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宽度条件下坡面流水动力学特性研究
【学位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157.1
【部分图文】:
不同宽度条件下坡面流水动力学特性研究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2.1 试验装置本试验于 2018 年 8 月-12 月在福建省金山水土保持科教园径流小区进行。设计两个不同床面(光滑与粗糙床面),三个坡面长度(3,6,9 m),三个冲刷槽宽度(10,20,30 cm)和五个单宽流量(0.02,0.04,0.06,0.08,0.1m2/min),水槽深度为 0.05 m。试验用冲刷槽上方分别设计对应宽度溢流槽,保证试验用水均匀平稳从水箱中流出。本试验中采用蠕动泵进行流量控制,蠕动泵产自河北保定兰格恒流泵有限公司,型号为 WT600-4F-C,其可调整误差在20 mL/min。实验装置图见图 2-1、2-2。
图 2-2 不同宽度冲刷槽2 试验设计与试验过程1)不同宽度条件下坡面流水动力学特性的试验设计与过程水流流动受水槽边界的影响,具体包括过水断面的形状、面积、湿周及半径等。通过蠕动泵控制流量,进行室内人工放水冲刷试验,冲刷槽试验坡度为 15°。该试验中设计两种不同粗糙程度的床面,分别为塑料膜(光床面以及塑料格网粗糙床面(Cr=3.51),粗糙床面粗糙度运用链条法原理。两种不同粗糙程度的床面形成的过程为:首先将塑料膜按照所需长度与裁剪好,使用双面胶并结合 520 胶水将塑料膜均匀粘贴在水槽上,形成光面。之后将塑料格网通过胶水和凤尾夹均匀固定在光滑床面上,形成粗糙。试验设定三个坡面长度(3,6,9 m),三个冲刷槽宽度(10,20,30 c五个单宽流量为(0.02,0.04,0.06,0.08,0.1 m2/min)。该部分试验均设重复,共计进行试验 270 场。试验开始前,使用蠕动泵对试验流量进行校正,用温度计对水温进行测
图 2-3 两种不同粗糙程度床面(2)不同宽度条件下崩岗土体坡面流水流分离能力的试验设计与过程试验前将采集土壤进行自然风干后过 5 mm 筛,去除土壤中所含杂物。之后将其含水率控制为 18%,密封 48 h 等待其水分分布均匀,将处理好的土样按照设定容重(1.40 g/cm3)分层均匀填入底部有若干小孔(直径为 10 cm)的圆形土样盒中,之后将土样吸水 24 h 后待用。试验开始前,将饱和土样静置 1 h去除重力水,将土样盒放入土样室,保持土样表面与水槽底部保持相同高度。试验坡度为 15°,坡面长度为 3 m,设定三个水槽宽度(10,20,30 cm)。结合冲刷槽宽度设定五个单宽流量(0.02,0.04,0.06,0.08,0.1 m2/min)。该部分试验均设置 3 个重复,共计进行试验 45 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椿庭;高水头泄洪建筑物的大单宽流量及其合理选用[J];水利水电技术;1980年02期
2 章厚玉;郎理民;韩念民;刘伟林;;单宽流量法计算断面流量公式中系数的验证[J];人民长江;2011年13期
3 郎理民;张生稳;柳发忠;晋涛;;单宽流量法计算断面流量的Ⅲ型误差分析计算[J];人民长江;2011年17期
4 张吉才;;浅析平膜、垄膜玉米的入畦单宽流量对灌溉的影响[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3年05期
5 贺志岗;柳发忠;苏业助;周晓英;;流量计算误差的分析及改进方法[J];水资源研究;2006年04期
6 童宏福;单宽流量测流简测方法在测站中的应用分析和探讨[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5年02期
7 С.И.叶戈尔辛;容致旋;;用选择取水调节水库及水电站下游的生态系统[J];人民长江;1990年04期
8 张志珍;赛音;杜金华;;地面畦田灌溉节水技术试验研究[J];节水灌溉;2015年11期
9 李春雨;陈艳;于秀琴;李忠;;小麦灌水技术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20期
10 吕凤山,毛敬国,刘艳;对辽河平原重粉质壤土麦田畦灌单宽流量参数的探讨[J];吉林水利;199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朝旭;;三峡水库开县调节坝泄水闸消力池优化设计[A];中国水利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马先华;齐梅兰;孙庆楠;;常用桥墩冲刷计算公式的分析比较[A];第三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兰彬;付国龙;姜东君;;南芬露天铁矿开沟台阶单宽流量的应用研究[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海云;戴光清;杨庆;高旭东;王应红;;低水头、大单宽流量、低弗氏数泄洪消能特性研究[A];第二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宽地;坡面径流水动力学特性及挟沙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郑和祥;河套灌区畦田节水改造关键技术和灌溉决策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3 于守兵;淹没丁坝对水流结构的调整作用研究[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野;不同宽度条件下坡面流水动力学特性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9年
2 董艳红;浑水挑流消能的试验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6年
3 阳晓原;低定额畦灌技术参数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9年
4 李学增;不同宽度冲刷槽对崩岗崩积体侵蚀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5 代小利;高扩散低收缩差动挑坎体型参数优化实验研究[D];福州大学;2013年
6 范典;坡面薄层水流水动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7 阿卜杜合力力·海比尔;基于河流生态健康的南渡江下游采砂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周哲宇;黄河沙质河床丁坝局部冲刷模型试验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9 崔瑞;坡度对阶梯溢洪道水流特性的影响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2年
10 崔晓飞;贵州省典型泥石流基本特征与起动条件实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121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812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