白菜1年两作)设置了不同氮肥水平、控制灌溉量、配施有机肥、以及在减氮20%基础上添加氮肥增效剂(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生物炭)和秸秆还田等阻控措施,研究不同水氮管理措施下的氮素淋溶特征,并对关键处理的磷素淋溶也进行了监测。淋溶测定采用渗漏池法(80cm深度),并在土壤剖面不同深度安装了陶土头监测不同深度土壤溶液中硝态氮的浓度变化。此外,分析测定了河北清苑、河南栾川和北京昌平三个代表性地区露地菜地土样的磷素淋溶临界值,确定该地区磷素淋溶阈值。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形态氮素淋溶特征:黄瓜-白菜生长期间,淋溶的氮素以硝态氮为主,占80cm土体全年总氮淋溶量的86.9%-94.1%;其次是有机氮,占淋溶量的6.3%-14.6%;淋溶的氮素中,铵态氮最少,占全年总氮淋溶量不到1%。(2)不同措施总氮淋溶特征:在农民常规施肥水平(780 kgN/ha/season)下,全年淋洗出80cm土体的全氮为585.3 kgN/ha,占施氮量的37.5%,总氮淋失量和施氮量呈显著线性关系;其中黄瓜季、瓜菜过渡季以及白菜季的氮淋溶分别占27.8%、20.0%和52.2%。在常规施氮量上减氮20%和50%,全年总氮淋溶量可分别减少18.3%和43.0%。在减氮基础上添加双抑制剂(N2I)、生物炭(N2B)和秸秆还田(N2S),总氮淋洗量分别比N2处理减少23.5%、15.3%和7.1%。减氮20%基础上减少灌溉量20%(N2LW)可使80cm土体总氮淋溶量降低38.4%。由于基肥施肥方式为种植行上小高畦开沟施肥并覆土,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对减少氮淋溶量未显示显著影响。(3)不同措施淋溶液中硝态氮浓度特征:土壤80cm深处淋溶液中硝态氮浓度在春黄瓜种植期间为在4.8-88.6mg/L之间,白菜季种植期间在14.0-114.8mg/L之间,硝态氮浓度随着施肥量增加而明显增加;减氮20%(N2)和减氮50%(N3)分别减少全年平均淋溶液硝态氮浓度20.3%和46.7%。不同阻控措施(N2I、N2B、N2S、N2LW)对降低淋溶液中硝态氮浓度也有一定效果(降低1.6%-18.9%)。(4)不同深度土壤淋溶液硝态氮浓度特征:20cm、50cm和80cm深度土壤溶液中硝态氮浓度在黄瓜季分别在28.1-257.8mg/L、16.1-73.8mg/L和9.4-55.0mg/L之间,总体趋势是处理N3N2N2LW;N3处理50cm和20cm处淋溶液的硝态氮平均浓度分别是80cm处浓度的1.5倍和4.8倍。在整个黄瓜季土壤溶液硝态氮浓度明显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表层20cm处浓度远远高于深层,特别是在最后两次追肥阶段。白菜季50cm、80cm、100cm各层土壤溶液硝态氮浓度分别在10.0-241.7mg/L、47.2-167.5mg/L和10.8-138.0mg/L之间,农民常规施肥处理(N3)在基肥和两次追肥阶段,土壤淋溶液中的硝态氮浓度都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显著线性减少;N3处理50cm和20cm处淋溶液的硝态氮浓度分别是80cm处浓度的1.7倍和2.2倍。(5)土壤剖面硝态氮积累动态及特征:蔬菜生长期间,土壤剖面0-20cm、20-40cm、40-60cm各层次土壤硝态氮含量随时间和追肥进程呈逐渐升高趋势,黄瓜季含量分别在3.6-191.6kgN/ha、6.3-145.2 kgN/ha和2.7-114.7 kgN/ha之间。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农民常规施肥处理N3整个生长季土壤0-20cm和20-40cm层次的平均含量分别是40-60cm的1.6倍和1.3倍。蔬菜收获后农民常规施肥处理N3土壤0-80cm中无机氮(Nmin)含量在黄瓜季和白菜季分别为327.6 kgN/ha、354.9 kgN/ha。相比N2处理,减少施肥量(处理N1、N2)后土壤无机氮含量降低,在减氮20%基础上添加增效剂(双抑制剂、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减少灌溉都增加了两季蔬菜的土壤无机氮含量。(6)淋溶液中磷的淋失:80cm深度土壤淋溶液中磷的含量很低,在整个蔬菜季,淋溶液中全磷浓度均1mg/L,各处理在整个蔬菜季平均总磷淋溶量为1.28 kg P_2O_5/ha,占施磷量的0.16%。添加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减少磷淋溶有一定的作用。三个不同质地褐土中,河南栾川菜地Olsen-P淋溶临界值为114.9 mg/kg;河北清苑菜地Olsen-P淋溶临界值为105.3 mg/kg;北京昌平菜地磷素淋溶临界值为117.3 mg/kg,其临界值与土壤本身的特性(如钙、铝、铁等含量)有关。(7)作物产量及吸氮量:相比常规施肥处理,除了减氮50%处理(N1)降低了蔬菜产量外,其余施肥处理对蔬菜产量都没有显著影响。各处理间除了黄瓜季N1处理吸氮量显著低于其它施氮处理外,其余施氮处理之间吸氮量无显著差异。黄瓜季各施肥处理间氮肥利用率在12.3%-18.1%之间,白菜季氮肥利用率在10.7%-22.9%之间。施氮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P、K养分的吸收量和养分利用率,添加双抑制剂和生物炭处理效果最为明显。(8)氮素表观平衡:若氮素损失仅考虑淋溶损失来计算氮平衡,用“N输入-N输出-N素淋溶=N平衡”公式来计算两季蔬菜的氮素表观平衡,黄瓜季除了对照不施肥处理,其余施肥处理土壤中氮素都有不同程度的盈余;白菜季各处理各有盈缺,农民常规施肥处理土壤氮素盈余最多,其余阻控措施各有盈缺,其中在减氮20%上秸秆还田处理氮素盈余量最接近平衡。其它途径的损失(如氨挥发、硝化反硝化等)也需同时关注,以更全面评估施肥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71
【图文】:
.1 研究目标目前对于蔬菜地氮磷淋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保护地菜地,而对露地菜地的研究相对较不同的研究人员已经报道了一些农田氮淋失的结果,但基于综合设计方案的系列对比试本研究主要针对华北地区典型一年两作露地菜地种植系统,揭示在该地区同热季等特定候及管理条件下,露地蔬菜生产体系下氮磷淋失与水肥响应的关系,探究不同施肥量下的规律并研究有机肥和化肥配施,肥料配施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双抑制剂、生物炭、和减少灌溉对氮磷淋溶的阻控效果,为改地区露地菜地氮素淋溶损失提供技术支持和依.2 研究内容针对华北地区典型一年两作露地菜地展开如下研究)氮磷淋溶的水氮响应关系:不同氮肥用量及灌溉量的氮淋溶特征;)不同管理措施(抑制剂、生物炭、秸秆还田)对露地菜地氮淋溶阻控的效果;)褐土区代表性露地菜地磷素淋溶临界值.3 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耿玉栋;张千千;孙继朝;刘景涛;;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地下水埋深对水中硝态氮浓度分布的影响[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6年06期
2 尹娟;费良军;朱悦发;;灌水定额对波涌灌溉土壤中硝态氮浓度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3 陈卫民;张清敏;戴树桂;;铜绿微囊藻对亚硝态氮的利用[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05期
4 于婷;戴景峻;雷腊梅;彭亮;;温度、光照强度及硝酸盐对拟柱孢藻(Cylindrospermopsis raciborskii N8)生长的影响[J];湖泊科学;2014年03期
5 李娟;章明清;孔庆波;;土壤无机氮解吸特性和菜稻轮作对田间渗漏水硝态氮浓度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8年15期
6 张悦周;吴耀国;李想;尹德忠;;反硝化条件下河流沉积层中苯降解的实验研究——硝态氮与亚硝态氮共存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7 徐影;仇天雷;韩梅琳;李军;王旭明;;响应曲面法优化固相反硝化的工艺条件[J];环境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8 王明霞;周志峰;袁玲;;硝态氮对不同品种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9 颜明娟;章明清;陈子聪;李娟;林琼;吴启堂;熊德忠;;菜园土壤无机氮解吸特性对硝态氮流失潜能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01期
10 杨琳;黄介生;吴争光;;暗管控制排水条件下土壤硝态氮运移转化规律的试验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忠;;培养液硝态氮浓度和培养时间对菠菜叶片硝酸还原酶诱导活性的影响[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树辉;裂缝条件下稻田土壤中N_2O的释放和氮溶质运移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东炎;华北潮褐土区露地菜地氮磷淋溶特征及阻控措施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2 鲍俊丹;土壤氮素硝化过程中亚硝态氮的累积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3 王丁;层状土壤波涌灌间歇入渗氮素运移及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试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4 侯晶;浦东新区大田蔬菜地无机氮淋溶试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林雪松;河套灌区节水溉灌溉前后水土环境变化及农田水肥效率模拟[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6 高存川;三株好氧反硝化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2年
7 崔杰;灌施尿素条件下复水对蓄水单坑土壤水氮运移的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8 张金福;施用鸡粪和化肥对稻麦轮作农田土壤肥力和氮磷迁移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9 刘继培;不同水氮条件下土壤—蔬菜系统氮素运移吸收规律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10 王明霞;不同叶菜类蔬菜利用硝态氮的生理生化机理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
27343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734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