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田块尺度大豆生物量遥感反演研究
【学位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565.1;S127
【部分图文】:
研究技术路线图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3.1 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黑龙江省海伦市东兴村,面积 13.16 公顷,地块中心经纬度为 47°25′N、126°55′E。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热多雨,年活动积温为2200 至 2400°C,一年一熟制。全年平均降水量 500 至 600mm,一般 7 至 9 月降水占全年降水的 70%,2016 年月平均气温和降水如图 3-2;再者因为人为活动的加剧,一旦遇到大雨或暴雨时,常发生沟蚀,沟壑冲刷,水肥土流失严重。研究区整体地形起伏明显,是东北漫川漫岗地形的典型代表区域之一。平均海拔 228m,地处典型黑土区,土壤类型为典型中层黑土,厚度为 20~30cm。坡底和坡顶海拔高度相差 16m,坡向走势向东,坡度多为 4°以下,西南部地形坡度稍大,等高线密集;坡面、坡顶、坡底等不同地貌类型上土壤侵蚀程度不同,加之土壤养分、水分空间差异性显著,相同的施肥方式下,田间不同空间位置土壤、作物长势差异大。选取历年作物长势、产量空间差异显著的地块作为研究区,如(图 3-1)均匀布置样点。在地形起伏较大区域,兼顾地形特点均匀采集样点 16 个,样点布设位于三个典型地形剖面上,由南向北,覆盖阳坡、阴坡、坡顶、坡底四个位置。生长季节内采用一致的田间管理措施,2016 年种植作物为大豆。
图 3-2 2016 年研究区温度和降水分布.3-2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distribution in 2016 study及处理据介绍发射了 SPOT-6 遥感卫星,它的数据采集能力很强,具有较辨率 6m,全色 1.5m。此外,SPOT-6 具有以下特点:(POT-6 具有 60 km 的大幅宽;(2)SPOT-6 卫星每日可接计划制定编程的过程中自动集成天气预报,能尽最大可能 60km×600km 范围的图表像数据,能为植被长势和地表。3-1 SPOT-6 数据介绍Tab.3-1 Data introduction of SPOT-6主要参数 概况发射时间 2012 年 9 月 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健;李娜;欧阳洁英;曹继钊;覃其云;;油茶苗期生物量积累及营养分配规律研究[J];南方农业学报;2011年08期
2 王玉杰,张大克;长白山区几种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生物量积累与分配的仿生模拟[J];生物数学学报;1994年04期
3 吴浩;刘文辉;贾志锋;梁国玲;马祥;;施氮对‘青引1号’燕麦生物量积累及其分配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8年31期
4 马青荣;李社宗;赵海青;杨光仙;吴德义;董卫红;;郑州市夏玉米生物量积累与增长分配规律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07年04期
5 苏文会;许庆标;范少辉;周金明;封焕英;;毛竹冬笋生长与生物量积累规律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6 周世勇;;无患子苗期生物量积累和分配规律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6年01期
7 宋贤冲;唐健;覃其云;潘波;曹继钊;;油茶成熟林生物量积累及营养分配规律[J];南方农业学报;2014年02期
8 李卫国;顾晓鹤;王尔美;陈华;葛广秀;张t$t$;;基于作物生长模型参数调整动态估测夏玉米生物量[J];农业工程学报;2019年07期
9 黄学文;谢海桃;朱乐;贾楠;云水东;包萨如拉;;呼伦贝尔岭西野生芍药驯化过程中物候期与生物量积累变化研究[J];种子科技;2018年02期
10 张益锋;何平;张春平;;干旱及增强UV-B胁迫对金荞麦生物量积累与分配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1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马青荣;沈素芹;张志红;赵海青;杨光仙;;郑州市夏玉米生物量积累与增长分配规律分析[A];粮食安全与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2008年全国农业气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杨全;唐晓敏;程轩轩;张春荣;陈銮鑫;卢挺;;氮磷钾配施对广金钱草药材产量和质量影响的初步研究[A];海峡两岸暨CSNR全国第十届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柴胜丰;韦霄;曾丹娟;蒋运生;唐辉;李锋;;光照强度对广西地不容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A];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徐梦园;耕地田块尺度大豆生物量遥感反演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2 徐海军;氮素对五味子幼苗生长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3 王奇峰;氮磷对欧美107杨增产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4 徐梦莎;叶片氮、磷、钾含量在甜仁杏童期向成年期转变中的生理作用[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6年
5 王德鹏;棉花不同钾肥施用水平的效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6 陈冬梅;不同pH和不同形态氮对几种作物生物量积累和根系解剖结构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228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822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