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我国东北三省热量资源与水稻冷害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2 02:10

  本文关键词:我国东北三省热量资源与水稻冷害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水稻是东北三省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较易受到气候变化以及低温冷害等灾害天气的影响。因此,研究该区气候热量资源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水稻低温冷害发生发展状况的影响,对于降低粮食生产损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1961-2014年东北三省83个气象观测站逐日平均气温资料,通过5天滑动平均法得出每年稳定通过0℃和10℃的起止日期、持续天数和积温,进而利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东北三省热量资源变化情况。采用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气象影响模式计算出的东北三省1961-2010年水稻空壳率作为判定障碍型冷害的基础资料,以模式计算出1961-2008年各站水稻灌浆程度作为判定水稻延迟型冷害的基础资料,利用累积距平曲线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东北三省水稻孕穗期障碍型冷害和延迟型冷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时间变化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近54年东北三省热量资源整体仍呈现增加的趋势,但是2005年前后出现转折,年均温、稳定通过0℃和10℃的积温和持续天数均转为逐渐减小的趋势,稳定通过0℃和10℃起始日期略有延后,终止日期略有提前,东北三省整体热量资源进入缓慢减少的阶段。2.东北三省水稻孕穗期障碍型低温冷害主要发生在吉林省东北部和黑龙江省东南部。近50年吉林省和黑龙江省水稻障碍型低温冷害具有较相似的阶段性变化特征;辽宁省冷害的阶段性变化不明显。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的冷害分别存在24a、16a和24a、8a左右的准周期变化,辽宁无显著的准周期。进入21世纪后,东北三省水稻孕穗期障碍型冷害明显增多。3.东北三省延迟型冷害主要发生在黑龙江省东北部、东南部地区和吉林省东北部地区。东北三省延迟型低温冷害总体呈现减少的趋势,冷害集中出现在1996年以前,1997年后此类型冷害明显减少。总之,本文研究揭示了近54年东北三省热量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明确指出2005年前后出现转折,东北三省整体热量资源进入缓慢减少的阶段。特别是本文通过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模式对水稻冷害进行了数字化,采用水稻空壳率和灌浆程度两个指标将水稻障碍型冷害和延迟型冷害彻底区分开,为定量化定义和深入研究水稻冷害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关键词】:东北三省 热量资源 水稻冷害 时空变化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511;S426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6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9-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3 本研究的目标及特点14-16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16-19
  • 2.1 资料16-17
  • 2.1.1 热量资源分析资料16
  • 2.1.2 水稻模型冷害分析资料16-17
  • 2.2 方法17-19
  • 2.2.1 确定稳定通过界限温度的方法17-18
  • 2.2.2 水稻冷害确定方法18-19
  • 第三章 东北三省热量资源变化特征分析19-39
  • 3.1 东北三省热量资源时间规律特征19-24
  • 3.2 东北三省热量资源空间分布特征24-30
  • 3.2.1 东北三省稳定通过 0℃和 10℃积温变化的空间分布24-26
  • 3.2.2 东北三省稳定通过 0℃和 10℃持续天数变化的空间分布26-27
  • 3.2.3 东北三省稳定通过 0℃和 10℃起止日期变化的空间分布27-30
  • 3.3 2000年后东北三省热量资源气候变化转折性分析30-38
  • 3.3.1 年代际变化分析30-34
  • 3.3.2 9 年滑动斜率分析34-38
  • 3.4 小结38-39
  • 第四章 水稻障碍型低温冷害的时空变化特征39-47
  • 4.1 水稻障碍型冷害的空间分布39-41
  • 4.2 水稻障碍型冷害时间变化分析41-45
  • 4.2.1 年际变化41-42
  • 4.2.2 阶段性变化42-44
  • 4.2.3 周期分析44-45
  • 4.3 小结45-47
  • 第五章 水稻延迟型冷害气候变化特征47-52
  • 5.1 东北三省水稻延迟型冷害空间分布特征47-48
  • 5.2 东北三省水稻延迟型冷害时间变化分析48-51
  • 5.2.1 东北三省IDC值年际变化及气候倾向分析48
  • 5.2.2 东北三省延迟型冷害的年代际变化分析48-49
  • 5.2.3 东北三省IDC值的阶段性变化分析49-51
  • 5.3 小结51-52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52-56
  • 6.1 全文总结与讨论52-55
  • 6.2 本文特色与创新点55
  • 6.3 不足与下一步研究计划55-56
  • 参考文献56-59
  • 附录 水稻空壳率和灌浆程度的计算方法59-63
  • 1.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气象影响模式介绍59
  • 2 水稻模式模拟空壳率确定方法59-61
  • 3 水稻模式模拟灌浆程度确定方法61-63
  • 硕士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63-64
  • 1 发表的论文63
  • 2 承担科研项目63-64
  • 致谢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对宁夏水稻冷害的初步分析[J];气象;1977年07期

2 杨维扬;;云南水稻冷害研究展望[J];云南农业科技;1983年05期

3 魏喜陆,闫立春,陈庆彬;关于水稻冷害指标调整问题的商榷[J];垦殖与稻作;2000年02期

4 魏喜陆,周绍斌,赵德清;水稻冷害夜防及指标调整问题的商榷[J];现代化农业;2001年01期

5 邓国军;水稻冷害的田间诊断及其防治[J];云南农业;2001年02期

6 邓国军;水稻冷害的田间诊断及防治[J];农村实用技术;2005年02期

7 廖咸康;龚小松;;陕南水稻冷害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2期

8 王连敏;曾宪国;王立志;姜丽霞;王春艳;李忠杰;李锐;;黑龙江省水稻冷害 Ⅰ冷害发生的时间规律[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9 许显滨;卞景阳;谭贺;李炜;王立志;中本和夫;;黑龙江省水稻冷害产量试验模型研究[J];北方水稻;2009年01期

10 中本和夫;李丽原;矫江;;黑龙江省水稻冷害风险经营对策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连敏;王立志;王春艳;李忠杰;李锐;;黑龙江省水稻冷害 Ⅰ.冷害发生的时间规律[A];200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王春艳;王连敏;王立志;李锐;李忠杰;;黑龙江省水稻冷害 Ⅱ.品种间耐障碍型冷害的差异[A];200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防御水稻冷害咋施肥?[N];人民日报;2007年

2 曹一平;防御水稻冷害应采用的施肥措施[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丽文;基于GIS和遥感的东北地区水稻冷害风险区划与监测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冯喜媛;我国东北三省热量资源与水稻冷害特征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2 邓衡山;黑龙江省水稻冷害风险管理[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东北三省热量资源与水稻冷害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16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816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2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