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中亚热带不同植被类型对森林土壤DOM特征及微生物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7-09 10:02
【摘要】:本文通过对福建三明中亚热带野外定位站保护区内由米槠天然林转换而成的米槠天然次生林(SF)、米槠人工促进更新林(AR)、马尾松人工林(PM)和杉木人工林(CF)四种不同林分进行研究,对其0-10cm表层土进行11月和4月两个季度的采样,进行理化性质、土壤DOM数量,光谱结构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测定研究,旨在探求中亚热带不同季节和不同林分土壤DOM与微生物群落和酶活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季节和林分对土壤理化性质、DOM数量和光谱结构以及微生物群落和酶活性都有显著影响。本研究中季节对SF、AR、PM、和CF四种林分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养分的影响显著。季度、林分和两者的交互作用主要对SOC、TN、MBC、MBN和NH4+-N和N03--N的积累有显著影响。本研究中4月份各林分DOC含量整体高于11月份,而DON含量在11月的整体高于4月份。且两季度中SF和AR的DOC,DON含量均显著高于PM和CF。由紫外、红外和三维荧光光谱结果显示,4月份各林分土壤DOM中整体大分子物质和难分解物质较11月多;PM和CF 土壤DOM中难分解物质比SF和AR多。季节和林分对微生物整体有显著影响。4月份相较与11月份各林分SOC向MBC转化速率快,微生物量积累增加导致MBC/MBN较高;N素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因子,阔叶林土壤中pG和CBH活性较高,相反针叶林土壤PHO和PEO活性较高。11月份各林分GP较多,4月份GN较多;两季度个林分F:B的顺序均为SFARCFPM,与生态系统稳定性规律相符。4月份各林分都受养分胁迫,针叶树种PM和CF受养分胁迫较SF和AR更为严重。两季度TN、DON和SOC是影响不同林分土壤酶活性的关键驱动因子,N占主导地位,在本地区发挥着养分利用的引领作用,土壤C循环酶N循环酶与土壤碳氮养分相互影响,碳氮循环存在一定耦合关系。不同季节和不同林分的微生物群落中 Fungi、GP、GN 为主导变异菌种,SOC、MBC、MBN、NH,-N 和 NO3-N 和是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微生物对碳的利用有一定的选择性,更倾向于利用易分解的有机碳,可溶性有机质DOM的含量对酶活性有显著影响,但其质量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酶活性无显著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714
【图文】:

技术路线图,研究方法,样品


图2-1技术路线图逡逑Fig.2-1邋The邋technology邋research邋graph逡逑2.3研究方法逡逑

林分,土壤,月份,浓度


in邋different邋seasons邋for邋the邋same邋stand,different邋lower-case邋letters邋indicate邋significant邋difference邋among邋different逡逑stands邋(P<0.05).Same邋as邋below逡逑由图4-1可知SF和AR的DOC含量4月份显著高于11月份(P<0.05),PM和CF则无显逡逑著差异。11月份PM的DOC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三种林分(P<0.05),邋4月份四种林分间差异显逡逑著,表现为AR>SF>CF>PM。SF的DON含量11月和4月无显著差异,其他三种林分AR、逡逑PM和CF季节差异均显著(P<0.05);邋11月份四种林分DON含量无显著差异,4月份SF显著逡逑高于其他三种林分,CF含量高于AR和PM。且4月份各林分DON整体低于11月份。逡逑4.2不同季节各林分类型的土壤DOM光谱学结构特征逡逑4.2.1各类光谱性质指标逡逑有机物在254nm下的紫外吸收值AI代表芳香族化合物,E253/M3主要代表具有不饱和碳逡逑碳键的一类较难分解的化合物

和林,光谱特征,林分,米槠


季度逦季度逡逑图4-1不同季节各林分土壤DOC和DON的浓度逡逑Fig邋4-1邋Soil邋DOC邋and邋DON邋concentrations邋in邋different邋seasons逡逑注:Nov:邋11邋月份邋November,Apr:4邋月份邋April;SF:米槠天然次生林邋Natural邋secondary邋forest邋of邋Castanopsis逡逑carlesii;邋AR:米槠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邋Artificial-assisted邋natural邋regeneration邋forest邋of邋Castanopsis邋carlesii;逡逑PM:马尾松人工林邋Plantation邋of邋Pinus邋massoniana;邋CF:杉木人工林邋Plantation邋of邋Cunninghamia邋lanceolata.逡逑图中数据为平均值±标准差(n=3);不同大写字母代表相同林分不同季节的显著差异,不同小写字母代表相逡逑同季节不同林分的显著差异(P<0.05).下同逡逑The邋data邋in邋the邋figure邋is邋mean±standard邋deviation邋(n=3);邋Different邋capital邋letters邋represent邋significant邋differences逡逑in邋different邋seasons邋for邋the邋same邋stand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师舞阳;王淑玉;施剑锋;;酸性矿坑废水及目前研究酸性矿坑废水微生物群落的方法(英文)[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年15期

2 M.J.Mclaughlin;尹瑞令;;根际的磷流[J];土壤学进展;1988年03期

3 夏旭倩;牛青山;;皮肤微生物群落的研究进展及法医学应用[J];刑事技术;2019年03期

4 李文斌;宋敏丽;唐中伟;温艳珍;吴晓丽;;自然发酵泡菜微生物群落变化的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年11期

5 陈晓倩;殷浩文;;斑马鱼饲养循环装置中的水生环境微生物群落代谢[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7年02期

6 王晓琦;王琦;郭潇;刘璐瀛;郭江涛;姚锦仙;朱怀球;;夏威夷海洋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基因组分析(英文)[J];Science Bulletin;2015年03期

7 余小玉;;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其研究方法进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年09期

8 郭海滨;张少辉;;分子生物学方法在乳制品微生物群落检测中的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王岩;沈锡权;吴祖芳;翁佩芳;;PCR-SSCP技术在微生物群落多态性分析中的应用进展[J];生物技术;2009年03期

10 魏力;杨成运;李友国;;环境微生物群落功能研究的新方法和新策略[J];生态学报;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等等;宋志文;徐爱玲;郑远;夏岩;;青岛市不同功能区冬季空气微生物群落代谢与多样性特征[A];十一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十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3年

2 张志明;韩晓增;;对中国东北黑土区剖面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的研究[A];第八次全国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三次全国土壤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3 刘五星;骆永明;余冬梅;滕应;李振高;;油泥的预制床修复及其微生物群落变化[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宁康;;微生物组分析方法研究和在营养健康领域中的应用[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暨首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7年

5 陈晓倩;殷浩文;;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方法的进展[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6 汪涵;杨成方;郭楚玲;卢桂宁;党志;;矿区稻田土壤纵向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A];第七次全国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次全国土壤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7 曾静;王慧中;苟敏;汤岳琴;木田建次;;生物淋滤微生物群落驯化及脱铬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八、九章)[C];2014年

8 李慧;何晶晶;张颖;徐慧;史荣久;陈冠雄;;选择16S rDNA不同高变区研究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比较[A];第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刘波;郑雪芳;林营志;兰江林;林斌;叶耀辉;罗仰奋;;零排放猪场基质垫层微生物群落脂肪酸生物标记多样性分析[A];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二届全国农业微生物研究及产业化研讨会》和《第十一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和内蒙古微生物学会2008年会》论文摘要[C];2008年

10 张猛;;人类肠道微生物群落与慢性疾病[A];2017儿童临床营养治疗培训班资料汇编[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鲁亦;移民微生物群落也“西化”[N];中国科学报;2018年

2 赵熙熙;微生物群落没有“孤岛”[N];中国科学报;2019年

3 记者 李锦丹 通讯员 周飞 何聃;进一步探明微生物群落应对降水变化的敏感性[N];广东科技报;2018年

4 华凌;南北极海洋微生物群落差异显著[N];科技日报;2012年

5 金锋实验室 胡旭 博士;肠道里有个细菌王国[N];中国医药报;2019年

6 张梦然;南极冰川湖下有各种微生物群落栖息[N];科技日报;2014年

7 记者 刘海英;英发现以异糖酸为食的微生物群落[N];科技日报;2014年

8 通讯员 梁淡丽 记者 刘传书;中外科学家全方位分析全球微生物群落[N];科技日报;2011年

9 罗刚;等待破解的微生物之谜[N];健康报;2006年

10 何积惠 吕吉尔 编译;2020科学图景展望[N];文汇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殿鑫;土著功能微生物群落还原某铀尾矿库地下水中U(Ⅵ)的实验研究[D];南华大学;2018年

2 刘学端;海底及污染环境中微生物群落分子多样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

3 王海亮;冲绳海槽和马努斯海盆热液区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与代谢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7年

4 凌宗欣;女性生殖道微生物群落菌群多样性变化与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张世伟;酿酒葡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其氮代谢通量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8年

6 谢伟;深海热液口微生物群落环境适应性及其基因资源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焦硕;微生物群落构建和演替对石油污染物的响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8 梁健;子午岭植物群落演替与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群落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建峰;Bio-trap技术研发及其在地下水中萘降解相关微生物群落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2017年

10 谢建平;功能基因芯片(GeoChip)在两种典型环境微生物群落分析中应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伟;赣江下游河湖交错带微生物群落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9年

2 廖伟楠;微生物群落宏基因组数据的建模与分析[D];厦门大学;2017年

3 陈敏纯;血红哈卡藻藻际微生物群落及藻际细菌Labrenzia sp. PO1的研究[D];深圳大学;2018年

4 于涵;硅藻页岩对水稻根际土壤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5 汪顺;人体皮肤微生物群落高通量测序数据挖掘[D];厦门大学;2017年

6 王芳;秸秆腐解的微生物群落演替过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7 鲍勇;中亚热带不同植被类型对森林土壤DOM特征及微生物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

8 吴生荣;母-婴口腔微生物群落结构相关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9年

9 张玲;小鼠和猪后肠微生物群落对两种类型日粮纤维的响应规律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7年

10 黄良超;基于web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及可视化的研究与实现[D];辽宁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473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7473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a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