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草内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分析及其促生特性测定
【学位单位】:南阳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578;S154.3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
图 2-1 能源植物栽培示范基地概况Fig 2-1 General situation of energy plant cultivation demonstration base2.1.3 培养基的选择本实验设计选用 4 种培养基培养芒草内生和根际土壤细菌,分别选用了以蔗糖供碳源、酵母膏提供有机氮源、各种微量元素提供无机盐的 YN 培养基和以酵母浸粉、蛋白胨、葡萄糖提供碳源、有机氮源,各种微量元素提供无机盐的 R2A 培养基同时还选取了以蛋白胨、酵母膏提供碳、氮源,Na 离子提供所需无机盐的 LB 培基和以蛋白胨、葡萄糖提供碳、氮源,Na、K 离子提供无机盐的 TSA 培养基[44]。表 2-1 培养基配方Table 2-1 Medium distribution培养基类型 培养基配方YN蔗糖 10.0 g/L;(NH4)2SO41.0 g/L;k2HPO42.0 g/L;MgSO40.5 g/L;NaCl 0.1 g/L;酵母膏 0.5 g/L;CaCO30.5 g/L;琼脂粉 20 g/L;蒸馏水;pH 7.2
和研磨棒都不能重复使用防止污染)中,加入石英砂研磨至粉分离出微生物),将粉碎的植物样品收集入灭过菌的 50 mL 离菌水,在涡旋振荡器上进行 3 s 混匀处理,此时溶解后的液体壤样品处理:取回后的土壤样品先进行去杂处理,挑出样品中片、昆虫以及其他杂物,然后称取 10 g 纯净的根际土壤加入到形瓶中,放入摇床速度 200 r/min 混匀处理 10 min,取混匀后准备好的无菌的装有9 mL无菌水的25 mL试管中,此时样品即 10-1,同样取在 10-1取 1 mL样品(取样前需在涡旋振荡器上混菌的装有 9 mL 无菌水的 25 mL 试管中,此时样品即为梯度 2照同样的方式(图 2-2)稀释到梯度 5,梯度为 3、4、5 样品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许波;赵阳;德吉央金;格桑卓玛;德吉;;拉萨扎叶巴沟瑞香狼毒根际土壤细菌的分离与鉴定[J];广东农业科学;2016年10期
2 田苗;房敏峰;黄建新;;根际土壤微生物变化对西洋参种植的影响[J];生物学杂志;2011年05期
3 陈微微;陈传奇;刘鹏;徐根娣;何芳;范铭;池慧;;荞麦和金荞麦根际土壤铝形态变化及对其生长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7年01期
4 左华清;王子顺;;柑桔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特性[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5 马义兵,鄢来斌,张福锁;根际土壤化学研究进展[J];土壤;1993年05期
6 吴影梅;;海南岛经济作物线虫研究简报[J];热带作物学报;1988年02期
7 徐宁;张方园;王闯;刘敏;刘国娟;豆惠敏;;不同蔬菜轮作对设施连作黄瓜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7年01期
8 白玉超;杨瑞芳;刘楠楠;李雪玲;李林林;佘玮;崔国贤;;苎麻根际土壤浸提物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分析[J];中国麻业科学;2016年06期
9 段曦;毕焕改;魏佑营;李婷;王洪涛;艾希珍;;嫁接对辣椒根际土壤环境的影响及其与抗病性和产量的关系[J];应用生态学报;2016年11期
10 陈戈岩;杨普秋;樊国盛;林开文;王澍;;剑湖湿地茭草根际土壤固氮菌多样性分析[J];西部林业科学;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华奇;张淼;刘丽;王楠;胡江春;窦德强;王书锦;;牛蒡根际土壤致害菌Fusarium solani分离鉴定[A];微生物实用技术生态环境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龚玉莲;杨中艺;;两个蕹菜镉积累典型品种的根际土壤化学特征[A];“第四届重金属污染防治及风险评价研讨会”暨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3 赵华;谷岩;孔垂华;;水稻化感品种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A];中国第二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物化感作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宋W
本文编号:28289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828958.html