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干旱半干旱地区典型沙地深层土壤水分渗漏过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1 08:17
   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沙漠化是一种生态灾害,它已成为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面临的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造成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生态系统中水分失衡,水资源失衡也是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干旱半干旱地区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类型,水资源量自然分布量少,其中主要的水资源以土壤水的形式存在,土壤中的水资源维持着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的发育和生态环境的稳定。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水资源的补给来源为降雨和地下水,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补给与埋深有关,人类过度不合理的开发经营活动造成了地下水水位急剧下降,由于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降雨和深层地下水,大部分干旱区缺少浅层地下水露出,使得干旱半干旱地区稀少的降雨成为土壤水重要的补给来源。降雨转化为地下水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浅层-深层土壤中,国际上将浅层土壤不饱和水分带称之为地球关键带,浅层土壤水分直接影响该地区植被环境的发育。因此研究降雨-土壤水分入渗过程,以及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分布规律对植被恢复、生态环境建设以及人工生态林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该研究以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典型沙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典型地区的沙地进行立体观测和持续记录,发掘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典型沙地的降雨入渗过程的发生机理,统计该地区水资源量及降雨的水分去向分布。其中,干旱区试验地位于乌兰布和沙漠(裸沙地)、半干旱区试验地位于毛乌素沙地(人工樟子松林、人工油蒿固沙林、天然裸沙地)。研究采用雨量传感器、土壤水分传感器、自主研发的深层土壤水分渗漏测量仪。实时、连续、多要素同步监测干旱半干旱地区各类型试验样地小时尺度的降雨量,20 cm、40 cm、60 cm、80 cm、120 cm、160 cm、200 cm各层土壤水分含量,200 cm深处深层土壤水分渗漏量。通过监测土壤水分的运动规律和浅层土壤水分储量以及渗漏进入深层土壤的(200 cm)水量,系统分析了干旱半干旱地区乔木防风固沙林,灌木人工固沙林以及天然裸沙地在自然条件下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深层土壤水分渗漏量对降雨补给的响应,以及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入渗过程中的几种特殊现象和产生深层渗漏的边界条件。统计了不同地区水量平衡各要素的量,评价了人工造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水分要素和遵循的合理种植密度,讨论了沙地水分分布特征和人工林地的可持续发展评估,论证了两种人工植被在雨养条件下固沙林建设的可行性,对沙区人工造林以及水量平衡的评估提供指导,试验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推导的控制方程,计算出干旱半干旱典型地区风沙土试验区试验土壤的毛管持水高度为30-77 cm。根据这一结论,设计出符合试验样地的新型渗漏测量仪,并进行了四年的连续观测试验,精确测量降雨产生的深层渗漏量。该研究尝试了一种新的直接测量土壤水分渗漏方法,不再需要对地表植被条件及气象条件进行测量就可以实现蒸散发的计算。(2)试验观测数据表明:深层渗漏量的产生与降雨强度密切相关(大于10 mm/d),而与全年总降雨量没有直接关系,使用一个固定的渗漏系数进行模型运算不够精确。试验观测表明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部分降雨事件无法产生深层渗漏。(3)气象条件影响降雨的入渗速度和深层土壤水分渗漏(气温和土壤温度)。对比春-夏、夏-秋时段两次相同规模的降雨事件发现,在降雨强度相似的情况下深层渗漏延迟时间不同,观测到最长延迟时间为78天。(4)半干旱地区雨养型油蒿根系分布范围为0-120 cm,根系主要集中在20-40 cm深度土壤层中。人工种植的油蒿促进了土壤发育,固定了风沙土,但是同时也增加了蒸散发量,消耗了大量的降雨补给,深层土壤水分渗漏量降低了86.4%。(5)半干旱地区人工樟子松林地土壤在一年内有两次明显的水分补给过程,几乎所有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都在一年内有两次明显的深层土壤水分补给时段:春季融雪水分入渗补给过程和夏秋季降雨补给过程,夏秋季降雨能产生明显的深层土壤水分渗漏,现有种植密度下樟子松人工林同样能固定风沙土,同时能够兼顾降雨入渗到深层土壤中,樟子松人工林比油蒿人工林更节水,但是油蒿显著改良了土壤质量。(6)干旱研究区观测年内降雨量只有48.2 mm,仍然会产生深层渗漏。通过对冬季冻土层边界消融状况的观测表明:干旱区降雪事件能够在浅层间歇性冻土中以固态水的方式储存水分,间歇性冻土中的土壤水能够对深层土壤水分产生补充作用,主要的补给方式为:冻土层下界面与深层土壤之间存在能量交换和水分传输。多年观测数据表明:流动沙地土壤间歇性冻土期表现出与未冻结时期相同的渗漏能力。(7)现有种植密度条件下樟子松、油蒿防风固沙林仍然有降雨补给深层土壤水,在该种植密度下的樟子松、油蒿林在雨养条件下能够持续生存,降雨水分除了满足植物生长需要和土壤蒸发,还有剩余水分补给深层土壤水。证明该地区樟子松、油蒿能依靠天然降雨存活,但是随着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半干旱区降雨量突变的情况下樟子松、油蒿能否适应这一发展趋势还需要长期观测。
【学位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S714
【部分图文】:

深层渗漏,毛乌素沙地,乌兰布和沙漠,立地类型


图 1-1 研究路线图Figure1-1 Research procedure依据研究团队近五年对中国干旱区流动沙地降雨的深层渗漏量及动态变化的研究结果看,除遇极端大降雨年份外,在干旱区降水对深层土壤(200cm 以下)水分几乎无渗漏补给(观测手段限制,只能粗略估算),而在半干旱区具有明显的渗漏补给(杨文斌等,2014b)。故在本项研究中,将研究区域选在半干旱区的毛乌素沙地、乌兰布和沙漠,地貌类型以固定半固定沙丘为主,在研究上具代表性。不同流动沙地风沙土深层渗漏观测样地分别设置在毛乌素沙地(乌审旗查干淖尔)、乌兰布和沙漠(磴口县沙林中心试验二场),分别选择立地类型相近的典型流动沙丘地作为监测点。不同固定程度沙地深层渗漏观测样地设置在毛乌素沙地,选择立地类型相近的典型固定沙地和半流动沙地作为监测点,并以流动沙地为对照。不同植被型固定沙地

分布图,试验区,地理位置,分布图


地形、地貌和植被等立地条件下的沙地入渗特征,并探讨了降雨入渗过程因素,将雨养条件下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生态系统中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水消耗期、降雨入渗补给期和季节性冻土稳定期(Zhangetal.,2015)。但对水分的动态平衡及渗漏补给过程研究处于探索阶段,且对不同沙地的土壤缺乏长期系统地观测研究。因此,为了弄清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动态深层土壤水分渗漏过程进行监测研究。如图 2-1 所示,该研究选取的试验分。半干旱试验点位于毛乌素沙地,干旱区试验点位于乌兰布和沙地。试分布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

查干淖尔,毛乌素


是世界上陆地表面的 1/3(王涛和朱震达,2003)。半干旱地区面积覆盖了全世0 多个国家地区。广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在现代农业和畜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仅在美国半干旱地区为整个国家提供了 80%的农业和畜牧品。前苏联中亚干旱半干旱地区为整个国家提供了 45%的商用产品(贾永莹,1988)。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同样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畜牧业产品。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干旱旱分布地区之一,中国的干旱半干旱风沙区面积为30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些地区主要分布在昆仑山-秦岭-淮河沿线以北,一直到东边的大兴安岭,干旱半干旱覆盖了全国 16 个省市自治区 965 个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耕地面积达到 7.7 亿亩全国耕地面积的 51%,其中 61%的耕地分布在干旱地区,特别是内蒙古包头以东,高原东部的广大地区。因此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分布对中国有重要的意义,19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旭光;庞伟;;干旱、半干旱地区樟子松育苗技术研究[J];种子科技;2016年11期

2 刘兵豹;陈桂英;;美姑县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地膜造林技术应用研究的调查[J];绿色科技;2017年11期

3 周贵臣;;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的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7年20期

4 吴静;;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山体公园建设发展探究——以乌鲁木齐地区为例[J];现代园艺;2016年08期

5 张程槊;方江平;冯磊;;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水文研究综述[J];湖南农业科学;2014年17期

6 叶晓东;;甘肃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建设问题的症结与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4年17期

7 曹清尧;;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的战略思考[J];当代经济;2012年16期

8 张明;;辽西干旱半干旱地区玉米抗旱早播与等雨播种对比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5期

9 陈火春;陈金海;;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绿化政策措施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0年06期

10 王维;党治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花椒栽植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山仑;邓西平;黄占斌;张岁岐;张正斌;;半干旱地区作物对有限水高效利用的生物学能其应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霍俊峰;赵雨兴;霍俊梅;冯祥;贺振平;;干旱半干旱地区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3 张富;;半干旱地区水土保持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其量化分析研究[A];发展水土保持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学术论文集[C];2006年

4 李铁平;;辽西半干旱地区侧柏人工林栽培技术的研究[A];辽宁省植物保护学会、辽宁省昆虫学会2011年学术交流研讨会(西安)论文集[C];2011年

5 胡海波;王汉杰;;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防护林气候效应的分析[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6 管晓丹;黄建平;程善俊;;半干旱地区显著增温和能量变化特征[A];S5 全球典型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C];2012年

7 张巾;霍庆贞;刘喜林;;风沙半干旱地区苹果梨矮密早栽培技术[A];全国第四届梨科研、生产与产业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许珊珊;徐建刚;张翔;;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容量研究——以兰州市榆中县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详细规划)[C];2012年

9 邢成起;;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年代学新方法的应用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10 王真;曹春霞;;资源要素约束下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城镇体系布局研究[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宋振峰;引领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N];甘肃日报;2017年

2 陈华;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供水难题[N];科技日报;2004年

3 记者 王菲 整理;干旱、半干旱地区适宜于保护性耕作[N];新疆科技报(汉);2007年

4 本报记者 苏同敏;让“农业云”的“雨”灌溉干旱半干旱地区[N];陕西日报;2015年

5 中国工程院院士 山仑;关于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N];中国特产报;2003年

6 董文信 刘忠友;半干旱地区产业基地成体系[N];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

7 民建中央专题调研组 专题负责人 马培华 专题组成员 胡四一 董新光 汪洪 李元华 吴宏伟 顾斌杰 韩振中 龚时宏 姜谋余 谷树忠 张冬平 杨尚宝 李虹畅 明琦 王虎 张艳;大力推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摘要)[N];中国经济时报;2015年

8 记者 牛彦君;西北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项目启动[N];甘肃日报;2014年

9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 黄朝忠 尚全民;关键是解决水的问题[N];中国水利报;2000年

10 ;半干旱地区生态建设的又一伟大壮举[N];赤峰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一本;干旱半干旱地区典型沙地深层土壤水分渗漏过程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8年

2 伏苓;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与工程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3 Appiah-Gyapong Joseph Yaw;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维持作物生产的干旱适应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4 刘娟;辽西北半干旱地区气象干旱发生规律及预测方法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

5 管晓丹;全球半干旱地区冬季快速增温的观测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文倩;半干旱荒漠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微生物量与群落功能特性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7 柳志军;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公路路基湿度场演变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8 刘青柏;辽西低山丘陵缓坡林地土壤水分动态及其植被承载力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9 王闪闪;黑潮、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和太平洋年代际涛动的相互联系及对气候影晌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10 袁自强;半干旱黄土高原不同景观位置弃耕地引入豆科植物对植物群落和土壤属性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有绚;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指数与气候的关系[D];兰州大学;2016年

2 李太安;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公路廊道生态响应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成双;吉林半干旱地区玉米水肥耦合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童世伟;西北半干旱地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可实施途径与策略[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5 祁生文;青海省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综合配套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6 王杨;辽西风沙半干旱地区生态修复效果评价及关键配套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7 马宝;半干旱地区土地沙化模型的定性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8 钱者东;干旱半干旱地区煤矿开采生态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田杰;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10 辜艳丹;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的粉尘释放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164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8164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a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