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玉米连作下黑土各组分有机质化学结构特征
【图文】:
1916中国农业科学49卷作图。2结果2.1黑土各密度组分及团聚体中碳含量玉米连作土壤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中碳含量如图1-a所示,<0.053mm团聚体中碳含量最少18.80—20.69g·kg-1,>0.053mm团聚体中碳含量较高27.68—31.10g·kg-1。与玉米连作前相比,24年玉米连作下>0.053mm团聚体中碳含量减少,且表1所示2—0.25mm团聚体中的差异显著;<0.053mm团聚体中碳浓度增加,差异不显著。土壤各密度组分中碳含量如图1-b所示,OF组分中碳含量最高,其次是LF组分中,MF中的碳含量最少;表1所示,24年玉米连作后,各密度组分中碳含量有显著变化,LF中增加32.74%,OF中减少16.72%,全土和MF中碳含量变化不显著。含碳量arbonCoctcenratinog(kg·1-)图1全土和各粒级团聚体及各密度组分碳含量Fig.1Carboncontentinbulkandallaggregatesanddensityfractionations表1全土和各粒级团聚体、密度组分碳含量的独立样本T检验Table1Ttestofbulksoilandallaggregates,densityfractionations比较对象Comparisonobject原土分离组分Fractionationfrombulk均差Meandifference标准误Standarderrort值tvalue显著水平Significantlevel连作年限Continuouscroppingyears0—24年0-24year全土Bulk-1.610.42-3.810.062>2mm0.110.820.1350.9052-0.25mm-1.720.39-4.420.048*0.25-0.053mm-0.920.65-1.420.292<0.053mm0.560.580.960.438LF76.848.728.820.013*OF-65.534.23-15.500.004**MF0.651.350.480.6502.2黑土有机质红外光谱特征全土及各粒级团聚体、密度组分红外光谱测定结果如图2、图3所示,其吸收带和吸收峰相似,主要吸收峰是3620cm-1(醇酚自由-OH)、3380cm-1(酚醇缔合-OH)、1625cm
1916中国农业科学49卷作图。2结果2.1黑土各密度组分及团聚体中碳含量玉米连作土壤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中碳含量如图1-a所示,<0.053mm团聚体中碳含量最少18.80—20.69g·kg-1,>0.053mm团聚体中碳含量较高27.68—31.10g·kg-1。与玉米连作前相比,24年玉米连作下>0.053mm团聚体中碳含量减少,且表1所示2—0.25mm团聚体中的差异显著;<0.053mm团聚体中碳浓度增加,差异不显著。土壤各密度组分中碳含量如图1-b所示,OF组分中碳含量最高,其次是LF组分中,MF中的碳含量最少;表1所示,24年玉米连作后,各密度组分中碳含量有显著变化,LF中增加32.74%,OF中减少16.72%,全土和MF中碳含量变化不显著。含碳量arbonCoctcenratinog(kg·1-)图1全土和各粒级团聚体及各密度组分碳含量Fig.1Carboncontentinbulkandallaggregatesanddensityfractionations表1全土和各粒级团聚体、密度组分碳含量的独立样本T检验Table1Ttestofbulksoilandallaggregates,densityfractionations比较对象Comparisonobject原土分离组分Fractionationfrombulk均差Meandifference标准误Standarderrort值tvalue显著水平Significantlevel连作年限Continuouscroppingyears0—24年0-24year全土Bulk-1.610.42-3.810.062>2mm0.110.820.1350.9052-0.25mm-1.720.39-4.420.048*0.25-0.053mm-0.920.65-1.420.292<0.053mm0.560.580.960.438LF76.848.728.820.013*OF-65.534.23-15.500.004**MF0.651.350.480.6502.2黑土有机质红外光谱特征全土及各粒级团聚体、密度组分红外光谱测定结果如图2、图3所示,其吸收带和吸收峰相似,主要吸收峰是3620cm-1(醇酚自由-OH)、3380cm-1(酚醇缔合-OH)、1625cm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金花;刘军;杨志兰;魏飞;郭成藏;景峰;刘建国;;秸秆还田下长期连作棉田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的变化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15年03期
2 尹小刚;王猛;孔箐锌;王占彪;张海林;褚庆全;文新亚;陈阜;;东北地区高温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及对策[J];应用生态学报;2015年01期
3 彭义;解宏图;李军;董智;白震;王贵满;陈智文;张旭东;;免耕条件下不同秸秆覆盖量的土壤有机碳红外光谱特征[J];中国农业科学;2013年11期
4 梁尧;韩晓增;丁雪丽;;东北黑土有机质组分与结构的研究进展[J];土壤;2012年06期
5 邢会琴;肖占文;闫吉智;马建仓;孟嫣;;玉米连作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主要养分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1年10期
6 窦森;李凯;崔俊涛;关松;张晋京;;土壤腐殖物质形成转化与结构特征研究进展[J];土壤学报;2008年06期
7 张蕾;依艳丽;贺忠科;贾振文;杜安军;;沈阳市郊玉米连作土壤有机质组成及其对土壤结构的影响[J];土壤通报;2008年04期
8 肖彦春;窦森;;土壤腐殖质各组分红外光谱研究[J];分析化学;2007年11期
9 赵兰坡;王鸿斌;刘会青;王艳玲;刘淑霞;王宇;;松辽平原玉米带黑土肥力退化机理研究[J];土壤学报;2006年01期
10 郭景恒,朴河春,刘启明;碳水化合物在土壤中的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地质地球化学;200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郑存德;土壤物理性质对玉米生长影响及高产农田土壤物理特征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2 梁尧;有机培肥对黑土有机质消长及其组分与结构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2年
3 唐晓红;四川盆地紫色水稻土腐殖质特征及其团聚体有机碳保护机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任雅阁;典型农耕土壤固碳潜力表征及其环境意义[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福韬;乔云发;苗淑杰;韩晓增;;长期玉米连作下黑土各组分有机质化学结构特征[J];中国农业科学;2016年10期
2 谷思玉;何鑫;聂艳龙;张一鹤;杨艳;于雪薇;魏自民;;有机肥施用对盐渍土富里酸荧光特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16年05期
3 高凤杰;马泉来;韩文文;单培明;周军;张少良;张志民;王宏燕;;黑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及分布格局[J];环境科学;2016年05期
4 王婧怡;占今舜;邬彩霞;赵国琦;;植物化感物质及其机理[J];饲料博览;2016年04期
5 高强伟;代斌;罗承德;刘丽;马丹;张翠翠;;蜀南竹海毛竹林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异质性[J];生态学报;2016年08期
6 赵英男;黄珊珊;郑宝香;;黑龙江省玉米连作潜在危害及应对措施[J];现代化农业;2016年04期
7 赵欣宇;吴景贵;刘文利;曲晓晶;;农业有机废弃物对黑土腐殖质元素组成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6年02期
8 顾秋蓓;杨琼;余涛;杨忠芳;;耕作措施对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以黑龙江省与吉林省典型地区为例[J];现代地质;2016年02期
9 韩瑞芸;陈哲;杨世琦;;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磷及水土的影响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6年09期
10 马泉来;高凤杰;张志民;单培明;韩文文;周军;曲茉莉;;我国东北黑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模拟[J];环境科学研究;201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薛剑;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2 王志刚;灌漠土上连续间作对作物生产力和土壤肥力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3 柴彦君;灌漠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固碳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4 刘文利;延边苹果梨园土壤肥力及不同结合态腐殖质分布特征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4年
5 苑亚茹;不同土地利用与施肥管理对黑土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志强;陈源泉;隋鹏;袁淑芬;高旺盛;;华北春玉米高温胁迫影响机理及其技术应对探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2 杜章留;任图生;胡春胜;;保护性耕作对太行山前平原土壤热水解和酸解有机碳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3年11期
3 潘剑玲;代万安;尚占环;郭瑞英;;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素有效性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年05期
4 周怀平;解文艳;关春林;杨振兴;李红梅;;长期秸秆还田对旱地玉米产量、效益及水分利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年02期
5 陈云峰;韩雪梅;胡诚;李双来;乔艳;刘东海;;长期施肥对黄棕壤固碳速率及有机碳组分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3年02期
6 赵龙飞;李潮海;刘天学;王秀萍;僧珊珊;;花期前后高温对不同基因型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2年23期
7 尹小刚;刘武仁;郑洪兵;张海林;褚庆全;文新亚;殷鹏飞;陈阜;;松辽平原中部地区应对气候干旱变化的土壤耕作技术[J];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22期
8 刘军;唐志敏;刘建国;张东升;刘萍;蒋桂英;;长期连作及秸秆还田对棉田土壤微生物量及种群结构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2年08期
9 纪文君;史舟;周清;周炼清;;几种不同类型土壤的VIS-NIR光谱特性及有机质响应波段[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2年03期
10 赵龙飞;李潮海;刘天学;王秀萍;僧珊珊;潘旭;;玉米花期高温响应的基因型差异及其生理机制[J];作物学报;2012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田兆君;铅锌矿污染土壤中颗粒状有机质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D];浙江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世忠;王自林;李淑敏;赵凤涛;贾昀秋;;玉米连作效果分析[J];耕作与栽培;1993年03期
2 李新;;辽宁玉米连作问题浅析[J];辽宁农业科学;2014年01期
3 吴雨华,诸叶平;小麦—玉米连作智能专家系统在生产领域的推广应用[J];农业与技术;2004年03期
4 谢佳贵;张宽;王秀芳;王立春;张国刚;尹彩侠;杨锡财;邹明辉;李杰;;磷肥在黑土春玉米连作区玉米后效作用的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5 蒋彦江;金莹;金彦文;;黑龙港粮区小麦玉米连作中的主要问题及改良措施[J];农业科技通讯;2011年02期
6 周世忠;王自林;刘凤洁;;玉米连作试验研究报告[J];吉林农业科学;1992年01期
7 贺业富;玉米连作要品种倒茬[J];新农业;1995年01期
8 张运经;江河洲滩春秋玉米连作高产的关键措施[J];湖北农业科学;1998年03期
9 高凤菊,戴忠民,朱金英,崔光泉,王友平;小麦-玉米连作条件下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J];玉米科学;2004年01期
10 栾天明;;玉米连作田增施钾肥的试验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谢佳贵;张宽;王秀芳;王立春;张国刚;;磷肥在黑土春玉米连作区对玉米后效作用的研究[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2 谷利敏;王敬锋;董树亭;刘鹏;赵秉强;So Hwat Bing;;水氮耦合对小麦-玉米连作条件下小麦季氮素利用特性和产量的影响[A];中国作物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刘强;棉花应该怎样种?[N];农民日报;2003年
2 束合;计算机上可种田[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2年
3 陶广汉;两季玉米连作 收后抢种萝卜[N];中国特产报;2005年
4 速合;计算机上可种田[N];科技日报;2002年
5 穆刘法;以养促种 大发“粮财”[N];山西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建兵;智能化小麦玉米连作系统模拟及其在互联网上的实现[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本文编号:27524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752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