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壳寡糖衍生物的制备及对南方根结线虫杀灭活性初步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432.45
【图文】:
图 1.1 几丁质、壳聚糖和壳寡糖的化学结构Figure 1.1 Chemical structure of chitin, chitosan and chitooligosaccharide壳聚糖和壳寡糖及其衍生物在农业上的应用聚糖和壳寡糖本身具有抑菌、抗虫、抗病等生物活性,因此可以用增效剂协助植物抵抗病害,同时壳聚糖和壳寡糖对植物根系生长、好的促进作用,因而可以作为生长调节剂或种子包衣剂,壳聚糖及有改良土壤的功能,可以增加土壤中氮的含量,增加土壤肥力。并作为涂膜用于果蔬等的保鲜。由于壳聚糖和壳寡糖来源天然,本身合绿色发展的需要,因此壳聚糖和壳寡糖及其衍生物在农业领域有景。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种子包衣剂:壳聚糖和壳寡糖可以显著提高多
图 2.3 氨基脲类壳寡糖衍生物的红外谱图Fig. 2.3 The FTIR spectra of the aminourea chitooligosaccharide derivatives.3.2 核磁氢谱分析氨基脲类壳寡糖衍生物的核磁氢谱如图 2.4 所示,首先在壳寡糖的氢谱,壳寡糖 H2 位于 2.96 ppm 处,H1 位于 4.42 ppm 处,而 3.5-3.8 ppm 处的则对应着壳寡糖单元环上的 H3,H4,H5 和 H6。而在溴乙基壳寡糖衍生物 3.17 ppm 处出现了新的吸收峰,对应着在氨基上引入的溴乙基中的亚甲子。在肼乙基壳寡糖衍生物中,3.47 ppm 和 3.48 ppm 处的化学位移对应基相连的亚甲基上质子,而在甲氧甲酰化肼乙基壳寡糖衍生物的氢谱中,吸收峰减弱,并于 3.62 ppm 处出现了一个强的单吸收峰,可归因于甲氧的-OCH3上的氢,在三种氨基脲类衍生物的氢谱中,又与 MCHECOS 表
图 2.4 氨基脲类壳寡糖衍生物的核磁氢谱Fig. 2.4 The1H NMR spectra of the aminourea chitooligosaccharide derivatives.3.3 核磁碳谱分析氨基脲类壳寡糖衍生物的核磁碳谱结果如图 2.5 所示,壳寡糖单元环上碳原子的化学位移分别位于 55.87 ppm(C2), 59.97 ppm(C6), 70.38 ppm(.69 ppm(C5), 76.48 ppm(C4)和 99.18 ppm(C1)处。在 53.15 ppm 处新的化学位移信号归因于溴乙基壳寡糖中的-NH-CH2-结构,而在肼乙基的碳谱中,-CH2NHNH2的化学位移信号出现在 57.32 ppm 处。在甲氧甲乙基壳寡糖的谱图中,又在 55.11 ppm 处出现了新的信号峰,可归OOCH3结构中的甲基碳,而在三种氨基脲类壳寡糖衍生物中,55.11 ppm 学信号减弱,证明甲氧基被取代,在 AUCOS2 的谱图中,还出现了-CH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万宏;丁振中;曾哲灵;邓红兵;平立凤;高小燕;;壳寡糖制备工艺优化[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年14期
2 李静;毛礼和;;壳寡糖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展望[J];安徽农学通报;2019年05期
3 徐进云;贾辉;杨俊玲;齐东来;;壳寡糖铁(Ⅲ)配位产物的合成与表征[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7年02期
4 汪连生;王巍;丁瑜;李伟;覃彩芹;;壳寡糖硫酸盐对小鼠体内铁锌铜钙含量的影响[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5 张亚东;穆晓丽;;壳寡糖的制备方法、生理功能以及应用与趋势[J];河南科技;2014年12期
6 穆晓丽;张亚东;;壳寡糖的制备方法,生理功能以及应用趋势[J];河南科技;2014年13期
7 韩艳萍;赵鲁杭;吴海明;;壳寡糖激活巨噬细胞的机制[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3期
8 ;中国率先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壳寡糖[J];山东农药信息;2006年05期
9 杜昱光,张铭俊,张虎,白雪芳;海洋寡糖工程药物——壳寡糖制备分离新工艺及其抗癌活性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1年01期
10 秦朋;徐小龙;张斌;管昶;周鲁宁;;海洋生物新材料壳寡糖在动物领域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粮食与饲料工业;201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佳yN;陈启明;范立强;蒋丽华;陈列欢;赵黎明;;基于体外模型的壳寡糖的消化机制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2 张小利;张宾;吕丹丹;房传栋;谢枫才;邓尚贵;;基于分子模拟的壳寡糖-金属配合物的结合模式分析[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3 黄海南;张翠;潘继红;;壳寡糖抑瘤和促凋亡实验报告[A];山东省药学会2006年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乔莹;白雪芳;杜昱光;;从文献分析看壳寡糖研究的发展[A];2008年全国糖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8年
5 陈萍;陈启明;秦臻;赵梦瑶;赵黎明;;不同聚合度壳寡糖体外吸收机制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6 石磊;韩丽华;刘文祥;刘晓梅;谭岩;;壳寡糖的纯化及质谱表征[A];2005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7 朱加虹;陈建国;郑连英;;壳寡糖生物农药质量标准与评价方法探讨[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6年
8 杨华;卢瑞;;壳寡糖及其衍生物与稀土离子配位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配位化学会议论文集-论文[C];2017年
9 徐俊光;杜昱光;韩秀文;;壳寡糖对辣椒疫霉β-1,3-葡聚糖水解酶的抑制[A];第三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暨第二届全国生物农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克成;邢荣娥;刘松;秦玉坤;李鹏程;;不同聚合度分布全脱乙酰壳寡糖的制备研究[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雯雯;壳寡糖获保健博览会科技进步奖[N];科技日报;2009年
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天然产物与糖工程课题组(1805) 杜昱光;壳寡糖与人类健康[N];保健时报;2008年
3 林立欣;中国丹麦合作研发壳寡糖产品[N];中国化工报;2007年
4 ;科技和风险投资让壳寡糖先行[N];科技日报;2002年
5 润青 本报记者 李黎;中科院壳寡糖营养液孕育好米[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4年
6 赵沿长;壳寡糖可调整肠道菌群失调[N];保健时报;2009年
7 于洁 副主任医师;壳寡糖让肠道变得健康[N];保健时报;2009年
8 记者 姚耀;我率先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壳寡糖[N];中国化工报;2005年
9 记者 姚耀;中国率先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壳寡糖[N];农资导报;2006年
10 记者 于益江 通讯员 史学丰;我壳寡糖生物技术取得突破[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院平;抗炎天然产物壳寡糖对炎性肠病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2 范兆乾;含磷、硫、氟壳寡糖衍生物的制备及杀线虫活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8年
3 张小倩;基于多组学研究单一聚合度壳寡糖对小麦的代谢调控机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8年
4 赵小明;壳寡糖诱导植物抗病性及其诱抗机理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年
5 鞠传霞;壳寡糖抗2型糖尿病的作用及机制[D];青岛大学;2011年
6 李克成;单一聚合度和特定N-乙酰化壳寡糖的分离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3年
7 罗福文;壳寡糖经肠道吸收效率以及与肝癌细胞结合特点和抗肿瘤机制[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8 任群翔;氨基葡萄糖/壳寡糖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氧化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9 马琳;壳寡糖复合其他保鲜剂对杏果贮藏品质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10 蒋茂荣;壳寡糖促外周神经损伤修复及作用机制初探[D];苏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俊;三类壳寡糖衍生物的制备及对南方根结线虫杀灭活性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9年
2 陈萍;壳寡糖单体的肠道吸收特征及其机制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9年
3 李玮;壳寡糖对机体维生素A和B_2吸收代谢的影响[D];华东理工大学;2018年
4 张洋;壳寡糖提高水稻幼苗抗寒性的机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8年
5 张涛;壳寡糖与苹果酸抑制甲烷排放效果及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6 仲伟伟;壳寡糖的分离纯化及稳定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8年
7 李婧茹;壳寡糖与无环萜烯醇类化合物的O-烷基化衍生物的制备、表征及抑菌活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8年
8 迟晓枫;日粮壳寡糖对肉鸡免疫相关血液学指标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7年
9 张金豫;不同原料壳寡糖的制备及抑菌活性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8年
10 郭小云;妊娠后期母体膳食中添加壳寡糖对子代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D];南昌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759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775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