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抗黄瓜棒孢叶斑病放线菌的筛选及Streptomyces inhibens多相分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9 12:32
   黄瓜棒孢叶斑病是由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侵染引起的,是近期威胁黄瓜生产的重要流行病害,造成黄瓜的大面积减产,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是促进当前黄瓜种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目前关于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方法主要还是采用化学防治,但由于该病原菌易变异,且长期频繁地施加化学试剂如杀菌剂等,又会导致该病原菌产生抗药性,更会引发食品安全和环境问题,因此黄瓜生产特别需要低毒、无害、环境友好型的防治方法。放线菌是一种分布广、种类多、功能性强的微生物,所以近年来常选用放线菌防治植物病害。本研究以黄瓜根际土壤及伴生小麦根际土壤为分离对象,采用多种培养基对放线菌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抗黄瓜棒孢叶斑病原真菌及其他植物病原真菌和抗细菌活性筛选得到一株活性较好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NEAU-J2,通过离体叶片和盆栽试验研究了该菌株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并对其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同时,对得到的另一株活性放线菌新种进行多相分类学研究。本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五种培养基(GS、HV、AAG、CPA、DPA)共分离出262株放线菌,其中119株分离自黄瓜根际土壤,其余143株分离自伴生小麦根际土壤。(2)通过抗黄瓜棒孢叶斑病病原菌活性初筛和复筛后,有32株放线菌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病原菌抑制率达到20%以上,其中有16株抑制率达到了40%以上;选取了抑菌活性最好的10株放线菌进行广谱的抑菌活性测定,发现菌株NEAU-J2具有较好的广谱抑菌作用。(3)黄瓜离体叶片和盆栽试验表明,用NEAU-J2孢子悬液及发酵滤液分别处理黄瓜叶片后,对黄瓜棒孢叶斑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中发酵滤液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效最好,在离体叶片和盆栽试验中的防效分别为81.2%和82.1%。(4)通过培养特性分析,菌株NEAU-J2培养特征与链霉菌属吻合,初步确定菌株NEAU-J2属于链霉菌属。此外功能特征分析表明,NEAU-J2发酵液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抑制作用具有良好的紫外线稳定性,且菌株NEAU-J2可以产生几丁质酶,单位菌落透明圈直径为16.2mm。(5)对菌株NEAU-J2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初步得到三个已报道的化合物,分别为17-O-demethyl-geldanamycin、pteridic acid hydrate和pteridic acid F,其中pteridic acid hydrate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抑制作用最好,当pteridic acid hydrate浓度为5 mg?mL~(-1)时,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抑制率为56.3%。(6)本试验通过对黄瓜棒孢叶斑病抑制率最好的10株放线菌测序发现了一株放线菌新种NEAU-D10,采用多相分类学方法分别从分子水平、形态学水平、化学分类水平、生理生化水平及全基因组分析对其进行研究。确定这株放线菌属于链霉菌属,并将其命名为Streptomyces inhibens。
【学位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436.421.19;S47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齐卫;王志峰;孙小镭;;秋季拱棚黄瓜高产栽培技术[J];山东蔬菜;2005年02期

2 张凌云;;黄瓜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9年10期

3 赵丽;;黄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要点初探[J];农家参谋;2019年16期

4 冯国明;;冬管黄瓜重护根[J];农机导购;2016年08期

5 张健;刘美艳;申杰;刘丹;俞立璇;李雪华;;外源亚精胺对淹涝胁迫下黄瓜根HSP70表达的影响[J];广西植物;2013年05期

6 刘红;李兵;;黄瓜根部浇施沼液的效果[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8期

7 李秀启;黄瓜根系两次生理性死亡及防治措施[J];长江蔬菜;2004年01期

8 刘金星;刘清文;;黄瓜平菇间作试验小结[J];长江蔬菜;1987年02期

9 汤锡珂,童哲;稀土元素对大白菜、黄瓜根的生长及其活力的影响[J];园艺学报;1988年03期

10 钱雅玲;铁胁迫诱导黄瓜根系分泌核黄素[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杜永臣;;高温对黄瓜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和α-半乳糖苷酶活性的影响[A];中国科协第3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卫星会议暨中国园艺学会第2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2 许良政;刘志伟;刘惠娜;廖富林;;不同光照条件对缺铁黄瓜根系Fe~(3+)还原酶活性的影响[A];梅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集(第十届)[C];2010年

3 苏磊;邓晖;牛永春;;利用非培养方法研究黄瓜内生真菌多样性[A];中国菌物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7年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7年

4 孔祥悦;王永泉;眭晓蕾;张振贤;高丽红;;灌水量对温室自根与嫁接黄瓜根系分布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A];中国园艺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闫杨;刘月静;陈芳;;生防芽孢杆菌2-1的定殖及其对土壤微生态的影响[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东省鄄城县农业局 贾友江;种植越冬黄瓜须追好肥放好风[N];河北科技报;2017年

2 山东省夏津县蔬菜局 王德明;注意防越夏黄瓜死棵[N];河北科技报;2018年

3 行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孙淑敏;黄瓜烂根的原因及其防控措施[N];河北科技报;2017年

4 任士哲;夏茬黄瓜直播五注意[N];河北科技报;2017年

5 承德县农牧局推广研究员 刘海春;瓜菜病虫防治问答[N];河北科技报;2017年

6 何涛;怎样促使黄瓜根系更健旺[N];河北科技报;2017年

7 邯郸市广平县农牧局 王海星;黄瓜深冬管理要点[N];河北农民报;2009年

8 张华;黄瓜高产不早衰 这样留瓜就对了[N];农业科技报;2019年

9 宁津县农业局 刘忠强;黄瓜根系变褐咋回事[N];山东科技报;2014年

10 乔卫云;黄瓜嫁接后要割断黄瓜根[N];河南科技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桑婷;外源亚精胺缓解黄瓜NaCl胁迫伤害的差异蛋白及生理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

2 牛蒙亮;根源过氧化氢信号介导南瓜砧木嫁接提高黄瓜耐盐性的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

3 李阳;黄瓜高亲和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CsNRT2.1的表达、定位与功能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4 马斯;黄瓜韧皮部混合装载策略与机制[D];中国农业大学;2019年

5 闫妍;黄瓜G蛋白α亚基GPA1基因耐低温调控机制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19年

6 袁颖辉;腐胺缓解黄瓜植株盐胁迫伤害的生理和蛋白质基础[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7 高毓晗;连作和有机改良对设施黄瓜番茄土壤性质和根际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8 吴帼秀;H_2S调控黄瓜耐冷性及其信号转导机理[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9 白龙强;黄瓜G蛋白C型γ亚基基因在逆境响应中的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年

10 孟祥南;黄瓜翻译控制肿瘤蛋白基因CsTCTP1和CsTCTP2在逆境胁迫响应中的功能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琛;黄瓜根发育异常突变体及其候选基因的鉴定[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2 陈雨娇;CO_2浓度与氮、磷供应对黄瓜根系生长、分泌物及各组织养分含量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9年

3 孙彤彤;外源SA、BR对黄瓜Ca(NO_3)_2胁迫逆境的诱抗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9年

4 王泽;不同滴灌形式对沙培黄瓜温室小气候及其产量的影响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年

5 金丽颖;抗黄瓜棒孢叶斑病放线菌的筛选及Streptomyces inhibens多相分类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6 杨菁;黄瓜耐低氮胁迫相关基因CsGS1的功能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7 薛思嘉;江苏省设施黄瓜高温热害风险区划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

8 张曼义;干旱胁迫对黄瓜植株生长的影响机理及光谱估算模型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

9 刘卫锋;CsPAP-fib基因在低温诱导黄瓜雌性分化中功能解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

10 冯臣飞;有机废弃物作为黄瓜育苗基质不同配方的筛选[D];河南农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149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8149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a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